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444088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UV可剥胶在高温条件下胶膜变硬、不易剥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40%、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0~5%、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10~30%、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18~51%、光引发剂0.5~5%、表面活性剂0.5~10%、助剂0~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上述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UV可剥胶具有耐高温、可剥离、韧性好、可靠性好、百分百固含的优点。可在电脑键盘螺丝孔径临时保护、ITO覆膜、手机外壳临时保护、在需要进行高温操作或者会有化学品腐蚀操作中提供临时保护中的应用。

UV peelable adhesive with high toughness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行业在工艺的限制下需要对材料做临时保护。在某道工序可能对材料有所损伤的情况下,用UV胶贴合,充分保护后去除,再进行下一道的工序。由于各种工艺操作的不同,对临时保护的胶体也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如需要耐一定的高温、耐各种化学品的腐蚀、耐CNC精细切割,在切割产生的高温与震动时不脱落。传统的UV可剥胶是通过选取对底材粘力较低的树脂搭配上一些常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或是一些对材料无太大粘结力的单体组成配方。在此等配方设计中,往往导致了胶体本身的柔韧性不足,在涂膜较薄的情况下,胶层易断,也就是行业中所说的残胶出现。另一种方式是选择低Tg的单体或树脂使得成品胶体软,但此方法在高温环境下,胶体本身容易粘附在被保护面,尤其是PC等易粘结材料,引发大的材料损伤。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常用UV临时保护胶调研发现,市场上并未存在高柔韧性耐高温的临时保护胶。市场上的UV临时保护胶往往添加少许低Tg点的增粘组成,结果是导致胶体对被保护材料的粘附力大大增加。目前市场上的UV临时保护胶的韧性测试值范围一般在20-100%,通过测试,韧性值范围在150-200%范围最佳,这样在脱胶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基材,同时在该韧性范围下不会拉扯太长,方便脱胶。而剥离力是在不脱落的前提下,剥离力越低越好,考虑到在耐CNC切割等工艺下,要震动不脱落,同时脱胶力不能太大,因此范围值在0.2-0.3Mpa效果最佳。在不同的应用工艺上,对用胶点所需的固化也有一定的深度要求,当固化深度不够时,所需保护工件底部胶水不能彻底固化,现有技术的固化深度为0.5-1mm,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1-2mm范围内的固化深度效果是最好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310388295.X(一种触摸屏UV固化可剥蓝胶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触摸屏上可剥型胶粘剂,其组分包括: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20%、酚醛环氧丙烯酸树脂5-15%、氨基丙烯酸树脂5-15%、丙烯酸单体5-15%、光固化剂1-5%、二氧化硅0.1-1%、纳米硫酸钡15-25%、滑石粉10-20%、有机颜料铁蓝、群青蓝、钴蓝或酞菁蓝0.1-1%,其主要利用树脂在导电膜上的脱模性较好,搭配无机填料来完成剥离效果。但是因为使用了无机填料,会有胶层韧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需要临时保护下,需要UV可剥胶高韧性耐高温易剥离,目前市场上的技术是常温可剥离,在高温条件下膜易变硬,不易剥离。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高温胶膜变硬、不易剥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高韧性、耐高温的紫外固化胶黏剂,在150℃的条件下烘烤1h仍然具有200%的断裂伸长率,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可剥离、可靠性能好、百分百固含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40%、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0~5%、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10~30%、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18~51%、光引发剂0.5~5%、表面活性剂0.5~10%、助剂0~6%;助剂选自流平剂、分散剂、抗氧剂或蓝色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06、BYK354、BYK358N或JH2700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选自BYK2008、BYK9076、BYK985、Tego610S、BYK190或BYK164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剂选自2,6-二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二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二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或三(十六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蓝色有机颜料选自克莱恩VP3491、9S1494或巴斯夫K6310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20~40%、表面活性剂1~10%、光引发剂1~5%、助剂0.1~2%。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分子量为500~6000,选自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官能度为3~6,选自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或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选自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氰基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基丙酯或丙烯酸异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包括带重复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胺基改性的丙烯酸酯类单体。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由脂肪族异氰酸酯与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反应得到;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由芳香族异氰酸酯与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反应得到;脂肪族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0-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丁基酯、羟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异冰片氧(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或聚丙二醇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芳香族异氰酸酯选自间亚苯基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亚苯基二异氰酸酯或4,4’-联苯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带重复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胺基改性的丙烯酸酯类单体选自乙氧化双酚A(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胺基改性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或胺基改性聚丙二醇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选自沙多玛6168、DR-U301、DR-U315、DR-U317、CN-9001或CN9021中的至少一种;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选自CN9782、CN9014、EBECRYL8110或EBECRYL8296中的至少一种。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光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磷、2-甲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40%、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0~5%、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10~30%、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18~51%、光引发剂0.5~5%、表面活性剂0.5~10%、助剂0~6%;助剂选自流平剂、分散剂、抗氧剂或蓝色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06、BYK354、BYK358N或JH2700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选自BYK2008、BYK9076、BYK985、Tego610S、BYK190或BYK164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剂选自2,6-二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二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二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或三(十六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蓝色有机颜料选自克莱恩VP3491、9S1494或巴斯夫K6310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10~40%、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0~5%、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10~30%、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18~51%、光引发剂0.5~5%、表面活性剂0.5~10%、助剂0~6%;助剂选自流平剂、分散剂、抗氧剂或蓝色有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流平剂选自BYK333、BYK306、BYK354、BYK358N或JH2700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选自BYK2008、BYK9076、BYK985、Tego610S、BYK190或BYK164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剂选自2,6-二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二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3,5-二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碳醇)酯或三(十六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蓝色有机颜料选自克莱恩VP3491、9S1494或巴斯夫K6310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20~40%、表面活性剂1~10%、光引发剂1~5%、助剂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分子量为500~6000,选自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官能度为3~6,选自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2-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或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小于500的单官丙烯酸酯单体Ⅰ选自丙烯酸异冰片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氰基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基丙酯或丙烯酸异癸酯中的至少一种;分子量大于500的丙烯酸酯单体Ⅱ包括带重复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胺基改性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韧性耐高温的UV可剥胶,其特征在于,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由脂肪族异氰酸酯与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反应得到;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由芳香族异氰酸酯与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反应得到;脂肪族异氰酸酯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0-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三聚体中的至少一种;脂肪族单官能度或多官能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丁基酯、羟基聚己内酯单丙烯酸酯、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异冰片氧(甲基)丙烯酸酯、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二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或聚丙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元俊温万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