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9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顶板对接缝内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板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成形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相邻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对接缝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密封所述对接缝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卡接,不易发生底板脱落的情况,保证超厚密封保温顶板的安装质量。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butt joint of super thick sealed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超厚密封顶板拼接缝传统处理方式是:用聚氨酯发泡进行填充并采用金属折件封闭,顶板底部单纯采用折件封堵接缝位置,折件与顶板底部采用拉铆钉固定,时间久了,由于重力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干扰,拉铆钉连接松动,底部折件容易脱落,质量不易保证,且在顶板底部进行施工极为不方便,安全性、施工进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下方设置底板,底板与顶板的底面贴合,既能够保证顶板对接缝的密封性,同时保证底板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底板折件容易脱落、施工质量不易保证且施工不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顶板对接缝内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板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成形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相邻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对接缝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密封所述对接缝的顶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端部朝向所述顶板倾斜。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的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为PVC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为铝材。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成形有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缘延伸的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缘匹配卡设于所述连接槽内。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为两端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弧形凹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缘成形为截面为圆形的凸楞。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通过卡接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在对接缝内连接,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连接牢度高,不易发生底板脱落的情况,保证超厚密封保温顶板的安装质量,且避免了在顶板底部进行折件施工加固,施工简单、效率高。(2)本技术在第一连接板底部设置底板,底板与顶板的底部贴合,保证了顶板对接缝底部的密封性,在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置密封层,保证了对接缝顶部的密封性,密封性好可以中断冷桥。密封性好防止了超厚密封顶板冷桥的产生。(3)本技术第一连接板与底板、第二连接板制作简单,便于携带,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简单、减少了人工费的支出,节约了成本。(4)本技术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接槽及凸楞连接,方式简单,容易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连接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连接板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连接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顶板3;发泡结构4;密封条5;几字形板6;下部翼板61;拉铆钉7;金属盖板8;防水涂层81;密封胶82;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相邻两个顶板3对接缝内的第一连接板1及第二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2卡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上,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板3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1、所述第二连接板2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4,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底部成形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与相邻两个所述顶板3的底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对接缝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与所述顶板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密封所述对接缝的顶部。较优地,所述底板1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为一体成型;所述底板11的端部朝向所述顶板3倾斜,所述底板11的端部与所述底板11的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底板11的设置能够防止在进行发泡填充时,发泡在顶板3的底部泄露。较优地,所述底板11与所述顶板3的底面之间还设有密封条5,以提高所述底板11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通过在顶板3底部固定金属折件相比,设置与第一连接板1固定的底板11施工更加简单、且固定效果好,底板11不易脱落。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穿出两个顶板3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设有几字形板6,所述几字形板6包覆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所述几字形板6两侧的下部翼板61分别与所述顶板3固定并覆盖所述对接缝的顶部,具体地,所述几字形板6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顶部、所述下部翼板61与所述顶板3均通过拉铆钉7连接固定。所述顶板3上还设有金属盖板8,所述金属盖板8盖设固定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并将所述几字形板6包覆其中,所述几字形板6与所述金属盖板8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4;较优地,所述金属盖板8的外部涂刷有防水涂层81,所述顶板3上涂有所述防水涂层81,所述顶板3上的防水涂层与所述金属盖板8外部的防水涂层81相接,所述防水涂层81为1.5mm厚丙烯酸弹性防水涂料;较优地,所述金属盖板8呈几字形,所述金属盖板8的末端反向卷曲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密封胶82以加固所述金属盖板8的末端与所述顶板3之间的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顶部成形有沿所述第一连接板1的顶缘延伸的连接槽12,所述第二连接板2的底缘匹配卡设于所述连接槽11内。具体地,所述连接槽11为两端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弧形凹槽,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缘成形为截面为圆形的凸楞21,优选地,所述凸楞21为空心凸楞,可以减轻材料用量及重量。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1为PVC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2为铝材;通过采用连接槽11及凸楞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及第二连接板2,实现了不同材质的连接板的固定,通过在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与顶板3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发泡保证相邻两个顶板3之间的密封性实现中断冷桥的技术效果,由于金属的导温性大,PVC构件的导温性相对较小,采用两种材质的连接板结合,既能够保证连接板的刚度,不会变形,又能够改善连接板的传热能力,较大限度地中断冷桥;如果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同为PVC构件的话则容易变形,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如果第一连接板1、第二连接板2同为金属构件,导温性大,容易导致冷桥的产生。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于相邻两个顶板对接缝内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板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成形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相邻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对接缝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密封所述对接缝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相邻两个顶板对接缝内的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两个顶板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发泡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成形有底板,所述底板与相邻两个所述顶板的底面贴合以封闭所述对接缝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覆盖密封所述对接缝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端部朝向所述顶板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厚密封顶板对接缝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的板体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谭建国罗康文朱晓东全行行于洋谭建新周兵刘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