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63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渡槽施工工程的模板技术,尤指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模板结构包括底模、内模、外侧模、面板与拉杆梁,由U形状的模板上部与框形状的模板下部组成,外侧模与底模上下连接并设置为模板的两边外侧面,内模设置为模板的内侧面;外侧模与内模之间通过面板拼接为立体结构;外侧模与底模各设置有两处,拉杆梁搭设在两外侧模之上以通过两外侧模支撑拉杆梁;内模包括内模侧面、内模底面与内模顶面;辅助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外侧模或内模处,包括活动背架、支架与顶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后浇带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利于后浇带模板安装,减轻了渡槽槽身及后浇带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

A concrete formwork installation structure behind aque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渡槽施工工程的模板技术,尤指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从水库引水,向沿线城乡生活、工业和指定地区农业供水,解决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建筑物包括有渡槽、明渠等,渡槽是指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渡槽由进出口段、槽身、支承结构和基础等部分组成,其中渡槽槽身主要起输水作用,对于梁式、拱上结构为排架式的拱式渡槽,槽身还起纵向梁的作用;由于渡槽一般由多段跨分段组成,渡槽长度较长,经过的区域较多,一般为25-35m一跨,且各跨之间需要设置后浇带,均为高空作业,其安全工作非常重要,而后浇带施工过程是一个施工工序较复杂、难度偏大的工艺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适宜的渡槽槽身后浇带的模板结构与模板安装方法,从较高难度的步骤中进行改进以尽可能降低施工难度,有利于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长期规划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渡槽施工工程的模板技术,尤指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底模、内模、外侧模、面板与拉杆梁,组装成型为匹配渡槽槽身的类U型模板,类U型模板由U形状的模板上部与框形状的模板下部组成,所述外侧模与底模上下连接并设置为模板的两边外侧面,内模设置为模板的内侧面;外侧模与内模之间通过面板拼接为立体结构;其中所述外侧模与底模各设置有两处,分别对称安装在模板两侧位置;所述拉杆梁搭设在两外侧模之上以通过两外侧模支撑拉杆梁;所述内模包括内模侧面、内模底面与内模顶面,沿面板内侧安装;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外侧模或内模处,包括活动背架、支架、支杆、对拉杆与顶托。优选地,所述外侧模包括第一层外侧模、第二层外侧模与第三层外侧模,第一、二层外侧模为立式板块结构,依次垂直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且第一、二层外侧模层叠组装固定,第三层外侧模衔接在第一层外侧模顶部并倾斜朝上。优选地,所述内模的内模侧面包括内模上侧面与内模下侧面,分别设置在模板上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内模底面设置在模板上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上侧面从下端拼接,内模顶面设置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下侧面从上端拼接。优选地,所述内模的内模顶面为木模板结构,内模侧面与内模顶面为钢模板结构。优选地,所述底模为衔接外侧模底端的单层或双层钢模板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外侧模为钢模板,设置为两块,左右对称连接在面板两侧,第二层外侧模为2块钢模板,分别设置在两第一层外侧模的外侧,第三层外侧模为2块钢模板,分别连接在两第一层外侧模的顶部,并倾斜朝上与第一层外侧模相交角度呈钝角。优选地,所述的模板结构还包括加强固定钢筋,同时贯穿内模与外侧模后通过螺栓锁紧。优选地,所述辅助支架的活动背架安装在外侧模上,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支架两端与支杆连接,支杆底端通过顶托支承式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内模底面上,对拉杆安装在立杆与内模上侧面之间。优选地,所述的拉杆梁为拉杆横梁,横架在外侧模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提供渡槽槽身后浇带模板结构,并设置辅助支架从而利于后浇带模板安装,通过后浇带模板与辅助支架的组合减轻了渡槽槽身及后浇带高空作业的施工难度,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技术通过在渡槽槽身之间设置后浇带模板使得后期浇筑更加便利,而通过设置的辅助支架可根据需求进行调节位移则便于模板安装,提高后浇带模板的组装效率,且后浇带模板组成部分为后浇带整体浇筑提供了稳定牢固的施工基础,从而本技术在人力、时间及施工成本上均有较大幅度地降低,同时更提高施工效率,并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后浇带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浇带安装模板结构图。附图标注说明:1-底模,2-内模,3-外侧模,4-面板,5-拉杆梁,6-模板上部,7-模板下部,11-内模上侧面,12-内模下侧面,13-内模顶面,14-内模底面,31-第一层外侧模,32-第二层外侧模,33-第三层外侧模,91-活动背架,92-支架,93-支杆,94-对拉杆,95-顶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所述的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底模、内模、外侧模、面板与拉杆梁,组装成型为匹配渡槽槽身的类U型模板,类U型模板由U形状的模板上部与框形状的模板下部组成,所述外侧模与底模上下连接并设置为模板的两边外侧面,内模设置为模板的内侧面;外侧模与内模之间通过面板拼接为立体结构,面板上预留开设有安装对拉杆的对拉孔;其中所述外侧模与底模各设置有两处,分别对称安装在模板两侧位置;所述拉杆梁搭设在两外侧模之上以通过两外侧模支撑拉杆梁,所述外侧模包括第一层外侧模、第二层外侧模与第三层外侧模,第一、二层外侧模为立式板块结构,依次垂直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且第一、二层外侧模层叠组装固定,第三层外侧模衔接在第一层外侧模顶部并倾斜朝上;本实施例对外侧模尺寸进行举例,所述第一层外侧模为1300×3400钢模板,设置为两块,左右对称连接在面板两侧,第二层外侧模为2块1300×3070mm钢模板,分别设置在两第一层外侧模的外侧,第三层外侧模为2块1300×400mm钢模板,分别连接在两第一层外侧模的顶部,并倾斜朝上与第一层外侧模相交角度呈钝角;所述的拉杆梁为拉杆横梁,横架在外侧模上方;所述内模包括内模侧面、内模底面与内模顶面,沿面板内侧安装;所述内模的内模侧面包括内模上侧面与内模下侧面,分别设置在模板上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内模底面设置在模板上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上侧面从下端拼接,内模顶面设置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下侧面从上端拼接,所述内模的内模顶面为木模板结构,内模侧面与内模顶面为钢模板结构;所述底模为衔接外侧模底端的单层或双层钢模板结构,其中双层钢模板结构设置有两块叠置钢板,分别与第一层外侧模、第二层外侧模的厚度对应,而单层钢模板结构与第一层外侧模、第二层外侧模的组合厚度对应;本实施例中各钢模板上设置有横肋与纵肋,横肋采用8#槽钢,纵肋采用t=8mm×80mm扁钢,面板预留有对拉孔D35mm/D40mm,边框采用t=12mm×80mm扁钢,对拉杆采用D25mm精轧螺纹钢;所述的模板结构还包括加强固定钢筋,同时贯穿内模与外侧模后通过螺栓锁紧;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外侧模或内模处,包括活动背架、支架、支杆、对拉杆与顶托,所述辅助支架的活动背架安装在外侧模上,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支架两端与支杆连接,支杆底端通过顶托支承式安装在模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底模、内模、外侧模、面板与拉杆梁,组装成型为匹配渡槽槽身的类U型模板,类U型模板由U形状的模板上部与框形状的模板下部组成,所述外侧模与底模上下连接并设置为模板的两边外侧面,内模设置为模板的内侧面;外侧模与内模之间通过面板拼接为立体结构;其中所述外侧模与底模各设置有两处,分别对称安装在模板两侧位置;所述拉杆梁搭设在两外侧模之上以通过两外侧模支撑拉杆梁;所述内模包括内模侧面、内模底面与内模顶面,沿面板内侧安装;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外侧模或内模处,包括活动背架、支架、支杆、对拉杆与顶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结构与辅助支架;所述模板结构包括底模、内模、外侧模、面板与拉杆梁,组装成型为匹配渡槽槽身的类U型模板,类U型模板由U形状的模板上部与框形状的模板下部组成,所述外侧模与底模上下连接并设置为模板的两边外侧面,内模设置为模板的内侧面;外侧模与内模之间通过面板拼接为立体结构;其中所述外侧模与底模各设置有两处,分别对称安装在模板两侧位置;所述拉杆梁搭设在两外侧模之上以通过两外侧模支撑拉杆梁;所述内模包括内模侧面、内模底面与内模顶面,沿面板内侧安装;所述辅助支架安装在模板上部的外侧模或内模处,包括活动背架、支架、支杆、对拉杆与顶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包括第一层外侧模、第二层外侧模与第三层外侧模,第一、二层外侧模为立式板块结构,依次垂直安装在面板的外侧面,且第一、二层外侧模层叠组装固定,第三层外侧模衔接在第一层外侧模顶部并倾斜朝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渡槽槽身后浇带混凝土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的内模侧面包括内模上侧面与内模下侧面,分别设置在模板上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内模底面设置在模板上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上侧面从下端拼接,内模顶面设置在模板下部的面板内侧面处,并与内模下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宾邓远新欧阳波李翔杨鹏何永煜陈雁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