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46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氧气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包括吸氧面罩,吸氧面罩上设有连接管;该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通过设有的海绵垫,避免了对患者脸部的压迫,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氧气的渗漏,解决了临床使用的吸氧面罩材质偏硬,不能完美的贴合使用者的脸部,易对使用者的脸部形成压迫,且易造成氧气渗漏的问题,该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通过设有的连接组件,避免了导管因氧流量增大而脱落,脱落时易弹到患者的枕头或床头,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的状况,解决了导管与氧气流量表的接头和氧气面罩接头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An improved oxygen catheter for oxygen mask and its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氧气罩
,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吸氧面罩一个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器具,目前临床使用的吸氧面罩材质偏硬,不能完美的贴合使用者的脸部,易对使用者的脸部形成压迫,且易造成氧气渗漏,同时现有的吸氧面罩导气管,在和氧气流量表的接头部位以及与氧气面罩接头部位,易因氧流量增大而脱落,脱落时易弹到患者的枕头或床头,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及其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吸氧面罩材质偏硬,不能完美的贴合使用者的脸部,易对使用者的脸部形成压迫,且易造成氧气渗漏,和导气管与氧气流量表的接头和氧气面罩接头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包括吸氧面罩,所述吸氧面罩上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有氧气流量表连接管。所述导气管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粘接固定有铰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包括U型套管,所述U型套管的两端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均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设有U型套杆,所述U型套杆的顶端粘接固定有拉环,所述拉环内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限位槽,位于所述导气管一端的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连接管粘接固定,位于所述导气管另一端的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氧气流量表连接管粘接固定。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弯杆,所述弯杆上套设有套管,所述连接组件通过所述铰接组件与所述导气管相铰接。优选的,所述吸氧面罩的边缘上粘接固定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空腔的底面粘接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U型套杆粘接固定。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的制备装置,用于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的生产制备,包括模具,所述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所述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底面和所述下模的顶面均开设有注塑槽,所述上模的顶面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穿过所述上模的顶面,且所述注塑口的底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注塑槽相连通,所述上模的四角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下模的顶面四角处均设有滑杆。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所述通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注塑槽的尺寸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尺寸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通过设有的海绵垫,使得吸氧面罩与使用者的脸部接触部位更加舒适,避免了对患者脸部的压迫,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氧气的渗漏,解决了临床使用的吸氧面罩材质偏硬,不能完美的贴合使用者的脸部,易对使用者的脸部形成压迫,且易造成氧气渗漏的问题;2.该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通过设有的连接组件,使得导管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牢固的与氧气流量表的接头部位以及与氧气面罩接头部位相连接,避免了导管因氧流量增大而脱落,脱落时易弹到患者的枕头或床头,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的状况,解决了导管与氧气流量表的接头和氧气面罩接头连接不牢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氧面罩;11、连接管;12、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3、海绵垫;2、导气管;21、连接组件;211、U型套管;2111、空腔;212、弹簧;213、U型套杆;214、拉环;215、限位柱;2151、限位槽;22、铰接组件;221、弯杆;222、套管;3、模具;31、上模;311、注塑口;312、通孔;32、下模;321、注塑槽;322、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吸氧面罩1,吸氧面罩1上设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导气管2,导气管2的一端设有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导气管2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组件21,连接组件21的一端粘接固定有铰接组件22,连接组件21的包括U型套管211,U型套管211的两端均开设有空腔2111,空腔2111内均设有弹簧212,弹簧212的上方设有U型套杆213,U型套杆213的顶端粘接固定有拉环214,拉环214内设有限位柱215,限位柱215上开设有限位槽2151,位于导气管2一端的限位柱215与连接管11粘接固定,位于导气管2另一端的限位柱215与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粘接固定,铰接组件22包括弯杆221,弯杆221上套设有套管222,连接组件21通过铰接组件22与导气管2相铰接。具体的,吸氧面罩1的边缘上粘接固定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一方面增加了吸氧面罩1与使用者脸部接触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使得吸氧面罩1与使用人员脸部贴合的更为紧密,避免了氧气的渗漏。进一步的,弹簧212的一端与空腔2111的底面粘接固定,弹簧212的另一端与U型套杆213粘接固定,使用人员使用该连接组件时,使用人员向一侧拉动U型套杆213,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212在U型套管211内被向外拉伸,此时使用人员将拉环214套在限位柱215上,并松开U型套杆213,进而拉环214卡进限位槽2151内。本实施例的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导气管2的一端对准吸氧面罩1的连接管11,同时,使用人员向一侧拉动连接组件21上的U型套杆213,弹簧212在拉力的作用下在U型套管211内被拉伸,此时使用人员将U型套杆213上的拉环214套在限位柱215上,同时使用人员松开U型套杆213,弹簧212向内收缩,此时拉环214卡进限位槽2151内,导气管2即可与连接管11牢固连接,接下来使用人员将导气管2的另一端对准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使用人员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包括吸氧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面罩(1)上设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导气管(2),所述导气管(2)的一端设有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n所述导气管(2)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组件(21),所述连接组件(21)的一端粘接固定有铰接组件(22),所述连接组件(21)的包括U型套管(211),所述U型套管(211)的两端均开设有空腔(2111),所述空腔(2111)内均设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的上方设有U型套杆(213),所述U型套杆(213)的顶端粘接固定有拉环(214),所述拉环(214)内设有限位柱(215),所述限位柱(215)上开设有限位槽(2151),位于所述导气管(2)一端的所述限位柱(215)与所述连接管(11)粘接固定,位于所述导气管(2)另一端的所述限位柱(215)与所述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粘接固定;/n所述铰接组件(22)包括弯杆(221),所述弯杆(221)上套设有套管(222),所述连接组件(21)通过所述铰接组件(22)与所述导气管(2)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吸氧面罩用氧气导管,包括吸氧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面罩(1)上设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一端设有导气管(2),所述导气管(2)的一端设有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
所述导气管(2)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称的连接组件(21),所述连接组件(21)的一端粘接固定有铰接组件(22),所述连接组件(21)的包括U型套管(211),所述U型套管(211)的两端均开设有空腔(2111),所述空腔(2111)内均设有弹簧(212),所述弹簧(212)的上方设有U型套杆(213),所述U型套杆(213)的顶端粘接固定有拉环(214),所述拉环(214)内设有限位柱(215),所述限位柱(215)上开设有限位槽(2151),位于所述导气管(2)一端的所述限位柱(215)与所述连接管(11)粘接固定,位于所述导气管(2)另一端的所述限位柱(215)与所述氧气流量表连接管(12)粘接固定;
所述铰接组件(22)包括弯杆(221),所述弯杆(221)上套设有套管(222),所述连接组件(21)通过所述铰接组件(22)与所述导气管(2)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