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25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卷动组件,卷动组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两个卷动组件通过卷动辊连接,卷动辊外侧套接有保温罩;卷动组件包括卷动电机、固定滑块、滑板、齿条板、卷动齿轮;滑板呈n型状,滑板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外侧并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焊接,滑板上设置有贯穿滑道,固定滑块固定连接在卷动电机的上下两端,固定滑块滑动连接在贯穿滑道内,卷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卷动辊的一端连接,卷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卷动辊的两端端头,卷动齿轮与设置在卷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呈与滑板相同的n型状,齿条板位于滑板内侧且齿条板与滑板固定连接。

A heat preservation device of solar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能源紧缺的时代,大量的热水需求早已不能全靠常规能源来提供,太阳能热水器应运而生。近年来太阳能集热器(一体式、分体式)发展迅速,价格便宜并在技术上也相当成熟,深受人们喜爱且应用广泛。但是,集热器防过热、防冻防炸及保温方面的问题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目前多采用放空防冻法、回流排空及二次循环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过热冻裂问题,但是又产生了防冻液流失或为保护热水器使其停止工作不能提供热水等问题。因此,太阳能热水器受强光照射过热、低温条件下降温太快、冬天发生冻裂等问题依然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卷动组件,卷动组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两个卷动组件通过卷动辊连接,卷动辊外侧套接有保温罩;所述卷动组件包括卷动电机、固定滑块、滑板、齿条板、卷动齿轮;滑板呈n型状,滑板套接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外侧并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焊接,滑板上设置有与滑板长度方向相平行的贯穿滑道,固定滑块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卷动电机的上下两端,固定滑块滑动连接在贯穿滑道内,卷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卷动辊的一端连接,卷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卷动辊的两端端头,卷动齿轮与设置在卷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呈与滑板相同的n型状,齿条板位于滑板内侧且齿条板与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由玻璃棉制成,保温罩呈卷曲状套接在卷动辊外侧,保温罩的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底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光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均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储水箱内,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线路连接,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放大电路与卷动电机的启动开关线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遥控器、红外模块,遥控器与红外模块无线连接,红外模块与控制芯片的连接串口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设置卷动组件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卷动电机的启动状态来控制保温罩的覆盖状态,当启动卷动电机时,卷动电机带动卷动辊转动,从而使得卷动辊两端的卷动齿轮在齿条板上移动,此时,卷动电机在固定滑块的作用下在贯穿滑道内滑动,并带动了卷动辊移动,套接在卷动辊外侧的保温罩在不断旋转过程中覆盖在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由于滑板呈n型状,使得卷动电机可以从太阳能集热器顶面底端移动到太阳能集热器底面底端,从而实现了对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以及储水箱的全覆盖,有效提高了防护罩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检测装置将所测得光照强度、热水器的箱内水温参数、有无水珠等参数传输给控制芯片,通过控制芯片来判断室外天气状态,从而通过放大电路对卷动电机进行控制,实现了保温罩的覆盖状态;其结合智能科技和传统的智慧,较易量产,易于安装,符合现代社会环保低廉的发展观念,具有阴雨天减缓散热、晴天很快升高温度,恶劣条件下热水器外在保护、夏季防高温、干烧和冬季防结冰甚至冻裂的功能,有利于改善在太阳能热水器在过高温和极低温条件下产品老化严重及阴雨天热水使用不便等问题,有效延长了太阳能集热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去除卷动电机后的右视结构图;图3为卷动电机与卷动辊的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包括卷动组件,卷动组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两个卷动组件通过卷动辊7连接,卷动辊7外侧套接有保温罩8;所述保温罩8由玻璃棉制成,保温罩8呈卷曲状套接在卷动辊7外侧,保温罩8的一端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卷动组件包括卷动电机5、固定滑块9、滑板3、齿条板4、卷动齿轮6;滑板3呈n型状,滑板3套接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1外侧并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1焊接,滑板3上设置有与滑板3长度方向相平行的贯穿滑道301,固定滑块9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卷动电机5的上下两端,固定滑块9滑动连接在贯穿滑道301内,卷动电机5通过联轴器与卷动辊7的一端连接,卷动齿轮6固定套接在卷动辊7的两端端头,卷动齿轮6与设置在卷动齿轮6下方的齿条板4相啮合,齿条板4呈与滑板5相同的n型状,齿条板4位于滑板5内侧且齿条板4与滑板5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光敏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均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外侧,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储水箱2内,储水箱2与太阳能集热器的真空加热管10相连通,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线路连接,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引脚通过放大电路与卷动电机5的启动开关线路连接。光敏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来探测有无水珠,从而判断是否雨天。在干燥无雨的情况下,光学式传感器发射的光束通过玻璃几乎全反射倒接受装置上,而在雨天,因为雨水的折射作用,反射光束减少了,接收光束处根据光反射光束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有雨水。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均为市面上常见的检测器件,其均可以用于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的信号检测,控制芯片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当光照强度达到有效值时,即在白天时,集热器中水的温度高于设定值(例如100℃)或是感知温度降低,启动保温罩,否则合上,达到了白天不利条件时启动,防止过高温或寒冷天气条件下热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卷动组件,卷动组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两个卷动组件通过卷动辊连接,卷动辊外侧套接有保温罩;所述卷动组件包括卷动电机、固定滑块、滑板、齿条板、卷动齿轮;滑板呈n型状,滑板套接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外侧并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焊接,滑板上设置有与滑板长度方向相平行的贯穿滑道,固定滑块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卷动电机的上下两端,固定滑块滑动连接在贯穿滑道内,卷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卷动辊的一端连接,卷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卷动辊的两端端头,卷动齿轮与设置在卷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呈与滑板相同的n型状,齿条板位于滑板内侧且齿条板与滑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还包括卷动组件,卷动组件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左、右两侧,两个卷动组件通过卷动辊连接,卷动辊外侧套接有保温罩;所述卷动组件包括卷动电机、固定滑块、滑板、齿条板、卷动齿轮;滑板呈n型状,滑板套接在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外侧并与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架焊接,滑板上设置有与滑板长度方向相平行的贯穿滑道,固定滑块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连接在卷动电机的上下两端,固定滑块滑动连接在贯穿滑道内,卷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卷动辊的一端连接,卷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卷动辊的两端端头,卷动齿轮与设置在卷动齿轮下方的齿条板相啮合,齿条板呈与滑板相同的n型状,齿条板位于滑板内侧且齿条板与滑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雅白珍刘诚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