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其包括操控单元和内窥镜,操控单元包括操控台以及设置在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和驱动电机,操控钮控制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内窥镜包括操作件、弯曲件以及连接件;传动组件布置在操作件的内部,并与弯曲件联动;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以在操控钮的控制下而带动弯曲件进行弯曲动作。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便可实现对内窥镜中弯曲件弯曲动作的控制,避免医护人员单手手持内窥镜手柄并用手指用力扳动手轮,即使内窥镜手术时间过长,医护人员手指也不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精准地操作内窥镜,保证内窥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Endoscope oper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操作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其能够经人体天然孔道或经手术形成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以使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观察相关部位的病变情况。一般地,内窥镜的手柄处设有控制手轮,该控制手轮用于操控内窥镜头端部的弯曲动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是右手握持内窥镜的弯曲部,左手手持内窥镜的手柄,并通过左手的手指转动手柄上的手轮而控制头端部的弯曲。随着手轮转动角度的逐渐增大,弯曲部弯曲角度逐渐增大,所需的操纵力度也逐渐增大,同时随着操作时间的增长,医护人员的手指会产生严重的疲劳和酸软,导致医护人员无法精准地操作内窥镜,从而影响内窥镜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操纵内窥镜手轮时,手指转动角度较大、所需力度大,随着操作时间的增长,医护人员的手指会产生严重的疲劳和酸软,导致医护人员无法精准地操作内窥镜,从而影响内窥镜手术的顺利进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其包括操控单元和内窥镜,操控单元包括操控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上的驱动轴,所述操控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内窥镜设置在所述操控台的一侧,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件、弯曲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弯曲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内窥镜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布置在所述操作件的内部,并经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而与所述弯曲件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以在所述操控钮的控制下而带动所述弯曲件进行弯曲动作。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配合传动的传动件,所述传动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弯曲件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使所述齿轮通过该齿条与所述传动件联动。可选地,所述传动轮为链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使所述链轮通过该链条与所述传动件联动。可选地,所述传动件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直接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件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轮与所述驱动轴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轮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装配孔内表面与所述驱动轴外表面的至少一接触面为平面。可选地,所述传动轮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装配孔内表面与所述驱动轴外表面均包括多个弧面,多个所述弧面的弧度不同。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成对设置,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相对布置;所述操作件布置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本体之间,所述传动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轮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机本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以使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对靠近或远离。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驱动块,所述电机本体固定在所述驱动块上,所述驱动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可选地,所述内窥镜操作系统还包括医疗床,所述医疗床用于病患躺卧,所述操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医疗床的一侧。可选地,所述操控单元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操控台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医疗床连接。可选地,所述医疗床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医疗床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连接支架的端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中。可选地,所述医疗床包括过渡板、设置在所述过渡板底部的支撑柱、布置在所述过渡板上方且与该过渡板平行的床板,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板和所述床板之间的连接柱。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内窥镜操作系统中,医护人员通过操作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便可实现对内窥镜中弯曲件弯曲动作的控制,避免医护人员单手手持内窥镜手柄并用手指用力扳动手轮。驱动电机驱动配合操控钮操作,即使内窥镜手术时间过长,医护人员手指也不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使医护人员能够精准地操作内窥镜,保证内窥镜手术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窥镜操作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内窥镜操作系统中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内窥镜操作系统中操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操控单元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的内窥镜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内窥镜操作系统;10、医疗床;11、过渡板;12、支撑柱;13、床板;14、连接柱;20、操控单元;21、操控台;22、操控钮;23、驱动电机;231、电机本体;232、驱动轴;233、驱动块;24、连接支架;241、固定板;242、连接板;243、转接臂;30、内窥镜;31、操作件;311、开孔;32、弯曲件;33、连接件;34、传动组件;341、传动轮;3411、装配孔;342、齿条;343、传动件;35、插入头端;40、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100,其能够协助医护人员观察病患体内病变部位的变化,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或诊断。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内窥镜操作系统100包括操控单元20和内窥镜30。其中,操控单元20包括操控台21、操控钮22以及驱动电机23,操控钮22和驱动电机23均设置在操控台21上。驱动电机23包括电机本体231和设置在电机本体231上的驱动轴232,操控钮22与驱动电机23电连接,以控制驱动轴232转动。内窥镜30设置在操控台21的一侧,该内窥镜30包括操作件31、弯曲件32以及连接在操作件31和弯曲件32之间的连接件33。内窥镜30还包括传动组件34,传动组件34布置在操作件31的内部,并经连接件33的内部而与弯曲件32联动。该传动组件34与驱动电机23的驱动轴232连接,以在操控钮22的控制下而带动弯曲件32而进行弯曲动作。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内窥镜操作系统100还包括医疗床10,该医疗床10用于病患躺卧,操控单元20设置在医疗床1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医疗床10包括过渡板11、设置在过渡板11底部的支撑柱12、布置在过渡板11上方且与该过渡板11平行的床板13,以及连接在过渡板11和床板13之间的连接柱14。其中,床板13与过渡板11均为矩形结构,且床板13与过渡板11的大小尺寸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操控单元,包括操控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上的驱动轴,所述操控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n内窥镜,设置在所述操控台的一侧,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件、弯曲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弯曲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内窥镜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布置在所述操作件的内部,并经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而与所述弯曲件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以在所述操控钮的控制下而带动所述弯曲件进行弯曲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控单元,包括操控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操控台上的操控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上的驱动轴,所述操控钮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转动;
内窥镜,设置在所述操控台的一侧,所述内窥镜包括操作件、弯曲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操作件和所述弯曲件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内窥镜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布置在所述操作件的内部,并经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而与所述弯曲件联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以在所述操控钮的控制下而带动所述弯曲件进行弯曲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轮和与所述传动轮配合传动的传动件,所述传动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弯曲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齿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齿轮啮合配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使所述齿轮通过该齿条与所述传动件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链轮,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链轮相配合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以使所述链轮通过该链条与所述传动件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轮直接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曲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与所述驱动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装配孔中,所述装配孔内表面与所述驱动轴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刘红宇,杨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