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件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0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工件下料的上料导槽、位于所述上料导槽底端下方的定位滑座,所述定位滑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定位所述工件的安装槽,且所述定位滑座上还设有驱动其运动并切换多个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上料导槽位置对应关系的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置,采取多个安装槽与驱动组件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多个安装槽轮流与上料导槽的对接,从而可以将多个工件分别放置于多个安装槽中,一次操作完成后即可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步定位,此时方便一次性对多个工件的取件操作,提高了工件的定位和取件的工效。

Multi workpiece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件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多工件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零件加工过程中螺钉是及其重要的紧固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及其广泛,特别是较为复杂的零部件和设备上更是数量及其多。而今大部分工厂生产都实现了自动化,能够极大提高生产的效率,而螺钉的定位和安装作为工艺流程中较为琐碎和耗费人工成本的一个步骤,势必也要实现自动化,针对于此,现有的生产厂家都会采用各种取放螺钉的设备,如常见的有磁吸式的机械手,可以将螺钉一颗一颗的依次吸取并放置到规定位置实现后续安装操作。但是,由于螺钉数目较多,虽然现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取放的效果,但是工作效率上仍然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申请人提出一种多工件定位装置,能够配合各种取件设备,如机械手,实现更高效率的螺钉定位取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多工件定位装置,提高了工件的定位和取件的工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工件下料的上料导槽、位于所述上料导槽底端下方的定位滑座,所述定位滑座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定位所述工件的安装槽,且所述定位滑座上还设有驱动其运动并切换多个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上料导槽位置对应关系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取多个安装槽与驱动组件配合,从而能够实现多个安装槽轮流与上料导槽的对接,从而可以将多个工件分别放置于多个安装槽中,一次操作完成后即可实现多个工件的同步定位,此时方便一次性对多个工件的取件操作,提高了工件的定位和取件的工效。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料导槽倾斜设置且底端开口,所述上料导槽的底端还设有封挡工件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遮挡于所述上料导槽的端部,且所述遮挡件上设有驱动其远离和复位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件和驱动件相互配合,能够起到对上料导槽中的工件及时的遮挡效果,在安装槽没有与上料导槽位置对应的情况下,防止上料导槽中的工件会滑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挡件为竖直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座正上方的伸缩杆,且所述安装槽滑动至对应于所述上料导槽端部时,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未伸缩杆可以很好的利用空间,减少设备的占据空间,而且竖直的伸缩杆在伸缩时准确度也会更高。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上端开口,所述伸缩杆底端还设有红外检测器,以检测与所述上料导槽沿位置对应的安装槽中是否有工件,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检测器的设置能够检测工件是否顺利进入了安装槽中,从而可以判断驱动组件是否需要启动以便切换不同的安装槽与上料导槽对应,使得整体设备的运行更加智能和自动化。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口且通过滑动与所述上料导槽联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在上料导槽中可以自然过渡进入安装槽中,使得工件运动更加平稳。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定位滑座连接的驱动气缸和至少一个确定所述驱动气缸运动行程的定位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可以带动定位滑座进行位移,从而实现不同安装槽与上料导槽之间位置关系的切换,实现不同的安装槽中均可以完成工件落料定位的效果,而定位开关的设置可以很好的控制驱动气缸的行程,使得安装槽的运行位置能够精确的定位,从而与上料导槽进行配合。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第一定位开关和第二定位开关,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定位滑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连接有滑移座,所述定位滑座固定于所述滑移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所述滑移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行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定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开关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驱动气缸且行程方向相反设置,从而能够节省整个设备的占地空间和面积,相较于依靠一个驱动气缸来实现多行程的控制,在气缸的行程上可以缩短一半。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定位开关和所述第二定位开关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所述安装平台上还设有滑移导轨,所述滑移座滑动卡接于所述滑移导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导轨可给滑移座提供稳定的运动导向效果,让整个装置在运行中更加的稳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安装座上开设多个安装槽并且设置驱动组件来切换不同安装槽与上料导槽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使得工件一次落入多个安装槽中,实现一次作业多个工件的定位效果,便于后续的取件作业,提高了工效;2.采用多个驱动气缸和定位开关的配合,缩小了整体设备所需的使用空间,而且行程稳定精确;3.采用红外检测器来检测安装槽中是否安装有工件并控制驱动组件的启闭,能够实现较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过程,有利于整个生产的高效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等轴视图;图3是省略了上料导槽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导槽;2、定位滑座;3、安装槽;4、驱动组件;5、伸缩杆;51、驱动件;7、第一驱动气缸;71、第一定位开关;8、第二驱动气缸;81、第二定位开关;10、滑移导轨;11、滑移座;12、固定座;13、安装平台;14、上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有上料装置14的上料导槽1,上料导槽1上连接有振动器且整体倾斜向下设置,如图2和3所示,上料装置14内装有较多的统一规格的螺钉,螺钉进入上料导槽1之后,会在振动效果下向下滑动,上料导槽1的底端穿设固定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的侧壁上滑动抵接有一个定位滑座2,定位滑座2上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且定位滑座2上还固定连接有驱动其滑动以实现切换不同安装槽3与上料导槽1联通的驱动组件4。具体的,如图2和3所示,上料导槽1的底端水平开口,而且其穿过整个固定座12以实现上料导槽1的固定,螺钉的螺帽架设于上料导槽1上,螺钉的螺杆悬在上料导槽1中,在振动效果下会不断向下运动。固定座12的侧壁为竖直的,定位滑座2的侧壁也为竖直设置且贴合于固定座12的侧壁上,安装槽3开设在定位滑座2的竖直侧壁上且上端开口,从而安装槽3的一侧也为开口,当定位滑座2贴合于固定座12上时,安装槽3即可与固定座12侧壁围设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空腔,用来安装定位螺钉。定位滑座2的上端面与固定座12的上端面平齐,同时也与上料导槽1的底端的上端平齐,从而使得螺钉可以平滑顺利的从上料导槽1中过渡至其中。如图2和3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与定位滑座2连接的驱动气缸和至少一个确定驱动气缸运动行程的定位开关,在本实施例中,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下料的上料导槽(1)、位于所述上料导槽(1)底端下方的定位滑座(2),所述定位滑座(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定位所述工件的安装槽(3),且所述定位滑座(2)上还设有驱动其运动并切换多个所述安装槽(3)与所述上料导槽(1)位置对应关系的驱动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下料的上料导槽(1)、位于所述上料导槽(1)底端下方的定位滑座(2),所述定位滑座(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定位所述工件的安装槽(3),且所述定位滑座(2)上还设有驱动其运动并切换多个所述安装槽(3)与所述上料导槽(1)位置对应关系的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导槽(1)倾斜设置且底端开口,所述上料导槽(1)的底端还设有封挡工件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遮挡于所述上料导槽(1)的端部,且所述遮挡件上设有驱动其远离和复位的驱动件(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为竖直设置于所述定位滑座(2)正上方的伸缩杆(5),且所述安装槽(3)滑动至对应于所述上料导槽(1)端部时,所述伸缩杆(5)位于所述安装槽(3)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上端开口,所述伸缩杆(5)底端还设有红外检测器,以检测与所述上料导槽(1)沿位置对应的安装槽(3)中是否有工件,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组件(4)的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工件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施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