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61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折叠状态下为方盒状的壳体组件与一体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衬垫结构,所述衬垫结构由下至上分为第一衬垫结构与第二衬垫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包装结构不仅采用一页纸板成型,而且在包装结构的内部的两个衬垫结构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放置空间,可以分别放置两个被包装物。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额外单独地设置缓冲结构就能满足一些产品额外配件的放置需求,例如电子产品配套的电池等。

A packag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特别地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包装结构一般都是使用额外的充气包装、纸板衬垫、发泡塑料等结构作为包装的缓冲方式,在包装制作中需要单独的进行这些缓冲结构的装配,进而不但增加了包装的制造成本,也给生产装配增加难度。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页成型的包装结构(衬垫与包装是同一纸板),单独一张纸板即可制成连接为一体的包装外壳与内部缓冲结构,具体技术手段为将部分纸板翻折至包装结构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被包装物的衬垫结构即可,用一体包装结构不仅节省材料,缓冲效果方面也不亚于常规额外使用的充气包装、纸板衬垫、发泡塑料等。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一页成型的包装结构依然存在缺陷,即内部包装空间单一的问题。其内部只有一个包装空间,对于被包装物有其他零部件时,该包装结构并不能防止多个包装物之间的发生碰撞。例如一般的电子产品都会带有电池等配件,而上述专利并没有设计能够单独放置电池等其他配件的位置,需要增加额外的物料来固定、保护产品,增加包装成本,故而会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在采用一页纸板成型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放置空间,在不增加额外物料的情况下满足了被包装物为不止一个时的包装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结构,包括折叠状态下为方盒状的壳体组件与一体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衬垫结构,所述衬垫结构由下至上分为第一衬垫结构与第二衬垫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与顶盖,所述第一侧板至所述第四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并沿周向依次连接在所述底板四周,所述顶盖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衬垫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一侧板两侧的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以及连接在第三侧板两侧的第三衬板、第四衬板,所述第一衬板至所述第四衬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正反揿结构;所述第一衬板至所述第四衬板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均向内翻卷折叠形成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四角处的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向所述柱状结构内部折叠凹陷以便在四个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柱状结构的高度。所述第一衬垫结构中的四个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在起到放置被包装物的同时,利用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的支撑使被包装物处于悬空状态,进而可以防止外部的撞击直接作用到被包装物上,从而所述第一衬垫结构可以在多方向上实现在遭受撞击时的对被包装物的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衬垫结构包括位于相同高度且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通过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居中地开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延伸而形成。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所构成的所述第二衬垫结构不仅用于放置另一个被包装物,而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也将所述第二衬垫结构与下方的所述第一衬垫结构进行分割,并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所采用的纸板也具有防止所述第一衬垫结构与所述第二衬垫结构中的两个被包装物相互撞击的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末端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分别为向上翻折90°至竖直状态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粘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不仅实现了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相互连接,同时也在所述第二衬垫结构中形成了两个放置空间,实际可以放置两个不同的被包装物,进而整个包装结构实际总共可以放置三个被包装物,从而扩大了包装结构的适用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等于在所述折叠状态下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上的柱状结构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宽度的设置,使其在折叠状态下刚好位于两侧的所述柱状结构之间并且与所述两侧柱状结构接触,此时,折叠后的整个所述壳体组件刚好为方形,从而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宽度的设置为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的折叠提供了定位参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表面高度低于所述柱状结构的高度、下表面高度与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顶部高度相同。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高度设置,在其上表面上形成可放置被包装物的空间,其下表面可以与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中放置的另一个被包装物的顶部稳定接触,进而保证不同包装物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不会在包装结构内部晃动而导致相互碰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衬垫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衬板至所述第四衬板上均有设置的第二正反揿结构,所述第二正反揿结构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向所述柱状结构内部凹陷,以便在四个所述第二正反揿结构以及所述顶盖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衬垫结构采用所述第二正反揿结构,同样具有像所述第一衬垫结构中的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那样的可以在多方向上缓冲外部撞击并保护被包装物的作用,同时在所述第二正反揿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柱状结构上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设置更多的正反揿结构来形成更多的衬垫结构,以满足更多被包装物的放置需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垫结构还包括第三衬垫结构,所述第三衬垫结构通过去掉四个所述柱状结构顶部部分物料后形成,从而在所述第三衬垫结构与顶盖之间形成第三容纳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侧盖与第二侧盖,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分别连接在所述顶盖的两侧,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外部。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在进一步加强抗撞击能力的同时,也用于封闭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上因为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设置而带来的孔,进一步提高了包装结构的隔离性与封闭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的宽度均为在所述折叠状态下的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深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盖与所述第四侧板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分别共同覆盖所述壳体组件的两侧侧面。针对采用所述第二正反揿结构的所述第二衬垫结构,该实施方式对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进行改进,节约了包装结构的纸板物料长度,同时在整体上简化了包装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在远离所述顶盖的一侧边缘上均设置有插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上均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侧盖与所述第二侧盖上的插舌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分别插入至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上的插口中进行锁合。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结构在采用一页纸板成型并具有节约物料、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状态下为方盒状的壳体组件与一体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衬垫结构,所述衬垫结构由下至上分为第一衬垫结构与第二衬垫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状态下为方盒状的壳体组件与一体式形成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的衬垫结构,所述衬垫结构由下至上分为第一衬垫结构与第二衬垫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与顶盖,所述第一侧板至所述第四侧板垂直于所述底板并沿周向依次连接在所述底板四周,所述顶盖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其中,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一侧板两侧的第一衬板、第二衬板以及连接在第三侧板两侧的第三衬板、第四衬板,所述第一衬板至所述第四衬板上均设置有第一正反揿结构;
所述第一衬板至所述第四衬板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均向内翻卷折叠形成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四角处的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向所述柱状结构内部折叠凹陷以便在四个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正反揿结构的高度小于所述柱状结构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垫结构包括位于相同高度且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分别通过对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居中地开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朝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延伸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末端在所述折叠状态下分别为向上翻折90°至竖直状态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颖泽郝亮谭泽汉陈彦宇叶盛世黎小坚曾安福朱鹏飞李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