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8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恒温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螺纹套筒,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有限位盒,所述滑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限位盒的顶部并与所述限位盒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够直接改变充氮的空间,无需拆卸恒温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机械故障。

Ultrahigh temperature liquid nitrogen thermost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温液氮恒温器
本技术涉及液氮恒温器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液氮恒温器。
技术介绍
恒温器是直接或间接控制一个或多个热源和冷源来维持所要求的温度的一种装置。恒温器要实现这种功能,就必须具有一个敏感元件和一个转换器,敏感元件量度出温度的变化,并对转换器产生所需的作用。转换器把来自敏感元件的作用转换成对改变温度的装置能进行适当控制的作用,液氮是一种方便、经济、高效的制冷剂,直接以液氮为冷源的恒温器就是液氮恒温器,其各种产品在低温物理实验、半导体、航空航天、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使用液氮制冷剂,有效率高、降温速度快、振动小、成本低等优点,有光学和非光学型,可用于真空、超高真空、磁场、显微镜、光谱学等研究,是研究材料物理特性的强有力的工具。超高真空、磁场、显微镜、光谱学等研究,是研究材料物理特性的强有力的工具。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3132903U的一种获得低温的稳态气泡原理液氮恒温器,其包括真空罩、光学窗口、液氮槽、样品台以及中心杆;其中,所述液氮槽置于真空罩内;所述光学窗口设置在真空罩表面;所述样品台位于光学窗口之间;所述中心杆插入液氮槽内,该中心杆的未端设有一能调节液氮槽下方的气隙的热控塞。该液氮恒温器具有温区宽、低温下控温方便、制冷剂消耗少、无机械振动、样品在真空中而漏电流小等优点,该装置能够使用的温度范围为65K-500K,既能适应低温,也能适应高温,但是,该装置想要改变较大温度时,需要更换充氮腔,从而来改变液氮的充入量来改变温度,操作过于繁琐,且多次拆卸容易使恒温器损坏,为此,提出一种超高温液氮恒温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超高温液氮恒温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螺纹套筒,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移动板的上方设有限位盒,所述滑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限位盒的顶部并与所述限位盒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开口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限位盒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盒的顶部与所述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贯穿所述上盖并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控温杆,所述控温杆分别贯穿所述移动板和所述上盖,所述控温杆与所述移动板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控温杆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进氮管和出氮管,所述进氮管和所述出氮管均贯穿所述移动板和所述上盖,所述进氮管和所述出氮管与所述移动板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进氮管和所述出氮管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壳体、移动板、丝杆、螺纹套筒、滑杆、限位盒、滑块、上盖、旋钮、控温杆、进氮管和出氮管的相配合,当需要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壳体内的空间来改变液氮的充入量,从而大范围的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控温杆只能进行小范围的温度调节,即为精确调节,当需要缩小壳体内的空间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螺纹套筒转动,螺纹套筒使丝杆向下移动,丝杆带动滑杆向下移动,滑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由于移动板与壳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移动板下降后使壳体内充液氮的而空间减小,从而较少了液氮的充入量,从而使温度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改变。本技术操作简单,能够直接改变充氮的空间,无需拆卸恒温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机械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壳体;2、移动板;3、丝杆;4、螺纹套筒;5、滑杆;6、限位盒;7、滑块;8、上盖;9、旋钮;10、控温杆;11、进氮管;12、出氮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2,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3,丝杆3上套设有螺纹套筒4,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5,移动板2的上方设有限位盒6,滑杆5的顶部延伸至限位盒6的顶部并与限位盒6滑动连接,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上盖8,上盖8与开口相适配;限位盒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7,滑块7与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盒6的顶部与上盖8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套筒4贯穿上盖8并与上盖8转动连接,螺纹套筒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钮9,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控温杆10,控温杆10分别贯穿移动板2和上盖8,控温杆10与移动板2滑动密封连接,控温杆10与上盖8转动连接,壳体1内设有进氮管11和出氮管12,进氮管11和出氮管12均贯穿移动板2和上盖8,进氮管11和出氮管12与移动板2滑动密封连接,进氮管11和出氮管12固定连接,通过壳体1、移动板2、丝杆3、螺纹套筒4、滑杆5、限位盒6、滑块7、上盖8、旋钮9、控温杆10、进氮管11和出氮管12的相配合,当需要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壳体1内的空间来改变液氮的充入量,从而大范围的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控温杆10只能进行小范围的温度调节,即为精确调节,当需要缩小壳体1内的空间时,转动旋钮9,旋钮9带动螺纹套筒4转动,螺纹套筒4使丝杆3向下移动,丝杆3带动滑杆5向下移动,滑杆5带动滑块7向下移动,由于移动板2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移动板2下降后使壳体1内充液氮的而空间减小,从而较少了液氮的充入量,从而使温度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改变。本技术操作简单,能够直接改变充氮的空间,无需拆卸恒温器,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减少了机械故障。工作原理:当需要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时,可以通过改变壳体1内的空间来改变液氮的充入量,从而大范围的改变恒温器的温度,控温杆10只能进行小范围的温度调节,即为精确调节,当需要缩小壳体1内的空间时,转动旋钮9,旋钮9带动螺纹套筒4转动,螺纹套筒4使丝杆3向下移动,丝杆3带动滑杆5向下移动,滑杆5带动滑块7向下移动,由于移动板2与壳体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移动板2下降后使壳体1内充液氮的而空间减小,从而较少了液氮的充入量,从而使温度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改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3),所述丝杆(3)上套设有螺纹套筒(4),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5),所述移动板(2)的上方设有限位盒(6),所述滑杆(5)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限位盒(6)的顶部并与所述限位盒(6)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与所述开口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丝杆(3),所述丝杆(3)上套设有螺纹套筒(4),移动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杆(5),所述移动板(2)的上方设有限位盒(6),所述滑杆(5)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限位盒(6)的顶部并与所述限位盒(6)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与所述开口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盒(6)内滑动安装有滑块(7),所述滑块(7)与所述滑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盒(6)的顶部与所述上盖(8)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温液氮恒温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蓝海科仪天津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