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4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包括具有开合门的封闭式车道和加热装置,所述车道至少可容纳一辆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回风管、通风机、加热部件和散热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车道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风机的入风口,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内,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道和加热装置,车辆进入车道后关闭车道,使用加热装置对车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车道内温度,从而对车辆进行加温消毒,提高防疫效果,实现安全养殖;加热装置使用内循环加热的方式提高加热效率,散热管分布有多个散热孔,提高车道内的温度均匀性。

Tunnel heating and disinfe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
本技术涉及养殖场消毒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养殖场车辆,例如饲料车、拉猪车、工具车等,与外界往来,易携带病菌,目前大部分猪场对车辆的消毒主要包括车辆清洗和车辆喷雾消毒,并没有再进行高温消毒,车辆对养殖场的防疫防控仍有很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开合门的封闭式车道和加热装置,所述车道至少可容纳一辆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回风管、通风机、加热部件和散热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车道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风机的入风口,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内,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车道内的顶部设有强力风机。所述加热部件包括油/气热源和电热源,所述油/气热源的热风出口通过翻板可连通至所述回风管,所述电热源的热风出口连接至所述回风管;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气热源、电热源和所述翻板的翻转阀门。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车道的下部,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的下部。所述车道的地面靠近所述开合门的位置设有减速带。所述开合门设有两个,两个开合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道的两个对应的侧面;所述开合门为单开合门、双开合门或卷帘门。所述加热装置有两组,两组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车道的两边。所述车道包括钢材框架和封板,所述封板包括两片不锈钢板和填充在两片不锈钢板之间的高分子隔热材料。所述加热部件为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安装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的一端开口连通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所述防护罩的另一端开口连通所述散热管,所述防护罩的另一端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角钢形状。所述加热部件的加热源为电能或燃烧热能。所述封闭式车道的顶部封板的中间高、两端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高温消毒车道主要用于养殖场车辆消毒,用于防疫、防非洲猪瘟等,提高安全养殖;本技术包括车道和加热装置,车辆进入车道后关闭车道,使用加热装置对车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车道内温度,从而对车辆进行加温消毒,提高防疫效果,实现安全养殖;加热装置使用内循环加热的方式,热空气循环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加长版散热管分布有多个散热孔,提高车道内的温度均匀性。2、使用高分子隔热材料制成的封板,提高隔热保温效果。3、在车道内部设置强力风机,提高车道内部温度均匀性。4、所述顶部封板为中间高,两端低可更好的用来跑雨水,防止雨水滞留时间过长导致漏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去除顶部封板)。图2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棒和散热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安装在猪场附近,其包括具有开合门的封闭式车道1和分别位于所述车道1两边的两组加热装置2。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道1包括钢材框架11和封板12,所述封板12由两片不锈钢板和填充在两片不锈钢板之间的高分子隔热材料制成,车道1至少可容纳一辆车,所述车道1的两个对应的侧面分别设有开合门13,开合门13也可采用与封板相同的材料制成,也要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开合门13附近的地面设有减速带14;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回风管21、通风机22、加热部件23和散热管24,所述回风管21的一端连接车道1内部,所述回风管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风机22的入风口,所述通风机22的出风口和所述散热管23之间设置所述加热部件23,所述散热管24安装在所述车道1内,所述散热管24上设有多个散热孔25。所述回风管21的一端连通所述车道1的下部,所述散热管23安装在所述车道1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道1内的顶部设有两台强力风机3,两台强力风机3偏置设置,以使车道1内产生乱流。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23为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安装在防护罩26内,所述防护罩26的一端开口通过外接管28连通所述通风机22的出风口,所述防护罩26的另一端开口连通所述散热管24的中间,所述防护罩26的另一端设有分流板27,所述分流板27为角钢形状,分流板27将热气分流至散热管24的两边。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封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做法,更好的用来跑雨水,防止雨水滞留时间过长导致漏雨。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的骨架采用工装形势来进行焊接,现场装配锁螺丝,安装方便。目前加热装置的加热源采用几种加热方式,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而定,电加热工艺:电功率为60KW,其中加热棒为54KW(2边),风机为6KW(2台),采用2边加热棒运行时通过风机将热能吹至消毒通道内通过空气媒介进行热能转换达到升温效果;柴油加热系统:通过柴油燃烧后产生的热能进行加热;采用多台柴油加热机独立管道进行加热,让热能均匀分布;液化气加热系统:通过液化气燃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加热,多台均匀分布。以上为3种加热方式,因部分猪场电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后面两种加热方式进行消毒;本实施例的内循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车道1内的升温空气抽出,通过通风机22将已经升温至一定的空气再次吹到加热棒23上,加快车道内的升温,减少热能消耗。现市面上加热系统均采用外循环系统,通过外界空气抽取后进行加热释放转换,中间出现情况为根据外界温度不同而升温效果不同,热能丧失较大;本技术通过内循环系统,前期车道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相同,但内部空气抽取循环加热后,抽取的空气温度会越来越高,热能损失小,无需顾忌外界温度的变化。本实施例的运行方式如下:车辆到达车道消毒车道1内部,人员携带贵重物品、易燃易爆等物品离开车道1后,将门13关闭,进行高温消毒,通风机22、加热棒23进行工作;温度到达预定值后会停止加热,低于预定值1~5度后会再次启动升温,高温持续一定时间(预定30分钟)后自动关闭加温;两端大门13打开通风降温后,人员进入开车进猪场。实施例二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部件23包括油/气热源231’和电热源232’,所述油/气热源231’的热风出口通过翻板4可连通至所述回风管21,所述电热源232’的热风出口连接至所述回风管21;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气热源231’、电热源232’和所述翻板4的翻转阀门。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开合门的封闭式车道和加热装置,所述车道至少可容纳一辆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回风管、通风机、加热部件和散热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车道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风机的入风口,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内,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车道内的顶部设有强力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开合门的封闭式车道和加热装置,所述车道至少可容纳一辆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回风管、通风机、加热部件和散热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接车道内部,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通风机的入风口,所述通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所述加热部件,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内,所述散热管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车道内的顶部设有强力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油/气热源和电热源,所述油/气热源的热风出口通过翻板可连通至所述回风管,所述电热源的热风出口连接至所述回风管;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分别控制连接所述油/气热源、电热源和所述翻板的翻转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车道的下部,所述散热管安装在所述车道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加温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道的地面靠近所述开合门的位置设有减速带。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清王海兴伍军谢永南刘海金李利煌郑凯范华亮林智群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联南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