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61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包括塑料罩体和环绕塑料罩体设置的面罩气囊,所述塑料罩体上设置有氧管通道,所述面罩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所述面罩气囊上还设置有可容纳胃管的胃管通道,所述胃管通道设置在面罩气囊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并且横向贯穿面罩气囊;所述胃管通道为圆柱形,其侧面在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完全断开并形成条状的缝隙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面罩的密封性和患者的佩戴舒适感。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 mask with gastric tube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面罩,特别是指一种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在医院治疗(如ICU)的过程中,常常会将胃管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但是两组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容易导致患者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出现漏气的情况;对于胃肠减压手术前已插入胃管而需全麻的病人,在麻醉诱导推入肌松药后行气管插管前,用麻醉面罩行正压人工辅助呼吸时,由于胃管的存在,使得面罩并不能很好地与口、面部吻合,出现漏气的情况,因此解决面罩漏气成为了临床上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专家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包括吸氧时增大氧流量、在面罩漏气处使用棉球填塞或者使用纱布或橡胶手套来填塞,甚至强行将胃管放在脸颊或鼻翼侧沟处压住以防止漏气,但效果均不显著而且造成了氧气的浪费,提高了医疗成本。此外,部分专家还采取根据胃管的大小在透明的塑料面罩打一侧孔的方法,虽然说效果较好,但是操作过于麻烦,不利于麻醉诱导时正压通气,也不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泄漏气体量的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包括塑料罩体和环绕塑料罩体设置的面罩气囊,所述塑料罩体上设置有氧管通道,所述面罩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所述面罩气囊上还设置有可容纳胃管的胃管通道,所述胃管通道设置在面罩气囊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并且横向贯穿面罩气囊;所述胃管通道为圆柱形,其侧面在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完全断开并形成条状的缝隙开口。优选地,该呼吸面罩还包括通道塞,所述通道塞可将胃管通道完全塞住并密封。密封后该呼吸面罩也可用于无胃管病人吸氧,省去了有胃管和无胃管另外更换面罩的麻烦,同样有利于麻醉期间或ICU的输氧救护治疗。优选地,所述通道塞通过拴系件(包括细绳、细塑料管、细胶管等)拴在塑料罩体上,避免通道塞丢失。优选地,所述通道塞为圆柱形气囊。优选地,所述胃管通道的壁面与面罩气囊采用烧灼技术密封连接,可保证面罩气囊的气密性。优选地,所述胃管通道的孔径为4.8~5.8mm,更优为5.5mm。临床上需要胃肠减压的病人医生会插入胃管,成人适用的胃管型号从12Fr—18Fr不等,通常选择14Fr和16Fr的胃管。14Fr胃管外径约4.67mm,16Fr胃管外径约5.33mm,18Fr胃管外径约5.99mm。胃管通道的孔径设置在14Fr和18Fr的胃管外径之间,能够适应各种型号的胃管,并且胃管与胃管通道间隙不大,配合面罩气囊的充放气调节,保证了良好的通用性和密封性。优选地,所述缝隙开口的宽度为1~3mm,更优为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预留有专用的胃管通道,有胃管的病人佩戴面罩时,胃管置于面罩和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减轻了胃管对面罩的抵抗力,保证了面罩的相对密封性,防漏气效果较好,避免了病人因氧气通气不足可能造成的缺氧,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减轻了胃管对面部的压力,确保患者的舒适感,尤其适用于插胃管病人围术期特别是麻醉诱导期正压通气。2)从缝隙开口嵌入胃管进行安装,不需要拆下引流袋,安装更方便;同时,胃管头端通常孔径很大,采用胃管通道侧方开口的结构,胃管头端不需沿胃管通道轴向穿出,有利于减少胃管通道的孔径,提高了面罩的密封性。3)有研究结果指出,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较硬部位(如下颌骨处)患者的脉氧饱和度以及呼出潮气量等情况显著优于将胃管固定在患者柔软部位,本技术中胃管通道处于较硬部位的下颌骨处,因此减少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效果更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设计的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视角稍有倾斜)。图2为图1中呼吸面罩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呼吸面罩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氧管通道1、塑料罩体2、面罩气囊3、胃管通道4、通道塞5、充气单向阀6、缝隙开口7、拴系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设计的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包括塑料罩体2和面罩气囊3。面罩气囊3环绕塑料罩体2设置,其上设置有用于向面罩气囊3进行充气的充气单向阀6,以及可容纳胃管的胃管通道4。胃管通道4设置在面罩气囊3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位于面罩较宽大的一端。胃管通道4为圆柱形,横向贯穿面罩气囊3。胃管通道4的侧面在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完全断开并形成长条状的缝隙开口7,缝隙开口7用于嵌入胃管,其宽度为2mm,在未充气时,缝隙开口7可以张开,以便胃管从缝隙开口7侧向嵌入胃管通道4中。胃管通道4的壁面与面罩气囊3采用烧灼技术密封连接,可保证面罩气囊3的密封。胃管通道4的孔径(直径)为5.5mm,临床上需要胃肠减压的病人医生会插入胃管,成人适用的胃管型号从12Fr—18Fr不等,通常选择14Fr和16Fr的胃管。14Fr胃管外径约4.67mm,16Fr胃管外径约5.33mm。胃管通道4的孔径设置为5.5mm,能够适应各种型号的胃管,并且胃管与胃管通道4间隙不大,配合面罩气囊3的充放气调节,保证了良好的通用性和密封性。当胃管置入胃管通道4,而二者之间间隙稍大时,通过充气单向阀6充入空气,面罩气囊3较饱满,通道边缘承受气体压力增大从而使胃管与预留的胃管通道4间隙消失;如当胃管外径稍大于胃管通道4的孔径(如18Fr胃管外径5.99mm),通过充气单向阀6抽出部分空气,使胃管与通道间压力减小。塑料罩体2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其上设置有氧管通道1和通道塞5。氧管通道1用于向患者输氧气。通道塞5为长度1cm、外径5mm的圆柱形气囊,通过拴系件8(采用细胶管)拴在塑料罩体2上,避免通道塞5丢失。通道塞5可将胃管通道4完全塞住并密封,密封后该呼吸面罩也可用于无胃管病人吸氧,省去了有胃管和无胃管另外更换面罩的麻烦,同样有利于麻醉期间或ICU的输氧救护治疗。当该呼吸面罩用于无胃管的病人时,将通道塞5插入胃管通道4内,面罩气囊3充气后夹紧通道塞5使胃管通道4密封,即可作为常规无胃管呼吸面罩使用。当该呼吸面罩用于有胃管的病人时,将胃管从缝隙开口7侧向嵌入胃管通道4中,面罩气囊3充气后夹紧胃管实现密闭,其余操作与常规无胃管呼吸面罩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包括塑料罩体(2)和环绕塑料罩体(2)设置的面罩气囊(3),所述塑料罩体(2)上设置有氧管通道(1),所述面罩气囊(3)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气囊(3)上还设置有可容纳胃管的胃管通道(4),所述胃管通道(4)设置在面罩气囊(3)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并且横向贯穿面罩气囊(3);所述胃管通道(4)为圆柱形,其侧面在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完全断开并形成条状的缝隙开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包括塑料罩体(2)和环绕塑料罩体(2)设置的面罩气囊(3),所述塑料罩体(2)上设置有氧管通道(1),所述面罩气囊(3)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气囊(3)上还设置有可容纳胃管的胃管通道(4),所述胃管通道(4)设置在面罩气囊(3)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并且横向贯穿面罩气囊(3);所述胃管通道(4)为圆柱形,其侧面在与下颌骨面部皮肤相接处完全断开并形成条状的缝隙开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胃管通道的正压通气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该呼吸面罩还包括通道塞(5),所述通道塞(5)可将胃管通道(4)完全塞住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吴翠翠于刚罗爱林刘继红汪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