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59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涵洞台车,包括门架、地梁行走装置、内模面板、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外模面板、外模移动调节装置,门架包括模板滑梁、小立柱、上纵梁、大立柱,地梁行走装置包括地梁支架与行走轮;模板滑梁与小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小立柱的下端与上纵梁固定连接,上纵梁还与大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大立柱的下端与地梁支架固定连接,行走轮与地梁支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调节外模面板与内模面板的间距,便于制造涵洞墙身,涵洞台车能行走至下一段涵洞墙身的位置进行接续制造;外模面板与内模面板的调节稳定,能制造不同规格的涵洞;整体结构牢固可靠,制造高效,使用便捷。

A kind of culvert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涵洞台车
本技术涉及涵洞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涵洞台车。
技术介绍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传统涵洞的施式方法采用脚手架支撑,组合模板立模浇筑混凝土;但存在问题:1、施工质量不高;由于传统的施工方法单块模板面积相对较小,板与板调整操作要求高、定位难度大,平整度难以掌握;2、工期长;传统的施工方法先架设模板,再拆除支撑架和模板,耗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涵洞台车,通过调节外模面板与内模面板的间距,便于制造涵洞墙身,在完成一段的涵洞墙身后,涵洞台车行走至下一段位置进行接续制造,高效便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涵洞台车,包括门架、地梁行走装置、内模面板、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外模面板、外模移动调节装置,所述门架包括模板滑梁、小立柱、上纵梁、大立柱,所述地梁行走装置包括地梁支架与行走轮;所述模板滑梁与所述小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梁还与所述大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大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地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地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内模面板通过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外模面板通过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内模平移油缸、内模平移套管与第一油缸座,所述内模平移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一油缸座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平移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缸座与所述模板滑梁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平移套管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内模平移套筒还与所述内模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外模平移油缸、外模平移套管与第二油缸座,所述外模平移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二油缸座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平移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外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座与所述模板滑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平移套管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外模平移套管还与所述外模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内模升降油缸,所述内模升降油缸的缸筒与所述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升降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内模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外模升降油缸,所述外模升降油缸的缸筒与所述外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升降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外模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滑梁的上侧面开设有复数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油缸座通过第一螺栓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座通过另外的第一螺栓与另一组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滑梁的下侧面开设有复数组第二定位孔,所述小立柱的上端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门架还包括第一横撑杆、第二横撑杆与销钉,所述第一横撑杆开设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横撑开设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二横撑杆的左端从所述第一横撑杆的右端穿过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孔与所述第四定位孔通过所述销钉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梁与小立柱均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模板滑梁的两边,所述第一横撑杆的左端与左边的所述大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撑杆的右端与右边的所述大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门架还包括剪刀架,沿着每个所述上纵梁的长度方向均间隔设有复数个所述大立柱、且相邻两个所述大立柱之间固设有所述剪刀架,两边的所述大立柱的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地,还包括外桁架、内桁架与定位拉杆机构,所述外桁架抵住所述外模面板,所述内桁架抵住所述内模面板,所述定位拉杆机构包括定位套管、拉杆、螺母,所述定位套管位于所述外桁架与所述内桁架之间,所述拉杆穿过所述外桁架、内桁架以及所述定位套管且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外侧丝杆机构与内模丝杆机构,所述外侧丝杆机构包括外侧丝杆支座、外侧支撑套筒、上部支撑丝杆、上部转动座、下部支撑丝杆与下部转动座,所述上部支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外桁架铰接,所述上部支撑丝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侧支撑套筒的上端,所述上部转动座与所述上部支撑丝杆螺纹连接、且抵住所述外侧支撑套筒的上端,所述下部支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外侧丝杆支座铰接,所述下部支撑丝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外侧支撑套筒的下端,所述下部转动座与所述下部支撑丝杆螺纹连接、且抵住所述外侧支撑套筒的下端;所述内模丝杆机构包括内模支撑套筒、内模支撑丝杆与内模转动座,所述内模支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桁架铰接,所述内模支撑丝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内模支撑套筒的一端,所述内模支撑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大立柱铰接,所述内模转动座与所述内模支撑丝杆螺纹连接、且抵住所述内模支撑套筒。进一步地,还包括倒角模面板,所述倒角模面板与所述内模面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调节外模面板与内模面板的间距,便于制造涵洞墙身,涵洞台车能行走至下一段涵洞墙身的位置进行接续制造;外模面板与内模面板的调节稳定,能制造不同规格的涵洞;整体结构牢固可靠,制造高效,使用便捷。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涵洞台车的平面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门架的平面结构示意主视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模板滑梁与小立柱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定位拉杆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外侧丝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中内模丝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中第一横撑杆与第二横撑杆的安装示意图。图11a为本技术中第一横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b为本技术中第二横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涵洞墙体与轨道的位置示意立体图。图12a为图12的平面图。图13为第一段涵洞墙体的制造布置示意图。图14为下一段涵洞墙体的制造布置示意图。图中标记:门架1,模板滑梁11,第一定位孔111,第二定位孔112,小立柱12,上纵梁13,大立柱14,第一横撑杆15,第三定位孔151,第二横撑杆16,第四定位孔161,销钉17,剪刀架18,地梁行走装置2,地梁支架21,行走轮22,内模面板3,内模移动调节装置4,内模平移油缸41,内模平移套管42,第一油缸座43,内模升降油缸44,外模面板5,外模移动调节装置6,外模平移油缸61,外模平移套管62,第二油缸座63,外模升降油缸64,外桁架7,内桁架8,定位拉杆机构9,定位套管91,拉杆92,螺母93,外侧丝杆机构10,外侧丝杆支座101,外侧支撑套筒102,上部支撑丝杆103、上部转动座104、下部支撑丝杆105,下部转动座106,内模丝杆机构20,内模支撑套筒201、内模支撑丝杆202,与内模转动座203,倒角模面板30,轨道40,涵洞墙体50,盖板口501,堵头模板60。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地梁行走装置、内模面板、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外模面板、外模移动调节装置,所述门架包括模板滑梁、小立柱、上纵梁、大立柱,所述地梁行走装置包括地梁支架与行走轮;所述模板滑梁与所述小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梁还与所述大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大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地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地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内模面板通过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外模面板通过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地梁行走装置、内模面板、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外模面板、外模移动调节装置,所述门架包括模板滑梁、小立柱、上纵梁、大立柱,所述地梁行走装置包括地梁支架与行走轮;所述模板滑梁与所述小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小立柱的下端与所述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上纵梁还与所述大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大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地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轮与所述地梁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内模面板通过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外模面板通过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内模平移油缸、内模平移套管与第一油缸座,所述内模平移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一油缸座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平移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油缸座与所述模板滑梁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平移套管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内模平移套筒还与所述内模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包括外模平移油缸、外模平移套管与第二油缸座,所述外模平移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二油缸座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平移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外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座与所述模板滑梁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平移套管与所述模板滑梁滑动连接,所述外模平移套管还与所述外模面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移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内模升降油缸,所述内模升降油缸的缸筒与所述内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内模升降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内模面板固定连接;
所述外模移动调节装置还包括外模升降油缸,所述外模升降油缸的缸筒与所述外模平移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升降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外模面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滑梁的上侧面开设有复数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油缸座通过第一螺栓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油缸座通过另外的第一螺栓与另一组所述第一定位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滑梁的下侧面开设有复数组第二定位孔,所述小立柱的上端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龙郭生辉杨喜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祝融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