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85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25‑30份;水20‑25份;废旧混凝土颗粒20‑30份;粗集料50‑60份;细集料30‑35份;丙烯酸树脂3‑5份;刺梧桐胶0.5‑1份;绿原酸甲酯0.1‑0.3份。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硅酸盐水泥、水以及1/2量的废旧混凝土颗粒,形成初混合物;S2、混合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剩余的1/2量的废旧混凝土颗粒,形成石料;S3、向初混合物中加入石料以及剩余组分,搅拌均匀,即得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废旧混凝土的利用率以增强建筑装修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的效果。

A kind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ilding decoration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建筑装修材料则是决定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混凝土作为最常用的建筑装修材料,更是重中之重。现有的混凝土通常是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水、砂、石均匀混合而成,而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0-60年,且时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新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住房在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拆除大量的旧建筑,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混凝土。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大量的废旧混凝土使得建筑垃圾大量堆积,从而对建筑垃圾的处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还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盐水泥25-30份;水20-25份;废旧混凝土颗粒20-30份;粗集料50-60份;细集料30-35份;丙烯酸树脂3-5份;刺梧桐胶0.5-1份;绿原酸甲酯0.1-0.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丙烯酸树脂、刺梧桐胶与绿原酸甲酯互相协同配合,有利于更好地增强废旧混凝土颗粒与硅酸盐水泥、粗集料以及细集料的相容性,使得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容易与新集料混合均匀,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废旧混凝土的利用率,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同时,废旧混凝土颗粒与新集料混合均匀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混合形成的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使得制备所得的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更强,从而使得建筑装修材料更加不容易受到水的侵蚀,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采用丙烯酸树脂、刺梧桐胶与绿原酸甲酯的互相协同配合,还有利于更好地增强建筑装修材料的防水性能,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水分侵蚀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保持建筑装修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丙烯酸树脂、刺梧桐胶以及绿原酸甲酯均为无毒无害物质,从而使得建筑装修材料更加不容易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硅酸钠1-2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硅酸钠,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废旧混凝土颗粒与新集料的相容性,有利于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好地与新集料混合均匀,使得制备所得的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更高,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蓝萼甲素0.05-0.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蓝萼甲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丙烯酸树脂、刺梧桐胶与绿原酸甲酯的互相协同配合,从而有利于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好地与新集料混合均匀,使得制备所得的建筑装修材料更加不容易出现泌水现象,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更高,进而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粗集料由粒径分别为3-5mm、5-9mm、9-15mm的石以质量份数比为1:3:6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粗集料的粒径以及控制不同粒径的粗集料间的用量比例,有利于建筑装修材料中的粗集料与细集料、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好地堆积密集,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更高,进而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粗集料为玄武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玄武岩作为粗集料,玄武岩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在受到压力时更加不容易开裂。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细集料由粒径分别为0-0.3mm、0.3-1mm、1-1.8mm的矿粉以质量份数比为1:2:2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细集料的粒径以及控制不同粒径的细集料的用量比例,有利于细集料更好地与粗集料以及废旧混凝土颗粒堆积密集,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更高,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废旧混凝土颗粒的粒径为0.5-3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废旧混凝土颗粒的粒径,有利于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好地与粗集料以及细集料堆积密集,同时,还有利于废旧混凝土颗粒更好地与硅酸盐水泥、粗集料以及细集料相容,使得建筑装修材料更加不容易出现泌水现象,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曼陀罗子0.5-1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曼陀罗子,有利于更好地填充建筑装修材料中的孔隙,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提高,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黄原胶1-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黄原胶,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废旧混凝土颗粒与粗集料以及细集料之间的相容性,从而使得建筑装修材料更加不容易出现泌水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密实度,进而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建筑装修材料的抗渗性能以及抗压强度,使得建筑装修材料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潮湿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延长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硅酸盐水泥、水以及1/2量的废旧混凝土颗粒,搅拌均匀,形成初混合物;S2、将粗集料、细集料以及剩余的1/2量的废旧混凝土颗粒混合均匀,形成石料;S3、边搅拌边向初混合物中加入步骤S2混合形成的石料以及剩余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绿色环保型建筑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n硅酸盐水泥25-30份;/n水20-25份;/n废旧混凝土颗粒20-30份;/n粗集料50-60份;/n细集料30-35份;/n丙烯酸树脂3-5份;/n刺梧桐胶0.5-1份;/n绿原酸甲酯0.1-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盐水泥25-30份;
水20-25份;
废旧混凝土颗粒20-30份;
粗集料50-60份;
细集料30-35份;
丙烯酸树脂3-5份;
刺梧桐胶0.5-1份;
绿原酸甲酯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硅酸钠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蓝萼甲素0.05-0.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由粒径分别为3-5mm、5-9mm、9-15mm的石以质量份数比为1:3:6的比例均匀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为玄武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绿色环保型建筑装修材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涛李晓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