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261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3
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在高渗透抗返渗一次性吸收制品中的应用方法,在吸收制品的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或在吸收芯体包裹层与混合芯体之间的位置,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构建平方分布克重为0.5‑15g/m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ffusion and anti back osmosis performance of absorbing products with diffusion and anti back osmosis strengthening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次性卫生用品
,具体涉及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技术背景吸收制品亦称一次性吸收制品或卫生用品等,包括纸尿裤、纸尿片、卫生巾、拉拉裤等,已经在个人卫生护理利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通过一次性吸收制品储存排泄物,并使这些排泄物与穿着者的身体、衣服、被褥等隔离开来,既提高护理的便捷性,也保护了婴幼儿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皮肤。然而,吸收制品的吸收介质为吸收芯体,传统吸收芯体由绒毛浆纤维与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共混而成。然而,虽然传统吸收芯体具有快速吸收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液体返渗非常严重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绒毛浆纤维对液体的吸收属于物理吸收,因此,其逐渐被具有较优抗返渗性能的复合吸收芯取代。目前,使用复合吸收芯作为吸收制品的吸收介质已经本
的潮流趋势,其具有抗摔、不断层、不起坨、极致超薄等特点。在结构方面,复合吸收芯一般为5层结构,从上至下包括上覆盖层、下覆盖层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蓬松无纺布,同时在蓬松无纺布的表层、底层分别植入、嵌合颗粒状高吸水性树脂。然而,复合吸收芯内的高吸水性树脂第一次吸收液体后将会发生膨胀而成为高分子凝胶物,因此,其在后续的吸收液体的过程中高分子凝胶物将会进一步膨胀而发生胶体堵塞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
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其一,主要为替换高吸水性树脂的上下层分配、开槽、替换上下覆盖层材质或微调蓬松棉立体感与缝隙大小。虽然相对于传统的混合芯体,复合吸收芯的抗回渗性能已大幅度下降,但如前所述,复合吸收芯在吸液过程中经常发生胶体堵塞现象,导致复合吸收芯的回渗量依然偏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9938924A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导流吸收与抗返渗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防侧漏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所述吸收芯由上之下分别由高吸水性树脂层、蓬松棉层、高吸水性树脂层连接而成,在所述吸收芯之上设有厚度为0.2-5mm的绒毛浆层,并通过螺旋状热熔胶层与吸收芯连接为一体;所述蓬松棉层为波浪状蓬松棉层。本专利技术具有快速吸收、临时储液,又能快速下渗,能够有效避免现有一次性吸收制品常出现的漏尿、红屁股的现象,又避免了一次性吸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返渗量,提高干爽性,改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使用体验。又如,公开号为CN107397628B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吸收芯体,所述复合吸收芯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中间层包括由吸收液体后膨胀的吸液膨胀性材料制成的吸水层,并且在吸水层中设置有吸液自扩张式导液通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复合吸收芯体在制造吸收制品尤其是纸尿裤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吸收芯体具有干爽性好、不起坨、不断层等优点,特别是由于所述导液通道具有吸液自扩张特性,使得复合吸收芯体或者包括该芯体的吸收制品还具有液体下渗和扩散速度快、返渗量少等优点。然而,无论对复合吸收芯体开槽还是设置无高吸水性树脂区域,均是仅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对液体的扩散性能,而不能解决现有复合吸收芯体存在回渗量大的根本性问题。基于前述的原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不但有效提高现有复合吸收芯体对液体的渗透扩散性能,而且对提高吸收制品的抗回渗性能具有意向不到的技术效果,提高了复合吸收芯体的干爽行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收制品对液体渗透扩散性不足,或/和回渗量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该方法不但有效提高现有吸收制品对液体的渗透扩散性能,而且回渗量低,大幅度提高吸收制品的抗回渗性能,即提高了吸收制品的干爽行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层;在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包括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使用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构建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平方分布克重为0.5-15g/m2。作为优选实施方案,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平方分布克重为2-6g/m2。步骤2、将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喷洒于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使得在所述吸收芯层的表层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形成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步骤3、在液体渗透扩散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高凝胶强度而在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形成基于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以提高液体渗透至所述吸收芯层的速率及其扩散面积。步骤4、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阻断了吸液后的所述吸收芯层在受压条件下液体朝透液性顶层方向向上回渗的毛细管效应,同时捕捉、吸收向上回渗的液体,从而提高所述吸收制品的干爽性。优选地,在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的分布轨迹为均匀分布,通过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之间的间隙构建而成所述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而捕捉并吸收所述吸收芯层向上回渗的液体。优选地,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由复数条的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组成,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在吸收制品的横向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其两端沿吸收制品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纵向条状分布轨迹,在每一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之间的间隙,以及两相邻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之间的间隙,均构成所述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而捕捉并吸收所述吸收芯层向上回渗的液体。优选地,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由复数条的横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组成,所述横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在吸收制品的纵向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列,且两端沿吸收制品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而形成横向条状分布轨迹,在每一所述横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之间的间隙,以及两相邻所述横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之间的间隙,均构成所述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而捕捉并吸收所述吸收芯层向上回渗的液体。优选地,无论横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还是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其宽度均为3-45mm,且两相邻的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之间的间隙均为3-30mm。优选地,所述滞后吸收性能为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吸收特点为在前8-10min之内仅吸收少量的液体,但在10min之后表现出对液体较快的吸收速率。优选地,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还包括蓬松非织造布,并以所述蓬松非织造布为骨架,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植入并结合在所述蓬松非织造布的纤维网内而形成滞吸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层;在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包括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使用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构建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选择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平方分布克重为0.5-15g/m

【技术特征摘要】
1.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所述吸收制品包括透液性顶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层;在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包括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使用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构建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平方分布克重为0.5-15g/m2;
步骤2、将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设置于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芯层之间的位置,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使得在所述吸收芯层的表层或在所述吸收芯层的内部形成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
步骤3、在液体渗透扩散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高凝胶强度而在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形成基于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的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以提高液体渗透至所述吸收芯层的速率及其扩散面积;
步骤4、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阻断了吸液后的所述吸收芯层在受压条件下液体朝透液性顶层方向向上回渗的毛细管效应,同时捕捉、吸收向上回渗的液体,从而提高所述吸收制品的干爽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的分布轨迹为均匀分布,通过所述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之间的间隙构建而成所述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而捕捉并吸收所述吸收芯层向上回渗的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由复数条的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组成,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在吸收制品的横向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列,其两端沿吸收制品的纵向长度方向延伸而形成纵向条状分布轨迹,在每一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内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颗粒之间的间隙,以及两相邻所述纵向条状扩散抗回渗强化层之间的间隙,均构成所述液体渗透扩散提速通道,利用滞吸高弹性吸水树脂对液体的滞后吸收性能而捕捉并吸收所述吸收芯层向上回渗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扩散抗回渗强化层提高吸收制品扩散与抗回渗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抗回渗强化层由复数条的横向条状扩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灵
申请(专利权)人:百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