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9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包括检测主机、上料机、检测分选机,所述上料机与检测分选机连接,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设置在上料工作台上的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分隔板,所述上料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料工作台远离检测分选机的一端顶部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检测分选机的一面为斜面,所述分隔板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和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分隔板两侧的开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上料,自动向穿过式分选探头方向传输工件,自动检测和自动分选缺损工件,自动化程度高、传送过程噪声小。

Bearing ring hardness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主要由机械零件构成,现在的机械设备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车辆、工农业生产中,机械零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其工作性能,机械在运转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零件的断裂会引发交通及生产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对于金属零件而言,其内部产生的缺陷无法由肉眼直接判断,当因内部缺陷而影响到外部时,此时设备往往已经不能使用,因此若能及早发现缺陷部位并进行处理,可大大节省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保护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轴承套圈(包括内圈和外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构件,轴承作为转轴的支撑部件,既要承受较大的动载荷又要起到动静之间良好的过渡支撑作用,因而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寿命和使用性能。轴承套圈的最重要质量参数是其加工质量、有无裂纹瑕疵、表面硬度等,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检查,检测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误判,而通过检测探头发生涡电流轴承套圈的裂纹和缩孔缺陷,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轴承套圈检测过程中既能快速,又能保证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能够自动上料,自动向穿过式分选探头方向传输工件,自动检测和自动分选缺损工件,自动化程度高、传送过程噪声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包括检测主机,还包括上料机、检测分选机,所述上料机与检测分选机连接,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设置在上料工作台上的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分隔板,所述上料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料工作台远离检测分选机的一端顶部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检测分选机的一面为斜面,所述分隔板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和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分隔板两侧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分隔板上靠近导料板的一端设有使第一网带输送机与第二网带输送机相通的缺口,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大于第二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优选的是,所述检测分选机包括分选工作台、设置在分选工作台上的第三网带输送机、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分选探头组件、踢料气缸,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下方,所述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分选探头组件、踢料气缸向远离第二网带输送机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踢料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一侧的分选工作台上,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另一侧与踢料气缸相对应的部位固定有缺损件储料盒。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包括一对对称分布于第三网带输送机两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弯板、支撑块、螺栓,所述弯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固定于分选工作台上,所述螺栓穿过滑槽与支撑块螺纹连接使弯板固定于支撑块的顶部,所述弯板位于第三网带输送机的上方且靠近网带设置,一对限位组件中的弯板构成八字型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选探头组件包括穿过式分选探头、升降调节组件,所述穿过式分选探头为矩形环状结构,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手柄、螺杆、固定块、导向块,所述固定块和导向块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两侧的分选工作台上,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所述螺杆,所述手柄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穿过式分选探头上固定有呈矩形环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上的网带从穿过式分选探头的内环穿过,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与穿过式分选探头滑动配合的滑槽,穿过式分选探头的一端插进滑槽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穿过式分选探头包括内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内框架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通电线圈,所述外框架包覆于内框架的外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靠近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一端固定有倾斜的过渡板,过渡板的顶部靠近第二网带输送机设置。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踢料气缸上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推块。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检测主机设于检测分选机上,所述检测主机包括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与所述穿过式分选探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第三网带输送机的设置,能够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输送和自动分选,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并且传输速度可以调节,保证探头在工件通过时的分辨能力,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传输速度快,并且采用塑料网带,上料传输过程噪声小,具有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2、通过工件入口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在工件传送过程中保证工件与穿过式分选探头的对准,使工件能够按设定路线通过穿过式分选探头,提高检测准确率,并且通过螺栓将弯板与支撑块固定实现可拆卸固定,方便对不同直径的轴承套圈的位置调整,适用范围更加广泛;3、将穿过式分选探头设置为矩形环状结构,可以使更多不同直径的轴承套圈从穿过式分选探头内通过并进行检测,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检测分选机和上料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检测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分选探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上料工作台;2、导料板;3、分隔板;4、第二网带输送机;6、第一网带输送机;7、缺损件储料盒;8、踢料气缸;9、穿过式分选探头;9-1、外框架;9-2、内框架;10、分选工作台;11、缺口;12、支撑板;13、螺杆;14、手柄;15、导向块;16、弯板;17、支撑块;18、螺栓;19、上料机;20、检测主机;21、第三网带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的一实施例,包括检测主机20,还包括上料机19、检测分选机,所述上料机19与检测分选机连接,所述上料机19包括上料工作台1、设置在上料工作台1上的第一网带输送机6、第二网带输送机4和分隔板3,所述上料工作台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料工作台1远离检测分选机的一端顶部固定有导料板2,所述导料板2靠近检测分选机的一面为斜面,所述分隔板3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6和第二网带输送机4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分隔板3两侧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6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4的上方,所述分隔板3上靠近导料板2的一端设有使第一网带输送机6与第二网带输送机4相通的缺口11,一个轴承套圈可以从缺口11内穿过,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6上方的导料板2宽度大于第二网带输送机4上方的导料板2宽度,使轴承套圈经第一网带输送机6输送到导料板2边缘时被导料板2挡住,由于第一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包括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检测分选机,所述上料机与检测分选机连接,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设置在上料工作台上的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分隔板,所述上料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料工作台远离检测分选机的一端顶部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检测分选机的一面为斜面,所述分隔板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和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分隔板两侧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分隔板上靠近导料板的一端设有使第一网带输送机与第二网带输送机相通的缺口,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大于第二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包括检测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检测分选机,所述上料机与检测分选机连接,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工作台、设置在上料工作台上的第一网带输送机、第二网带输送机和分隔板,所述上料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上料工作台远离检测分选机的一端顶部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检测分选机的一面为斜面,所述分隔板位于开口的上方,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和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传送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分隔板两侧的开口内,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上方,所述分隔板上靠近导料板的一端设有使第一网带输送机与第二网带输送机相通的缺口,所述第一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大于第二网带输送机上方的导料板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选机包括分选工作台、设置在分选工作台上的第三网带输送机、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分选探头组件、踢料气缸,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位于第二网带输送机的下方,所述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分选探头组件、踢料气缸向远离第二网带输送机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踢料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一侧的分选工作台上,所述第三网带输送机另一侧与踢料气缸相对应的部位固定有缺损件储料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套圈硬度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入口调节组件包括一对对称分布于第三网带输送机两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弯板、支撑块、螺栓,所述弯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块固定于分选工作台上,所述螺栓穿过滑槽与支撑块螺纹连接使弯板固定于支撑块的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山李干刘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克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