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任花专利>正文

一种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9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握把、拖把布、下限位机构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握把套设在拖把杆上,拖把布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拖把杆上,拖把布的上端连接于握把的下部,下限位机构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均安装于拖把杆上,单向旋转限位机构处于下限位机构的上方,握把可在拖把杆上沿轴向方向移动,并可绕拖把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拖把,当拖把处于使用状态时,即握把处于低位时,可以对握把进行限位,保证拖把使用的稳定性;而当握把处于单向旋转限位机构的位置外围时,握把可单向旋转,以对拖把条进行单向拧紧,从而对拖把条进行挤水,操作便利。

A m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把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把。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拧紧挤水拖把,通过转动握把,可对拖把布进行拧紧以挤水,而此拖把用于拖地时,因拖把布重力作用,会将握把拉至最低位,而拖把杆上,没有限位机构,无法保证握把稳定地处于拖把杆上的相应位置,握把相对于拖把杆易晃动,易上下移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拖把,利用下限位机构的作用,使得握把在被推到拖把杆上的下限位机构所在位置时,能稳定地限位,不易产生轴向的移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拖把,包括拖把杆、握把、拖把布、下限位机构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握把套设在拖把杆上,拖把布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拖把杆上,拖把布的上端连接于握把的下部,下限位机构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均安装于拖把杆上,单向旋转限位机构处于下限位机构的上方,握把可在拖把杆上沿轴向方向移动,并可绕拖把杆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握把在被推至下限位机构所在位置后,能对握把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轴向限位,防止握把轴向移动,保证拖把使用的稳定性。单向旋转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握把处于单向旋转限位机构所在位置时,能够绕拖把杆进行单向转动,以利于拖把布的拧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限位机构包括固定部一和卡扣部,固定部一连接卡扣部,固定部一位于拖把杆的内部,卡扣部从拖把杆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中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限位机构上的固定部一位于拖把杆的内部,则不会占用拖把杆的外部空间,而仅是卡扣部从第一通孔中凸出,有利于将握把与拖把杆之间的间隙减小,使握把不易晃动,提高拖把使用时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部的上表面一和下表面一为倾斜的平面;或者,卡扣部的上表面一及下表面一呈圆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部的上表面一和下表面一为倾斜的平面或圆弧面,使得握把在卡扣部上移动时,可用于导向,便于握把的移动而不致于卡死。在外力作用于握把,使握把作用于卡扣部上时,卡扣部可向第一通孔内移动,从而使握把沿轴向方向越过卡扣部,而撤去外力后,卡扣部可恢复至初始状态,握把则受卡扣部的限制而不能反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旋转限位机构包括固定部二和限位部,固定部二连接限位部,固定部二位于拖把杆的内部,限位部从拖把杆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中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旋转限位机构中限位部的设置,可使握把处于限位部所在位置是,能够单向转动,便于单向拧紧拖把布,而对拖把布进行挤水操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的上表面二和下表面二为倾斜的平面或为圆弧面,所述限位部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为倾斜的平面或为圆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中的一个面为倾斜的平面或圆弧面,有利于握把单向转动时沿该倾斜的平面或圆弧面而越过限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一为环状,环状的固定部一的左侧壁及右侧壁抵靠于拖把杆的内壁,或者,所述固定部一包括基座一和弹性件一,基座一的尺寸大于第一通孔的尺寸,卡扣部连接于基座一上,弹性件一的一端连接于基座一,另一端连接于拖把杆的内壁;所述固定部二为环状,环状的固定部二的左侧壁及右侧壁抵靠于拖把杆的内壁,或者,所述固定部二包括基座二和弹性件二,基座二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限位部连接于基座二上,弹性件二的一端连接于基座二,另一端连接于拖把杆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一为环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卡扣部受力被挤压进第一通孔后,卡扣部能及时地恢复至初始状态。固定部二为环状结构,具有一定弹性,在限位部受力被挤压后,限位部能够缩进第二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限位机构,所述上限位机构安装于拖把杆上且处于单向旋转限位机构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握把也能处于上限位机构所在位置,并受上限位机构的限位,便于拖把布的整齐收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握把的上端具有向内延伸的缩颈部,握把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沿握把轴向设置的卡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把上的缩颈部,一方面,有利于和卡扣部相配合,以完成对握把的限位,另一方面,缩颈部可进一步地减小握把与拖把杆之间的间隙,防止两者产生相对晃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颈部的内侧壁与拖把杆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01mm-1.2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把可沿拖把杆轴向滑移而不产生晃动。现有的方案无法达到此间隙且容易产生晃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把杆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握把沿轴向方向向上过度移动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可拆卸地连接或一体成型地连接于拖把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拖把布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可以拉伸,且会越拉越长,而限位装置的设置,可限制握把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防止握把过度移动,可有效防止拖把布越拉越长,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拖把布的下端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于拖把杆,连接件的上部为连接管,下部为连接座,拖把布的下端连接于连接座,连接管连接于拖把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拖把布的安装更为便利和牢靠。连接管可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或套接于拖把杆上,连接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锁紧件和卡扣件,连接座上开设有供卡扣件卡扣的第五通孔,卡扣件能将拖把布的下端卡扣在连接座上,连接管上开设有供锁紧件插入的第六通孔,拖把杆上开设有供锁紧件插入的第四通孔,锁紧件能将连接管与拖把杆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和卡扣件的设置,使得拖把布及拖把杆的安装拆卸方便,连接牢固。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备如下技术效果:拖把在使用状态时,握把能在拖把杆上进行限位,不易晃动,不易移动,提高了拖把的操作性能。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下限位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拖把的握把2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拖把杆1、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握把2、手握部21、缩颈部211、卡条212、连接部22、凸沿221、阻挡部222、拖把布3、布条31、上固定部32、下固定部33、连接件4、连接座41、第五通孔411、连接管42、第六通孔421、杆套5、下限位机构6、固定部一61、竖直段611、弧形段612、卡扣部62、下表面一621、上表面一622、右表面一623、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固定部二71、竖直部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把杆(1)、握把(2)、拖把布(3)、下限位机构(6)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握把(2)套设在拖把杆(1)上,拖把布(3)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拖把杆(1)上,拖把布(3)的上端连接于握把(2)的下部,下限位机构(6)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均安装于拖把杆(1)上,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处于下限位机构(6)的上方,握把(2)可在拖把杆(1)上沿轴向方向移动,并可绕拖把杆(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把杆(1)、握把(2)、拖把布(3)、下限位机构(6)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握把(2)套设在拖把杆(1)上,拖把布(3)的下端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拖把杆(1)上,拖把布(3)的上端连接于握把(2)的下部,下限位机构(6)和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均安装于拖把杆(1)上,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处于下限位机构(6)的上方,握把(2)可在拖把杆(1)上沿轴向方向移动,并可绕拖把杆(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下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部一(61)和卡扣部(62),所述固定部一(61)连接卡扣部(62),固定部一(61)位于拖把杆(1)的内部,卡扣部(62)从拖把杆(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11)中凸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62)的上表面一(622)和下表面一(621)为倾斜的平面;或者,卡扣部(62)的上表面一及下表面一呈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旋转限位机构(7)包括固定部二(71)和限位部(72),固定部二(71)连接限位部(72),固定部二位于拖把杆(1)的内部,限位部(72)从拖把杆(1)上开设的第二通孔(12)中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72)的上表面二(723)和下表面二(722)为倾斜的平面或为圆弧面,所述限位部(72)的前侧面或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任花
申请(专利权)人:钟任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