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95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紧固螺栓(4)、第二固定管(5)、丝杆(6)、第三固定管(7)和紧固螺帽(8);第一固定环一端套在第一固定管上,另一端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延伸并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环的封闭端套在第一固定管上,开口端通过紧固螺栓连第二固定管,第二固定管连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丝杆一端插在第一固定环的开口内,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和第三固定管,并通过紧固螺帽固定在第三固定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阳角部位良好的外观质量,提高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稳定性。

Fixing and fastening device of external corner of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尤其涉及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建筑领域异形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体系阳角位置的拉结结构多为槽钢紧固装置、双钢管紧固装置,此种装置刚度小,拉结效果不佳,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稳定性较差,在厚大的混凝土结构浇筑作业时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拆模后阳角部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差,且对较为复杂的空间异形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体系适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能实现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阳角部位良好的外观质量,提高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稳定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紧固螺栓、第二固定管、丝杆、第三固定管和紧固螺帽;第一固定管贴合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的端面设置,第一固定环的一端为环形结构并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上,第一固定环的另一端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延伸并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环为U形结构并沿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环的封闭端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上,第二固定环的开口端连接在第二固定管的一端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上;丝杆的一端固定插接在第一固定环的开口内,第三固定管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的另一端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和第三固定管,并通过紧固螺帽固定在第三固定管上。所述的第三固定管是由两根单元固定管组合而成的双管背楞,丝杆插入在两根单元固定管之间。所述的第一固定管为圆管结构,第一固定环一端的环形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的外径相当,使第一固定环能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的第一固定管为圆管结构,第二固定环的封闭端为半圆环结构,且半圆环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的外径相当,使第二固定环能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的第二固定管为方钢。所述的第二固定管与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垂直设置。本技术刚度大,能有效加强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阳角部位,实现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阳角部位良好的外观质量,提高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稳定性,操作简便,达到可周转使用的绿色建造理念,可广泛应用于复杂异形混凝土结构类别的建筑工程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管,2第一固定环,3第二固定环,4紧固螺栓,5第二固定管,6丝杆,7第三固定管,8紧固螺帽,9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10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紧固螺栓4、第二固定管5、丝杆6、第三固定管7和紧固螺帽8;第一固定管1贴合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端面设置,第一固定环2的一端为环形结构并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一固定环2的另一端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延伸并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环3为U形结构并沿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环3的封闭端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二固定环3的开口端连接在第二固定管5的一端并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第二固定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丝杆6的一端固定插接在第一固定环2的开口内,第三固定管7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6的另一端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和第三固定管7,并通过紧固螺帽8固定在第三固定管7上。所述的第三固定管7是由两根单元固定管组合而成的双管背楞,丝杆6插入在两根单元固定管之间,便于固定丝杆6的端部。所述的第一固定管1为圆管结构。所述的第一固定环2一端的环形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1的外径相当,使第一固定环2能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用于第一固定管1的固定。所述的第二固定环3的封闭端为半圆环结构,且半圆环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1的外径相当,使第二固定环3能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用于第一固定管1的进一步固定。所述的第二固定管5为方钢。所述的第二固定管5与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垂直设置。施工时,采用直径为114mm、厚度为5mm、材质为Q235的圆形钢管制成第一固定管1;采用直径为16mm且表面镀锌的HRB300级圆钢弯曲成梨形结构的第一固定环2,且第一固定环2的环形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1的外径相当,使第一固定环2的环形结构的内表面贴合在第一固定管1上,便于将第一固定管1固定在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第一固定环2的另一端留有面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的开口,开口宽度略大于丝杆6的直径,便于与用于拉结的丝杆6的一端进行双面焊接,丝杆6与第一固定环2的开口端的连接长度不小于120mm。采用直径为12mm且表面镀锌的HRB300级圆钢弯曲制成U形结构的第二固定环3,且第二固定环3的封闭端半圆环结构的内径与第一固定管1的外径相当,使第二固定环3的半圆环结构的内表面贴合在第一固定管1上,便于进一步将第一固定管1固定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第二固定环3的开口端端头通过M12紧固螺栓4连接固定在第二固定管5的一端。第二固定管5可采用表面喷漆处理的40×80×0.8mm方钢,并将其另一端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丝杆6可采用表面镀锌的Q235钢筋制成,丝杆6的长度根据异形厚大混凝土结构模板体系的尺寸而定。第三固定管7由两根φ48.3×3.6mm的钢制单元固定管构成,并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的表面设置,紧固螺帽8采用直径为16mm、Q235材质的M型螺帽,丝杆6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和第三固定管7后,能通过与其匹配的紧固螺帽8紧固,使丝杆6、第三固定管7可靠固定在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上。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紧固螺栓(4)、第二固定管(5)、丝杆(6)、第三固定管(7)和紧固螺帽(8);第一固定管(1)贴合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端面设置,第一固定环(2)的一端为环形结构并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一固定环(2)的另一端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延伸并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环(3)为U形结构并沿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环(3)的封闭端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二固定环(3)的开口端连接在第二固定管(5)的一端并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第二固定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丝杆(6)的一端固定插接在第一固定环(2)的开口内,第三固定管(7)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6)的另一端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和第三固定管(7),并通过紧固螺帽(8)固定在第三固定管(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阳角固定紧固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固定管(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紧固螺栓(4)、第二固定管(5)、丝杆(6)、第三固定管(7)和紧固螺帽(8);第一固定管(1)贴合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端面设置,第一固定环(2)的一端为环形结构并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一固定环(2)的另一端向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延伸并设有开口;第二固定环(3)为U形结构并沿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环(3)的封闭端匹配套接在第一固定管(1)上,第二固定环(3)的开口端连接在第二固定管(5)的一端并通过紧固螺栓(4)固定,第二固定管(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模板体系的阳角一侧部(9)上;丝杆(6)的一端固定插接在第一固定环(2)的开口内,第三固定管(7)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丝杆(6)的另一端贯穿模板体系的阳角另一侧部(10)和第三固定管(7),并通过紧固螺帽(8)固定在第三固定管(7)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立刚潘建国郭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