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50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1
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包括中央扶手、扶手箱和电极带组件,所述电极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产生磁场力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为N电极单元或S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位于所述中央扶手,所述下电极带位于所述扶手箱,使所述中央扶手能通过所述电极带组件悬浮于所述扶手箱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中的电极单元相互之间产生的磁场力使得中央扶手能够悬浮于扶手箱上方,从而改善扶手箱储物空间和提升中央扶手舒适性。

A central armrest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中央扶手为车辆乘员提供了手臂支撑作用,作为一项乘坐舒适性功能,目前在现有车型已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机械式或电动中央扶手能前后滑动、上下调节或绕转轴旋转,传动机构复杂,中央扶手必须与扶手箱有机械连接,结构空间大,导致扶手盒储物空间小,同时车辆震动会通过机械连接结构传递给中央扶手和乘员,导致中央扶手舒适性差。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中央扶手悬浮于扶手箱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包括中央扶手、扶手箱和电极带组件,所述电极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产生磁场力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为N电极单元或S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位于所述中央扶手,所述下电极带位于所述扶手箱,使所述中央扶手能通过所述电极带组件悬浮于所述扶手箱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中所述N电极单元和所述S电极单元交替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极单元且通过改变所述电极单元的电流来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的控制单元。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递信号的控制器和用以调节所述中央扶手位置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扶手前后调节开关和扶手高度调节开关,所述扶手前后调节开关通过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上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的磁场极向,所述扶手高度调节开关通过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的电流来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接收所述中央扶手受力信号的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反馈的受力信号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线圈。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元件分别紧贴于所述中央扶手下方和所述扶手箱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柔性连接元件,所述柔性连接元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央扶手和所述扶手箱。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元件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的线束。本专利技术提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将所述上电极带所有电极单元均调整为第一极性,所述下电极带所有电极单元均调整为与所述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使所述中央扶手与所述扶手箱紧固在一起;或将所述上电极带所有电极单元与所述下电极带所有电极单元均调整为同一极性,使所述中央扶手与所述扶手箱分离处于悬浮状态。本专利技术提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得车辆行驶速度信号;通过改变所述上电极带的电极单元的电流方向来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极向,使得所述上电极带相对路面保持与车辆相同的行驶速度。本专利技术提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所述扶手前后调节开关或所述扶手高度调节开关反馈的调节信号;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使得所述中央扶手相对所述扶手箱的位置前后或上下运动。本专利技术提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反馈的所述中央扶手受力信号;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产生与手对所述中央扶手的压力同等的磁场力,使得所述中央扶手维持在一定高度不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中的电极单元相互之间产生的磁场力使得中央扶手能够悬浮于扶手箱上方,从而改善扶手箱储物空间和提升中央扶手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N电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电极单元磁极互换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上电极带或下电极带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相对静止的磁场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相对运动的磁场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2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10为图2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吸合时的侧面剖视图。图11为图9的B-B剖视图。图12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示意图。图13为图1所示汽车中央扶手装置的控制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包括中央扶手8、扶手箱7、电极带组件、缓冲元件5、柔性连接元件9、控制单元及接收中央扶手8受力信号的压力传感装置6。电极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产生磁场力的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均包括电极单元。控制单元与电极单元相连接且通过改变电极单元的电流来调节电极单元的磁场。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递信号的控制器10和用以调节中央扶手8位置的控制开关。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0包括若干个与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中的电极单元相对应的霍尔元件13,用于控制电极单元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控制开关包括扶手前后调节开关11和扶手高度调节开关12。如图1、图2、图6,、图9、图10、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的电极单元、压力传感装置6、扶手前后调节开关11及扶手高度调节开关12均与控制器10相连接。控制器10固定在扶手箱7下端内部。扶手前后调节开关11及扶手高度调节开关12在扶手箱7上表面,便于乘客触控到控制开关。压力传感装置6位于中央扶手8表面,方便接收中央扶手8受力信号。扶手箱7固定在汽车地板上(未标示),扶手箱7前端延伸出来与汽车副仪表台(未标示)相连,便于将控制开关与车内其他开关集成在一起操控。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0、扶手前后调节开关11和扶手高度调节开关12可布置在扶手箱7其他地方,简化了中央扶手8和扶手箱7的机械结构,增加了扶手箱储物容积。本实施例中,上电极带4内置在中央扶手8里面且分布在中央扶手8两侧,下电极带3内置在扶手箱7里面且分布在扶手箱7两侧,由于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尺寸小,结构简单,使得中央扶手8可调行程更大,同时也简化了中央扶手8和扶手箱7复杂的机械结构,大大节省了物理空间。通过控制器10控制上电极带4和下电极带3中每个电极单元的电流方向和磁场强度,使得中央扶手8可悬浮在扶手箱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扶手、扶手箱和电极带组件,所述电极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产生磁场力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为N电极单元或S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位于所述中央扶手,所述下电极带位于所述扶手箱,使所述中央扶手能通过所述电极带组件悬浮于所述扶手箱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扶手、扶手箱和电极带组件,所述电极带组件包括相互之间产生磁场力的上电极带和下电极带,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为N电极单元或S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位于所述中央扶手,所述下电极带位于所述扶手箱,使所述中央扶手能通过所述电极带组件悬浮于所述扶手箱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均包括多个电极单元,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中所述N电极单元和所述S电极单元交替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极单元且通过改变所述电极单元的电流来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的控制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并传递信号的控制器和用以调节所述中央扶手位置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扶手前后调节开关和扶手高度调节开关,所述扶手前后调节开关通过所述控制器调节所述上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的磁场极向,所述扶手高度调节开关通过所述控制器改变所述上电极带和所述下电极带中电极单元的电流来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央扶手装置还包括接收所述中央扶手受力信号的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反馈的受力信号调节所述电极单元的磁场强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包括线圈。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汽车中央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