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2981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1)调浆:将烧结机头灰按一定液固比加水混匀;(2)浮选分离:向矿浆中加入捕收剂和/或起泡剂进行浮选,得到精矿浆和尾矿浆,对精矿浆过滤得到富铅料和精矿滤液,对尾矿浆过滤得到富铁料和尾矿滤液;(3)中水循环:精矿滤液返回步骤(2)浮选使用,尾矿滤液中钾浓度低于指定阈值时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超过指定阈值时进入后续步骤;(4)净化结晶:将钾离子富集至一定浓度的尾矿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机头灰中钾、铅、铁均得到回收利用,整个工序水得以循环使用,实现了烧结机头灰的绿色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ethod of sintering machine head 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工艺中,烧结机头灰作为除尘灰的一种,直接用于返烧结使用,但因其粒度细,不易润湿,碱金属含量高,成分波动大,易再次进入除尘系统,对烧结过程的稳定运行存在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碱金属及铅难以找到出口而在烧结工序恶性循环,不仅加重除尘器的负担,增加烧结工序能耗,还使烧结矿中碱金属含量偏高,进入高炉后极易导致高炉壁腐蚀,对高炉的使用寿命和钢铁的质量都有一定影响。绿色高效的机头灰利用技术有待开发。近年来,钢铁行业和环保行业均在寻找烧结机头灰新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浸出提取氯化钾制钾肥,磁选选铁,浮选提取铅,高温还原分离铁及氯化物,重选+磁选提取铁,以及各种工艺的联合运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CN101234766A公开了水浸-固液分离-硫化钠除杂-分步结晶工艺,回收机头灰中氯化钾资源。将机头灰加入水和添加剂SDD进行浸出,浸出液净化后分步结晶,母液循环,浸渣洗涤后返烧结,洗液用于浸出,该工艺处理的机头灰铅含量低,因而未涉及铅的回收问题。CN101723713A公开了利用烧结机头灰制取硫酸钾及氮磷钾复合肥工艺:常温下,将2~4#电场机头灰制浆后直接梯度磁选,得到铁精矿、含铅尾泥和含钾溶液,铁精矿与1#电场机头灰返烧结使用;含钾溶液经循环富集钾后经CO2除杂、活性炭脱色,配入硫酸铵经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钾,母液继续蒸发后与磷肥复合得到氮磷钾复合肥;含铅尾泥则采用氯化钠-盐酸体系浸出,所得含铅溶液经冷却结晶-再溶解净化后用纯碱沉淀,然后煅烧得到一氧化铅产品。该工艺复杂,流程长,另含铅尾泥的处理仍停留在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调浆:将烧结机头灰按一定液固比加水混匀,搅拌2~20min;(2)浮选分离:向矿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捕收剂和/或起泡剂进行浮选,浮选至无泡沫产生,得到泡沫状精矿浆和尾矿浆,对精矿浆过滤得到富铅料和精矿滤液,对尾矿浆过滤得到富铁料和尾矿滤液;(3)中水循环:精矿滤液返回步骤(2)浮选使用,尾矿滤液中钾浓度低于指定阈值时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超过指定阈值时进入后续步骤;(4)净化结晶:将钾离子富集至一定浓度的尾矿滤液加热蒸发至有少量晶体出现,冷却至结晶温度,过滤,得到氯化钾晶体和母液,母液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其中,步骤(1)液固比控制在20:1~2:1,此液固比为质量比。其中,步骤(1)调浆过程同时加入分散剂和/或调整剂进行调浆。其中,步骤(1)分散剂为乙醇、水玻璃、纤维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蜡、甘油、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调整剂为硫酸、亚硫酸、硫化钠、硫酸盐、草酸、石灰、二氧化硫、硝酸铅、碳酸钠、氢氧化钠、铅盐、钡盐、氰化钠、重铬酸钾、水玻璃、石灰、黄血盐、单宁、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步骤(2)捕收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钠、水杨酸钠、水杨羟肟酸、十二烷基磷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捕收剂的添加量为0.1~2.0kg/t机头灰。其中,起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松醇油、樟脑油、桉叶油、松针油、甲基戊醇、丁醚油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起泡剂的添加量为0.1~2.0kg/t机头灰。其中,步骤(3)所述钾离子浓度阈值为50~150g/L。其中,步骤(4)所述结晶温度为5~40℃。其中,烧结机头灰以质量分数计包括PbO5~30%,Cl10~30%,K2O5~20%,Na2O1~5%,TFe1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直接浮选提铅-同步浸出氯化钾,在进行浮选工艺的同时浸出氯化钾,待浮选中水氯化钾富集至一定浓度后再结晶提取氯化钾;本专利技术使用无异味或味道轻的浮选剂浮选,可改善作业条件;烧结机头灰经本专利技术处理,可使钾、铅、铁均得到合理利用,得到纯度85%以上的氯化钾晶体、铁品位大于48%的富铁料和铅品位大于30%的富铅料,钾回收率大于90%,铅、铁的元素回收率分别大于90%、80%,整个工序水得以循环使用,不产生新的废弃物,实现了烧结机头灰的绿色综合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方法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烧结机头灰中的铅主要为氧化铅和羟基氯化铅,铁主要为赤铁矿,二者有着不同的亲水性等浮选特性,可通过使用适宜的浮选剂以实现铅和铁的分离,烧结机头灰中氯化钾易溶于水,在调浆及浮选过程中可实现钾的同步浸出。因此,本专利技术调浆有两个目的,一是使大部分氯化钾得以浸出,二是使矿物颗粒在水中充分分散,加入分散剂和/或调整剂有利于后续的浮选。浮选过程中,捕收剂的亲矿基团与含铅物料结合,亲油基团则与起泡剂共同作用形成稳定的气泡,使得含铅物料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浮出水面,得以分离。本专利技术经合理的液固比调浆,烧结机头灰中大部分氯化钾进入溶液中,并在浮选过程进一步浸出,在浮选后过滤以实现钾的提取分离;烧结机头灰中的铅、铁可浮性差异大,使用合理的浮选药剂和浮选工艺控制,使含铅矿物得以浮出,而含铁物料残留于尾矿浆中,从而使铅铁分离,最终实现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浮选过程某些捕收剂兼具起泡剂、分散剂的作用,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精矿滤液含捕收剂,返回浮选工序循环利用,尾矿滤液中钾离子浓度较低时返回调浆,浸出新机头灰中的氯化钾,钾离子达到阈值后进入净化结晶工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本实施例所用烧结机头灰由西南某钢铁厂提供,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表1烧结机头灰主要成分实施例1称取上述烧结机头灰150g置于XFD-1.5型单槽式浮选槽中,加入1.5L水,搅拌均匀,加入10ml酒精,强制搅拌2min,依次加入0.2g油酸钠、0.1g松醇油,继续搅拌1min,浮选至无泡沫产生,分别对得到的精矿泡沫和尾矿矿浆过滤、干燥,得到富铅料和富铁料。所得精矿产率11.9%,精矿含铅35.8%,铅收率92%,尾矿含铁46.3%,铁收率大于90%,所得尾矿滤液钾离子浓度9.2g/L,钾浸出率95.3%。实施例2称取上述烧结机头灰100g置于XFD-1.5型单槽式浮选槽中,加入1.5L水,搅拌均匀,加入5ml水玻璃,强制搅拌10min,加入0.1g十二烷基硫酸钠,继续搅拌1min,浮选至无泡沫产生,分别对得到的精矿泡沫和尾矿矿浆过滤、干燥,得到富铅料和富铁料。所得精矿产率14.7%,精矿含铅30.2%,铅收率85.4%,尾矿含铁47.3%,铁收率大于88%,所得尾矿滤液钾离子浓度8.3g/L,钾浸出率95.7%。实施例3称取上述烧结机头灰200g置于XFD-1.5型单槽式浮选槽中,加入1.5L水,强制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调浆:将烧结机头灰按一定液固比加水混匀,搅拌2~20min;/n(2)浮选分离:向矿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捕收剂和/或起泡剂进行浮选,浮选至无泡沫产生,得到精矿浆和尾矿浆,对精矿浆过滤得到富铅料和精矿滤液,对尾矿浆过滤得到富铁料和尾矿滤液;/n(3)中水循环:精矿滤液返回步骤(2)浮选使用,尾矿滤液中钾浓度低于指定阈值时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超过指定阈值时进入后续步骤;/n(4)净化结晶:将钾离子富集至一定浓度的尾矿滤液加热蒸发至有少量晶体出现,冷却至结晶温度,过滤,得到氯化钾晶体和母液,母液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调浆:将烧结机头灰按一定液固比加水混匀,搅拌2~20min;
(2)浮选分离:向矿浆中加入一定量的捕收剂和/或起泡剂进行浮选,浮选至无泡沫产生,得到精矿浆和尾矿浆,对精矿浆过滤得到富铅料和精矿滤液,对尾矿浆过滤得到富铁料和尾矿滤液;
(3)中水循环:精矿滤液返回步骤(2)浮选使用,尾矿滤液中钾浓度低于指定阈值时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超过指定阈值时进入后续步骤;
(4)净化结晶:将钾离子富集至一定浓度的尾矿滤液加热蒸发至有少量晶体出现,冷却至结晶温度,过滤,得到氯化钾晶体和母液,母液返回步骤(1)调浆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液固质量比控制在20: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调浆过程同时加入分散剂和/或调整剂进行调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分散剂为乙醇、水玻璃、纤维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石蜡、甘油、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机头灰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冠武黎建明邵国庆郝建璋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