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411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属于辣椒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热油箱,热油箱一侧设置有静置箱,静置箱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分离箱,静置箱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支架上位于静置箱开口的正上方设置有轨道,轨道上移动设置有移动顶板,移动顶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移动顶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分离箱的顶壁连接,静置箱的一侧设置有压榨箱,压榨箱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自转杆,自转杆上设置有压榨板,自转杆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压榨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边,分离箱进入压榨箱内后与凸边相抵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分离出残留在辣椒籽以及干辣椒壳内的油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Separation of Capsicum oil residue and recovery system of residual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辣椒油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四川以及重庆,最受人欢迎的便是火锅。而火锅之中的火锅底料油便是必不可少的,火锅好不好吃,最终还是在于火锅底料的质量。火锅底料油的配料有:郫县豆瓣、永川豆豉、汉源花椒、干海椒、元红豆瓣、醪糟、料酒、白酒、老姜、大蒜、葱、香叶、八角、茴香、丁香、白蔻、草果、桂皮等。所有的调味品其作用都不一样,有用之前要掌握它们的特性,郫县豆瓣可以使油红亮、并产生香味和辣味。增加油的颜色,花椒是增加油的香味和麻味,辣椒是增加油的香味、辣味和油的颜色。元红豆瓣增加油的香味。其中香叶、八角、茴香、丁香、白蔻、草果、桂皮等主要是增加香味,另外在中医上讲它们可以顺气去火、开味的功效等。让火锅底料油制作好后,有些客人喜欢辣的口味,则需要把这些油混合干辣椒再进行炒制。具体地就是把油加热后,倒入清理干净的干辣椒,进行搅拌,让辣味充分地混入油中,提升油的辣度,最后再把辣椒捞出即可。但现有技术在制作辣椒油时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干辣椒内的辣椒籽以及干辣椒壳会漂浮在辣椒油表面,此时需要把辣椒籽以及干辣椒壳捞出,而捞出时都是人工用打捞网进行手动打捞,不仅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打捞出来的辣椒籽以及干辣椒壳内还有含有许多残留的油,直接打捞出来使得油的浪费加大,不利于辣椒油制作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具有便于分离出残留在辣椒籽以及干辣椒壳内的油且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包括上方开口的热油箱,所述热油箱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热油箱一侧设置有上方开口的静置箱,所述静置箱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分离箱的外圈开口大小与静置箱的内圈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分离箱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油流出的微孔,所述静置箱的两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位于静置箱开口的正上方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移动设置有移动顶板,所述移动顶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顶板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顶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分离箱的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置箱远离热油箱的一侧设置有压榨箱,所述轨道从静置箱的正上方向压榨箱的正上方延伸,所述压榨箱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压榨箱的开口大小与静置箱的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压榨箱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自转杆,所述自转杆上设置有压榨板,所述压榨板与分离箱的内圈开口大小一致,所述自转杆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压榨板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压榨箱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边,所述分离箱进入压榨箱内后与凸边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热油倒入热油箱内后,然后再放入干辣椒,启动搅拌装置,让热油与干辣椒充分混合,使得干辣椒内的辣味儿进入到热油内后,关闭搅拌装置,把混有干辣椒的热油通入到静置箱内,让热油在静置箱内静置一段时间,随即启动第一气缸,使得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缓慢缩短,从而把分离箱从静置箱内缓缓地移出,热油便会从分离箱的微孔内重新流到静置箱内,而干辣椒便会留在分离箱内;待分离箱内的油不再滴下时,启动驱动装置,使得移动顶板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压榨箱的上方,接着启动第一气缸,让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此时分离箱竖直下移进入到压榨箱内,使得分离箱的底部贴在凸边上,然后转动自转杆,使得自转杆上的压榨板位于分离箱开口的正上方,最后启动升降组件,驱动压榨板竖直下移至分离箱内,把处于分离箱内的干辣椒进行压榨,让干辣椒内残留的余油滴落至压榨箱的底部进行收集。这样设置后,不再需要人工费力地手动对油内的辣椒进行打捞,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也方便把干辣椒内残留的油分离出来。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轨道上正对地面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移动顶板上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顶板上的燕尾块插设在燕尾槽内后,由于燕尾块和燕尾槽的形状特性,使得燕尾块只会沿着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而不易脱离燕尾槽,进而使得移动顶板能够更稳定地在轨道的长度方向上滑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顶板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移动顶板的板面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轨道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轨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于条形槽内,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条形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使得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开始转动,进而让齿轮开始转动;由于条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齿条,转动的齿轮与齿条在啮合的情况下,齿轮会沿着齿条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驱使移动顶板正常地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在正转之后能够实现反转,进而使得移动顶板能够在轨道上做往复移动,从而达到驱动移动顶板在轨道上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顶板的板面大于分离箱的开口,所述移动顶板的四个直角边处的板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气缸,多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分离箱的顶壁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气缸的设置能够更轻易地把分离箱提起或放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离箱的开口侧的顶壁上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中空且侧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竖板插接配合,所述插板与竖板上均开设有穿孔,所述插板与竖板通过穿过穿孔的插销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分离箱进行连接时,首先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的插板插入到竖板内,使得插板上的穿孔与竖板上的穿孔对齐,然后直接把插销穿过两个穿孔即可实现连接;若拆卸时,只需要把插销从两个穿孔内取下即可实现拆卸,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分离箱较为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榨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上嵌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自转杆穿过滚动轴承的内圈且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板上滚动轴承的设置使得自转杆能够在与支板连接后稳定且顺畅地实现自转。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自转杆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主动齿圆轮,所述自转杆上同轴设置有从动齿圆轮,所述主动齿圆轮与从动齿圆轮相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开始转动,由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圆轮与自转杆上的从动齿圆轮相啮合,因此自转杆便会开始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自转杆转动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热油箱(1),所述热油箱(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热油箱(1)一侧设置有上方开口的静置箱(3),所述静置箱(3)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分离箱(4),所述分离箱(4)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分离箱(4)的外圈开口大小与静置箱(3)的内圈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分离箱(4)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油流出的微孔,所述静置箱(3)的两侧设置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位于静置箱(3)开口的正上方设置有轨道(51),所述轨道(51)上移动设置有移动顶板(6),所述移动顶板(6)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顶板(6)沿着轨道(5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顶板(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61),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分离箱(4)的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置箱(3)远离热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压榨箱(7),所述轨道(51)从静置箱(3)的正上方向压榨箱(7)的正上方延伸,所述压榨箱(7)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压榨箱(7)的开口大小与静置箱(3)的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压榨箱(7)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自转杆(71),所述自转杆(71)上设置有压榨板(72),所述压榨板(72)与分离箱(4)的内圈开口大小一致,所述自转杆(7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压榨板(72)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压榨箱(7)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边(73),所述分离箱(4)进入压榨箱(7)内后与凸边(73)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开口的热油箱(1),所述热油箱(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热油箱(1)一侧设置有上方开口的静置箱(3),所述静置箱(3)内竖直移动设置有分离箱(4),所述分离箱(4)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分离箱(4)的外圈开口大小与静置箱(3)的内圈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分离箱(4)的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供油流出的微孔,所述静置箱(3)的两侧设置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位于静置箱(3)开口的正上方设置有轨道(51),所述轨道(51)上移动设置有移动顶板(6),所述移动顶板(6)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顶板(6)沿着轨道(5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移动顶板(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61),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且所述第一气缸(61)的活塞杆与分离箱(4)的顶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置箱(3)远离热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压榨箱(7),所述轨道(51)从静置箱(3)的正上方向压榨箱(7)的正上方延伸,所述压榨箱(7)的上方开口设置,所述压榨箱(7)的开口大小与静置箱(3)的开口大小相同,所述压榨箱(7)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自转杆(71),所述自转杆(71)上设置有压榨板(72),所述压榨板(72)与分离箱(4)的内圈开口大小一致,所述自转杆(7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压榨板(72)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压榨箱(7)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边(73),所述分离箱(4)进入压榨箱(7)内后与凸边(73)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1)上正对地面侧开设有燕尾槽(511),所述燕尾槽(511)的长度方向与轨道(5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移动顶板(6)上设置有燕尾块(62),所述燕尾块(62)与燕尾槽(5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油渣分离及余油再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顶板(6)上的伺服电机(63),所述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穿过移动顶板(6)的板面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轨道(51)上开设有条形槽(512),所述条形槽(512)的长度方向与轨道(5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处于条形槽(512)内,且所述伺服电机(6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631),所述条形槽(5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齿条(5121),所述齿条(5121)与齿轮(631)相啮合,所述齿条(5121)的长度方向与条形槽(512)的长度方向一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张松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润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