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4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拳套、脚套和控制系统,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内均设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多个控制模块,多个控制模块设置于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上,与相应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连接,各控制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实现在武术散打竞赛中自动计分功能,提高对有效打击识别的准确性,维护武术散打竞赛公正性;能够精准地区分得分的技术动作。

Electronic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Wushu Sanda Compet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
技术介绍
武术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武术散打是一种搏击类运动项目,攻击性极强,因此运动员为防止在竞赛中受伤,需要穿戴护具。在现有的传统的竞赛护具中,虽然包括有护头、护身、拳套、护腿,但其中不含任何电子设备,并且与之对应的是传统的人工计分模式,即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的动作运用或击打的正确性、准确性、有效性来衡量是否计分。然而,武术散打竞赛是复杂和激烈的,在这种传统的护具及打分模式下,裁判员的判罚能力不足或者主观意志不公正,不仅容易引起运动员的争议,更是会干扰到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散打运动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上述现象也不可避免的频频发生,这是武术散打有失竞技精神的表现,对武术散打运动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所以,参考跆拳道项目推行电子护具的成功经验,以及武术散打国际化的内在需求,竞赛中使用电子护具系统是武术散打项目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的武术散打电子护具表现为信号传输不稳定、得分区域较少、不同技术得分无法区分、腿法尚未实现自动化计分等缺点。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减少武术散打判罚不公的现象,方便裁判员对比赛进行正确的判罚,推动武术散打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型的基于5G通信的电子护具及自动计分装置,包括穿戴型的电子护头、电子护身、电子拳套和电子护脚,及其自动计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实现在武术散打竞赛中自动计分功能,提高对有效打击识别的准确性,维护武术散打竞赛公正性;能够精准地区分得分的技术动作。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拳套、脚套和控制系统,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内均设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多个控制模块,多个控制模块设置于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上,与相应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上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连接,各控制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护身上还设有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颜色识别传感器根据对手拳套和脚套的不同颜色及打击发出的声音判断出腿部无护具部分是否受到打击,实现了腿部无护具自动计分功能。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护身下摆。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护头上的前额和脸颊部位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护身上除护肩及背后绑带部分外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拳套除腕部及掌部外均布置有所述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脚套的脚背、脚底和脚跟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终端连接有自动计分装置和显示器,控制终端通过自动计分装置计分,并将竞赛选手的得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还包括边裁用手柄,边裁用手柄内设有控制模块,边裁用手柄通过控制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实现边裁用手柄与控制终端的无线传输。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模块为5G控制模块,控制终端为5G控制终端。按照上述技术方案,5G控制模块包括接收模块、5G转换模块、发射模块和连接模块,连接模块与5G转换模块连接,5G转换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连接,连接模块用于与相应的感应芯片连接,5G转换模块用于将连接模块传输的信号进行5G信号转换,并通过发射模块将5G信号传输至5G控制终端,同时将接收模块接收5G控制终端传输的信号反向转换,并传输至连接模块。按照上述技术方案,5G控制终端包括接收模块、5G转换模块、发射模块和5G处理模块,5G处理模块分别与接收模块和5G转换模块连接,5G转换模块与发射模块连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5G控制模块所传输的信号,5G处理模块用于集中处理通过接收模块收到5G控制模块所传输的信号,5G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和修改护头、护具中的5G控制模块,5G转换模块用于将5G处理模块传输的信号进行5G信号转换,并通过发射模块将5G信号传输至5G控制模块。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距离感应芯片为磁感应芯片。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控制系统通过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精确判断是否为有效打击并得分,控制器通过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同时感应到预先设定好的力值和距离值时才判断为有效打击并计分,这样可以避免手肘等对护头或护身的无效打击得分,实现在武术散打竞赛中自动计分功能,并提高对有效打击识别的准确性,维护武术散打竞赛公正性;在拳套和护脚上设置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使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拳法和腿法的技术在实现自动计分的同时,还能够精准地区分得分的技术动作,拳腿区分一是符合武术散打技术展现要全面的需求,二是符合促进武术散打技术要发展的需求。2.通过5G无线传输大幅提高了竞赛时电子护具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随之带来的即是比赛的稳定性、流畅性和公正性的大幅提升;通过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实现了腿部无护具自动计分功能,无护具使运动员不会被电子护腿而影响腿法技术的发挥;本套自动计分装置中使用边裁用5G手柄,利用5G通信技术使边裁对电子护具无法实现自动计分的得分动作(摔法、倒地、出擂台等)进行半自动计分,进一步契合和满足武术散打竞赛的得分规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护头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护身的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拳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5G控制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边裁用手柄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5G控制终端的示意图;图中,1-盔身,2-十字形透气网罩,3-下颌粘贴带,4-耳孔,5-冲击力感应芯片,6-距离感应芯片,7-5G控制模块,8-护身板,9-护肩,10-头颈孔,11-绑带,12-绑带孔,13-颜色识别传感器,14-迷你声音传感器,15-拳套主体,16-拳套腕部,17-护脚背,18-护脚底,19-护脚根,20-连接带,21-脚腕粘贴带,22-脚腕孔,23-接收模块,24-发射模块,25-5G转换模块,26-连接模块,27-手柄按键,28-5G处理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包括护头、护身、拳套、脚套和控制系统,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内均设有冲击力感应芯片5和距离感应芯片6;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多个控制模块,多个控制模块设置于护头、护身、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头、护身、拳套、脚套和控制系统,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内均设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n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多个控制模块,多个控制模块设置于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上,与相应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连接,各控制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头、护身、拳套、脚套和控制系统,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内均设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和多个控制模块,多个控制模块设置于护头、护身、拳套和脚套上,与相应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连接,各控制模块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护身上还设有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设置于护身下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护头上的前额和脸颊部位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护身上除护肩及背后绑带部分外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拳套除腕部及掌部外均布置有所述的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脚套的脚背、脚底和脚跟均布置有冲击力感应芯片和距离感应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控制终端连接有自动计分装置和显示器,控制终端通过自动计分装置计分,并将竞赛选手的得分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武术散打竞赛用电子护具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飙曾帅曾卓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世纪胜道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