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4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爬梯,爬梯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第一竖直杆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一,第二竖直杆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二,横杆二远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设有滑槽,横杆一与对应横杆二上的滑槽插接,冷却塔本体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组块,限位组块沿竖直方向排列,限位组块包括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沿水平方向排列,限位块一上设有限位孔一,限位块二上设有限位孔二,第一竖直杆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一插接的限位杆一,第二竖直杆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二插接的限位杆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爬梯和冷却塔本体之间的拆卸。

A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
本技术冷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塔。
技术介绍
横流式冷却塔为一种水流从塔上部垂直落下,空气水平流动通过淋水填料,气流与水流正交的冷却塔,水在其内与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质交换,致使水温下降。现有的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和爬梯,爬梯固定在冷却塔本体的外壁上,通过爬梯可以爬上冷却塔本体上部,从而方便对冷却塔的监控和维修;但是由于爬梯长期在室外受到日晒雨淋,爬梯容易受到腐蚀和生锈,导致人在爬梯过程中爬梯发生断裂,导致人员发生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冷却塔上的爬梯与冷却塔本体之间不可拆卸的缺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一,所述第二竖直杆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二,所述横杆一和横杆二一一对应,所述横杆二远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横杆一与对应横杆二上的滑槽插接,所述冷却塔本体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组块,所述限位组块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限位组块包括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限位块一上设有限位孔一,所述限位块二上设有限位孔二,所述第一竖直杆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一插接的限位杆一,所述第二竖直杆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二插接的限位杆二。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横杆二插入滑槽的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的下端均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地面抵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的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第一扶手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冷却塔本体中部延伸。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一和第一竖直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一,所述横杆二和第二竖直杆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二。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一上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横杆一的外壁与锁紧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竖直杆上的横杆一可以在第二竖直杆的横杆二内的滑槽内移动,从而能调节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之间的距离;先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放置在限位块一和限位块二之间,使限位杆一与限位孔一对准,限位杆二与限位孔二对准,然后将横杆一往滑槽外移动,使限位杆一和限位孔一插接的同时使限位杆二与限位孔二插接,从而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与冷却塔主体连接,脚可以踩在横杆二上爬上冷却塔主体;当使用完成后将横杆一向滑槽内移动,将限位杆一移出限位孔一,限位杆二移出限位孔二,从而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取下放置在室内,避免了长期受到日晒雨淋而影响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冷却塔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爬梯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中:1、横杆一;2、压缩弹簧;3、滑槽;4、第二扶手;5、限位杆二;6、限位孔二;7、限位块二;8、第二竖直杆;9、加强筋二;10、内螺纹孔;11、调节螺杆;12、支撑板;13、加强筋一;14、第一竖直杆;15、限位杆一;16、限位孔一;17、限位块一;18、第一扶手;19、冷却塔本体;20、横杆二;21、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9,还包括爬梯,爬梯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第一竖直杆14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一1,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二20,横杆一1和横杆二20一一对应,横杆二20远离第二竖直杆8的一端设有滑槽3,横杆一1与对应横杆二20上的滑槽3插接,从而通过横杆一1在滑槽3内移动调节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之间的距离。冷却塔本体19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组块,限位组块的数量选择和横杆一1的数量相同,限位组块沿竖直方向排列,限位组块包括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沿水平方向排列,限位块一17上设有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限位孔一16,限位块二7上设有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限位孔二6,第一竖直杆14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一16插接的限位杆一15,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二6插接的限位杆二5,当限位杆一15与限位孔一16插接且限位杆二5与限位孔二6插接时,横杆一1处于滑槽3内,此时横杆一1远离第一竖直杆14的一端到滑槽3底面的距离大于限位杆一15长度和限位杆二5长度之和。为了避免限位杆一15轻易移出限位孔一16,滑槽3内设有压缩弹簧2,压缩弹簧2的一端与滑槽3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横杆二20插入滑槽3的一端连接,当限位杆一15和限位孔一16插接且限位杆二5同时与限位孔二6插接时,压缩弹簧2处于原长状态或压缩状态,此时限位杆一15移出限位孔一16和限位杆二5移出限位孔二6均需要可以压缩弹簧2的回弹力,从而避免攀爬时横杆一1移出滑槽3,造成人员受伤。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的下端均设有内螺纹孔10,内螺纹孔10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底面与地面抵接,当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安装完成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1,使支撑板12与地面抵接,从而增加了第一竖直杆14的下端和第二竖直杆8的下端的支撑力。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的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扶手18和第二扶手4,第一扶手18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冷却塔本体19中部延伸,第一扶手18和第二扶手4的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当爬到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的的上端后可以握住第一扶手18和第二扶手4,进到冷却塔本体19的上方。横杆一1和第一竖直杆14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一13,增加了横杆一1和第一竖直杆14的连接处的强度,避免了横杆一1和第一竖直杆14的连接处受力过大发生断裂,横杆二20和第二竖直杆8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二9,增加了横杆二20和第二竖直杆8的连接处的强度,避免了横杆二20和第二竖直杆8的连接处受力过大发生断裂。使用原理:先将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放置在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之间,使限位杆一15与限位孔一16对准,限位杆二5与限位孔二6对准,此时压缩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松开第一竖直杆14后横杆一1受到压缩弹簧2的回弹力往滑槽3外移动,使限位杆一15和限位孔一16插接,然后松开第二竖直杆8后横杆二20受到压缩弹簧2的回弹力使限位杆二5与限位孔二6插接,从而将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与冷却塔本体19连接;接着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1,使支撑板12与地面抵接,脚可以踩在横杆二20上爬上冷却塔本体19;当使用完成后将横杆一1向滑槽3内移动,将限位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所述第一竖直杆(14)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一(1),所述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二(20),所述横杆一(1)和横杆二(20)一一对应,所述横杆二(20)远离第二竖直杆(8)的一端设有滑槽(3),所述横杆一(1)与对应横杆二(20)上的滑槽(3)插接,所述冷却塔本体(19)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组块,所述限位组块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限位组块包括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所述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限位块一(17)上设有限位孔一(16),所述限位块二(7)上设有限位孔二(6),所述第一竖直杆(14)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一(16)插接的限位杆一(15),所述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二(6)插接的限位杆二(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竖直杆(14)和第二竖直杆(8),所述第一竖直杆(14)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一(1),所述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若干与其垂直设置的横杆二(20),所述横杆一(1)和横杆二(20)一一对应,所述横杆二(20)远离第二竖直杆(8)的一端设有滑槽(3),所述横杆一(1)与对应横杆二(20)上的滑槽(3)插接,所述冷却塔本体(19)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组块,所述限位组块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限位组块包括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所述限位块一(17)和限位块二(7)沿水平方向排列,所述限位块一(17)上设有限位孔一(16),所述限位块二(7)上设有限位孔二(6),所述第一竖直杆(14)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一(16)插接的限位杆一(15),所述第二竖直杆(8)上固定有与限位孔二(6)插接的限位杆二(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内设有压缩弹簧(2),所述压缩弹簧(2)的一端与滑槽(3)的底面连接,另一端与横杆二(20)插入滑槽(3)的一端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锋徐建良冯骑邵斌齐亚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崇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