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板组件的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71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集热装置装有一反射板组件和一带有一玻璃管的集热管,该玻璃管围绕反射板组件和集热管3。反射板组件设计成提供一能保持在一具有复合抛物面的集热装置中的复合抛物面精度的结构。反射板组件为一具有由两个抛物面形成的复合抛物面的用于聚光的组件。反射板组件包括一反射板和多个托架。反射板系在聚光侧经镜面加工并通过弯曲工序形成复合抛物面而形成。于聚光侧对侧将托架安装在反射板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反射板组件。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聚光用反射板组件的集热装置。作为经热媒体由太阳光获得热能或经太阳电池获得电能的装置,现已提出各种形式的装置。有一种装置具有一种反射板,其截面为一复合抛物面而不是单一的抛物面。一典型的传统集热装置包括一截面为一复合抛物面的反射板和一集热管。该复合抛物面是一第一单一抛物面和一第二单一抛物面的组合,该两个抛物面具有一相同的焦点或聚焦点。在上述集热装置中,反射板的复合抛物表面是很关键的。即使很小的复合抛物表面误差也会引起集热效率大大降低。反射板通常是在一金属片上加上若干涂覆层例如在其上涂覆一反射镜面然后并将该反射镜面的金属片形成一复合抛物面制成的。由于反射镜面金属片太薄,不能用于一压力加工装置,故一般通过弯曲将反射镜面金属片形成为反射板的形状。将反射镜面金属片弯曲以形成一复合抛物面时,维持测量精度是很困难的。虽然采用压力加工装置可改善反射镜面的精度,但对一已作反射镜面处理的金属片难以采用压力加工装置。用树脂对金属片进行涂覆或使金属片增厚可维持测量精度,但增加了成本和反射板的重量。鉴于上述情况,需要有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的集热装置的反射板组件。本专利技术即在于满足现有技术的这种需要以及其它需要,通过本揭示内容,这对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维持复合抛物面的精度的反射板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维持复合抛物面的精度的具有一反射板的集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的反射板组件是通过提供一聚光用反射板组件实现的,该组件具有一通过对多个抛物面加以结合而形成的组合抛物面。该反射板组件包括一反射板和多个托架。该反射板系通过对金属片进行反射镜面处理和弯曲以在聚光的一侧形成一复合抛物面。该多个托架的每一个均被安装在聚光侧的相对侧。通过将多个托架安装在反射板上,可精确地维持复合抛物面的形状。通过将多个托架放置在适当位置,可使反射板组件的总重量比通过使整个反射板加厚来维持复合抛物面的精度的情况更轻。在本专利技术的反射板组件中,反射板是通过涂覆进行反射镜面处理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反射板组件中,托架的形状为一具有一凸起部的肋。由于托架为一肋的形状,可将托架做得较轻而维持托架的刚度,该刚度是为维持反射板的复合抛物面的精度所必需的。本专利技术的反射板组件具有这样的形状,以沿纵向延伸相同的横截面,并将反射板分为多个纵向部分。托架至少安装在划分反射板的纵向位置上。由于反射板是在纵向进行划分的,改善了反射板在制造中的弯曲因素。已划分的反射板通过托架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系采用托架维持反射板的精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效果是还可采用托架沿纵向将多个反射板串行连接。在一反射板组件中,托架系利用如粘结剂和双面涂覆的粘接带与反射板粘接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反射板组件中,托架系由热膨胀率相同的的同样种类的材料或热膨胀率基本相似的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托架包括一与反射板接合的接合部。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接合部系形成在托架上。托架通过将该接合部与反射板接合而被安装在反射板上。当用这种方式安装托架时,采用热膨胀率不同的不同种类材料制成的反射板和托架会引起复合抛物面的变形。但在本专利技术中,反射板和托架系由热膨胀率相同的的同样种类的材料或热膨胀率基本相似的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因此几乎不会因复合抛物面的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反射板具有一通过将多个抛物面结合形成的复合抛物面。反射板组件包括多个反射板和多个托架。该反射板系通过镜面处理和弯曲形成,以在聚光侧形成一单一抛物面。该托架系安装在聚光侧的相对侧。在本专利技术中,一复合抛物面系通过采用托架将多个具有单一抛物面的反射板一体而形成。因此与将单一反射板形成一具有复合抛物面的形状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形成一反射板并维持该形状的精度。如果连接反射板的托架的刚度高于反射板的刚度,则可维持复合抛物面的精度。本专利技术的集热装置为一通过热媒体获得能量的装置,并包括一反射板组件、一集热管和一热媒体。该反射板组件具有一反射板和多个托架。光进入反射板组件。该集热管被配置在从反射板组件反射的光聚集处。该热媒体在集热管内部流动。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而揭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几个较佳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或其它目的、特点、方面和优点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一反射板组件的集热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集热装置的示意横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集热装置的示意端视图;图4为图1所示集热装置的示意端视图;图5为图1所示集热装置的示意端视图;图6为一用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与图1相似的集热装置的改进的反射板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用于图5所示反射板组件的托架的横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托架的横剖面图;图9为具有多个托架的另一实施例的反射板组件的立体图;图10为带有部分地安装在反射板上的托架的图9的反射板组件的横剖面图;图11为带有完全固定到反射板上的托架的图9和10的反射板组件的横剖面图。相应特征在所有附图中均采用相似的标号。参照图1,图中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通过一热媒体集热的集热装置的实例。集热装置1由一反射板组件2和一集热管3组成。在该实施例中,集热装置1还包括一围绕反射板2和集热管3的玻璃管4。反射板2上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承托架22。如图2(集热装置1的一横剖面图)所示,反射板2的横剖面为一复合抛物面。该复合抛物面围绕中心对称并具有一左部2a和一右部2b,该左部和右部均为一抛物面。反射板2配置在内部空间为一真空的玻璃管4的内部。集热管3穿过玻璃管4并被配置在一由反射板2的左部2a和右部2b封闭的空间中,以使集热管3的横截面位置与反射板2的复合抛物面的焦点相应。在集热管3从玻璃管4穿出的端部安装有一波纹管5,以防止集热管3从玻璃管4热膨胀。热媒体如油在集热管3内部流动。该热媒体吸收反射板2在集热管3中收集的热能。该热能然后以一传统方式加以传递,这里不作具体讨论。以这种方式收集的热能被用于各种目的如产生动力、冷却和使颗粒干燥。集热装置1的角度不必根据太阳的位置调节,而能有效地从太阳收集热量。图3至5为从太阳收集光(热量)的集热装置1的示意图。集热装置1配置成该集热装置1的纵向为东西向,而且集热装置1在一横向转动以改变仰角。图3至5中的虚线所示矢量表示太阳光。图3为春分或秋分点中午时的阳光。图4为夏至点中午时的阳光。图5为冬至点中午时的阳光。如图3至5所示,由于反射板2包括一复合抛物面,即使当阳光进入集热装置1的入射角改变时,集热管3能有效地聚集很大范围的阳光。参照图6,该图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反射板组件2。该反射板组件2包括多个反射板21和多个托架22。图6的这个实施例适宜用于图1和2示出的集热装置1中。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特征凡与先前实施例相似特征相应的均采用相似的标号。反射板21为水槽形件。每个反射板21均包括一具有一焦点或聚焦点的复合抛物面。反射板21具有一凹表面21c和一凸表面21d。凹表面21c具有镜面光洁度。每个反射板21的复合抛物面均为一由单一抛物面21a和单一抛物面21b形成的复合抛物面。单一抛物面21b围绕该复合抛物面的中心与单一抛物面21a对称。图6所示的反射板组件2包括两个由托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聚光的反射板组件,包括:一水槽状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具有一纵向长度、一第一伸长表面、一第二伸长表面和一包括一具有基本上单一的焦点的复合抛物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一镜面光洁度并更靠近所述焦点,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对侧 ;以及多个与所述反射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固定接合以保持所述复合抛物面的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枝贤二福武平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