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2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且每个底板依次固定在减震垫的下侧,多个所述底板均通过软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磨垫。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的对不使用的减震垫进行剪切,整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有效的减少了人员在减震垫上滑动的概率,更加的安全。

A kind of damping pad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减震垫板
本技术涉及减震垫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减震垫板。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和高速电梯。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在电梯的内部铺垫减震垫,用来对电梯和人员进行保护;而前常使用的减震垫结构较为简单,不具有透水性,使用的过程中,人员容易在上面滑到,而且目前的减震垫不能稳定的固定在电梯内,也会造成人员滑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梯减震垫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常使用的减震垫结构较为简单,不具有透水性,使用的过程中,人员容易在上面滑到,而且目前的减震垫不能稳定的固定在电梯内,也会造成人员滑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且每个底板依次固定在减震垫的下侧,多个所述底板均通过软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垫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磨垫。在上述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每个所述底板的上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柱,所述减震垫的下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柱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限位槽内。在上述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每个所述底板的上端均开设有导流槽。在上述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每个所述底板的下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磁块。在上述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所述防磨垫上开设有多个十字槽。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1:减震垫通过固定胶固定在多个底板上,在长时间的实用过程中,固定胶可以会失去粘性,造成减震垫与底板分开,对使用时的人员造成伤害,而通过限位柱的限位,可以使得减震垫不会在底板上进行滑动,增加了底板与减震垫连接的稳定性。2:多个底板通过软连接带连接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使得多个底板进行折叠,便于在不使用时,对整体进行收起,另一方面可以在软连接带出进行对减震垫进行剪切,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电梯。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方便的对不使用的减震垫进行剪切,整体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有效的减少了人员在减震垫上滑动的概率,更加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中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减震垫、2底板、3防磨垫、4十字槽、5导流槽、6磁块、7软连接带、8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包括包括减震垫1,所述减震垫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2,且每个底板2依次固定在减震垫1的下侧,多个所述底板2均通过软连接带7连接在一起,一方面可以使得多个底板2进行折叠,便于在不使用时,对整体进行收起,另一方面可以在软连接带7出进行对减震垫1进行剪切,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电梯,所述减震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磨垫3,起到防磨的作用;每个所述底板2的上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柱8,所述减震垫1的下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柱8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限位槽内;具体的:减震垫1通过固定胶固定在多个底板2上,在长时间的实用过程中,固定胶可以会失去粘性,造成减震垫1与底板2分开,对使用时的人员造成伤害,而通过限位柱8的限位,可以使得减震垫1不会在底板2上进行滑动,增加了底板2与减震垫1连接的稳定性;每个所述底板2的上端均开设有导流槽5,可以把减震垫1内的水倒流出去;每个所述底板2的下端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磁块6,底板2通过多个磁块6吸附在电梯的内部,可以使得底板2稳定的固定在电梯内,不会发生滑动;所述防磨垫3上开设有多个十字槽4,防磨垫3上的水可以留到减震垫1内,然后在通过导流槽5流出,使得防磨垫3上不会积水,人员在上面不会滑动。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包括减震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2),且每个底板(2)依次固定在减震垫(1)的下侧,多个所述底板(2)均通过软连接带(7)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磨垫(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包括减震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2),且每个底板(2)依次固定在减震垫(1)的下侧,多个所述底板(2)均通过软连接带(7)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垫(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磨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减震垫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2)的上端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柱(8),所述减震垫(1)的下侧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限位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