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51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涉及模具领域,该拉伸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设置有凹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冲头把和打棒,所述凹模座上与冲头把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打板,所述打棒的一端位于冲头把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冲头把,连接于打板的顶部;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置有与凹模座相对应的弹压板,所述下模座与弹压板之间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顶部穿过弹压板与打板相对应,所述弹压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顶杆,所述打板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凹模镶块,所述凸模和凹模镶块表面均设置有软氮化硬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端盖的稳定性,延长拉伸模的寿命。

Drawing die for stainless steel end cover of vacuum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开关管通常包括两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两端盖均采用不锈钢制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冲压成形,冲压工序包括多次拉伸成形,拉伸成形通常需要通过拉伸模实现,现有的拉伸模使用时,寿命较短,且制备的端盖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能够提高端盖的稳定性,延长拉伸模的寿命。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设置有凹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冲头把和打棒,所述凹模座上与冲头把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打板,所述打棒的一端位于冲头把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冲头把,连接于打板的顶部;所述下模座的上方设置有与凹模座相对应的弹压板,所述下模座与弹压板之间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的顶部穿过弹压板与打板相对应,所述弹压板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顶杆,所述打板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凹模镶块,所述凸模和凹模镶块表面均设置有软氮化硬化层。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凸模穿过固定板与下模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固定板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凸模的底部固定在垫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弹压板与下模座之间还设置有套管。进一步的,所述弹压板上开有凸模口,所述凸模口的面积与打板和凹模镶块的面积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br>(1)本技术中的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在使用时,将待拉伸工件放入凸模、凹模镶块和打板(此时,打板向上运动)包绕形成的空间内,进行拉伸后,打棒带动打板向下运动,将拉伸后的工件顶出,本技术中的凸模和凹模镶块表面均通过表面软氮化处理,使表面形成软氮化硬化层,在使用时,工件直接与软氮化硬化层接触,由于软氮化硬化层的硬度较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在与工件发生冲击时能够保持原有的形态,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成型工件的稳定性较好,即能够提高所制备端盖的稳定性,且能够延长凸模、凹模镶块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拉伸模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凹模座,4-冲头把,5-打棒,6-打板,7-弹压板,8-凸模,9-顶杆,10-凹模镶块,11-垫板,12-套管,1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的底部设置有凹模座3,上模座1上设置有冲头把4和打棒5,凹模座3与冲头把4底部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打板6,打棒5的一端位于冲头把4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冲头把4,连接于打板6的顶部,冲头把4底部与打板6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打棒5能够在冲头把4内上下滑动并带动打板6上下运动。下模座2的上方设置有与凹模座3相对应的弹压板7,弹压板7上开有凸模口,凸模口的面积与打板6和凹模镶块10的面积相对应,弹压板7与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顶杆9和套管12,顶杆9和套管12位于凸模8相对的两侧,下模座2与弹压板7之间设置有凸模8,凸模8的顶部穿过弹压板7与打板6相对应,打板6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凹模镶块10,凸模8和凹模镶块10表面均设置有软氮化硬化层。下模座2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和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垫板11,凸模8的底部穿过固定板13后固定在垫板11上。当待拉伸工件用于拉伸时,将其放入凸模8、凹模镶块10和打板6(此时,打板6向上运动)包绕形成的空间内,进行拉伸后,打棒5带动打板6向下运动,将拉伸后的工件顶出,本技术中的凸模8和凹模镶块10表面均通过表面软氮化处理,使表面形成软氮化硬化层,在使用时,工件直接与软氮化硬化层接触,由于软氮化硬化层的硬度较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在与工件发生冲击时能够保持原有的形态,不容易发生变形,使得成型工件的尺寸稳定性较好,且能够延长凸模8、凹模镶块1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拉伸模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底部设置有凹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冲头把(4)和打棒(5),所述凹模座(3)上与冲头把(4)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打板(6),所述打棒(5)的一端位于冲头把(4)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冲头把(4),连接于打板(6)的顶部;/n所述下模座(2)的上方设置有与凹模座(3)相对应的弹压板(7),所述下模座(2)与弹压板(7)之间设置有凸模(8),所述凸模(8)的顶部穿过弹压板(7)与打板(6)相对应,所述弹压板(7)与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顶杆(9),所述打板(6)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凹模镶块(10),所述凸模(8)和凹模镶块(10)表面均设置有软氮化硬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管不锈钢端盖拉伸成型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底部设置有凹模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冲头把(4)和打棒(5),所述凹模座(3)上与冲头把(4)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打板(6),所述打棒(5)的一端位于冲头把(4)的上方,另一端穿过冲头把(4),连接于打板(6)的顶部;
所述下模座(2)的上方设置有与凹模座(3)相对应的弹压板(7),所述下模座(2)与弹压板(7)之间设置有凸模(8),所述凸模(8)的顶部穿过弹压板(7)与打板(6)相对应,所述弹压板(7)与下模座(2)之间设置有顶杆(9),所述打板(6)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凹模镶块(10),所述凸模(8)和凹模镶块(10)表面均设置有软氮化硬化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雍林艳红胡闻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飞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