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2586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应用于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内模板及其内腔中的内模平台支架,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内模平台支架与内模板之间、外模平台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预留有模板提升通道。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内模平台支架和外模平台支架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墩柱的底层建筑体对应各爬升支架的两侧均预埋有爬杆,爬升支架上对应爬杆处通过顶升装置来实现内、外模平台支架同步爬升或者外模平台支架的稳定爬升,爬升支架上设置有可水平运动的起重装置用于翻模。

A bridge pier constru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系统,特别是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铁路或公路桥梁高墩施工中,常用到的施工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爬模、滑模、翻模施工。其中,爬模施工作业安全可靠,抗风能力强,但是爬模施工成本高、作业效率偏低、外观质量一般;滑模施工速度快,但是人工劳动强度大,混凝土表面质量差;翻模施工混凝土表面质量高,但是施工周期长,抗风能力差,危险系数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ZL201510037943.6公开了一种自爬升滑翻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点是在滑模结构上,外模支架一次性爬升一个待浇筑节的高度,然后用爬升支架将外模模板吊装至待浇筑节;内模采用滑模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桥墩外表面质量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专利公布的结构内、外模相互独立,内模用滑模的施工方式,外模用翻模的施工方式,由于墩身混凝土浇筑不分内外,根据规范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及最新的滑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113-2017《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滑模施工每次模板爬升高度为200-400mm,而外模作为翻模施工是在浇筑一个混凝土节段(通常为2m)之后再进行爬升,因此内、外模无法达到同步,而在大截面墩身施工中,模板通常要穿对拉杆,内、外模不同步会导致无法对拉或者频繁拆装对拉杆,从而可能使模板产生较大变形甚至错位。其次,该专利的“半自动翻模装置包括千斤顶,其通过预埋进已浇筑混凝土中的千斤顶爬杆进行固定,连接滑轨横杆一端连接与千斤顶,另一端连接主立杆”。显然,这种结构会使爬杆偏载,外模支架传递的载荷会对爬杆产生弯矩,从而使爬杆失稳,容易安全问题。第三,在大截面高墩施工中,墩身截面的尺寸大小和平台支架的重量成正比,平台支架的重量与爬杆所承受的载荷成正比,而爬杆的脱空长度和爬杆的承载能力成反比,爬杆的截面尺寸和爬杆的承载能力成正比。爬杆要预埋在混凝土中,爬杆的截面尺寸不能太大,但脱空长度要求大、承载能力要求高。该专利采用单排爬杆显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第四,现有的高墩混凝土浇筑施工,都是通过人工控制爬升过程的同步性,在爬升一个阶段后进行人工标高测量和复核,调整标高后继续爬升,这样频繁的测量产生累计偏差的风险增加,并且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滑模施工速度快、翻模施工混凝土质量好的优点,提供一种内、外模平台支架可同步稳定爬升;模板提升为翻模施工;爬杆脱空高度大、承载能力大,爬升总高度可自动检测及调整的桥梁墩柱施工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应用于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内模板及内模板内腔中的内模平台支架,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内模平台支架与内模板之间、外模平台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预留有模板提升通道。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内模平台支架和外模平台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墩身的底层建筑体对应各爬升支架位置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预埋有爬杆,爬升支架上对应爬杆处设置有直动式的顶升装置,可通过顶升装置的伸缩运动实现其在爬杆上的爬升,顶升装置沿爬杆的爬升实现内、外模平台支架同步爬升或者外模平台支架的稳定爬升,爬升支架上设置有可水平运动的起重装置用于翻模。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爬升支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F型支架和两F型支架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F型支架的竖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部段和上部段。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F型支架竖梁的下部段下端垂直连接有伸向建筑体的水平撑杆,水平撑杆的末端连接有可沿建筑体上下滚动的支撑滚轮。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F型支架与内、外模板之间均设置可拆卸的防坠抗风拉杆;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F型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设置可拆卸的防坠抗风拉杆。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装置为穿心油缸,其活塞杆和缸套均有轴向中心孔,缸套底面和活塞杆顶面对应轴向中心孔处分别固定有夹持装置。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爬杆为圆管、圆杆、方管或者方钢中的任意一种,其上端从所述F型支架的下横梁穿过,所述顶升装置穿套于爬杆上,通过所述夹持装置将爬杆卡紧,顶升装置的底面与下横梁固定为一体。上述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外模平台支架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悬挂式平台支架,内、外模平台支架和悬挂式平台支架上对应各浇筑节段均设置有可翻转的步行平台。本技术既可应用于有内腔墩柱的预制施工,也可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应用于有内腔墩柱的预制施工时,其内、外模台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在爬升支架上设置两台起重装置、两台顶升装置及测量单次爬升总位移的第一传感器,同时在两台顶升装置上分别安装可测量其单次行程的第二传感器,每个爬升支架均沿内、外两根预埋的爬杆爬升。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爬升过程中内、外模平台支架通过爬升支架连接为整体实现同步爬升,可避免因偏载、爬升不同步造成爬杆失稳的情况;爬杆采用内、外双布置结构,内、外模平台支架又连为整体,能有效的将载荷分摊到内、外爬杆上,使爬杆的承载能力更大,脱空高度更高,从而可满足内外模板的翻模空间及满足桥梁高墩施工的需求;在浇筑完一个节段的混凝土后,内、外模均通过起重装置采用翻模工艺施工,在浇筑混凝土至拆模期间内、外模板不会发生移动,不会错位,也使混凝土的强化过程不会因模板的移动而变形,即脱模时,混凝土强度较滑模脱模时高,并且每次脱模后都会清理模板表面,确保了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两个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可实时反馈顶升装置的单次行程及爬升总位移,且可相互矫正,确保了爬升的同步性;爬升操作可由一人操作完成,爬升完成后只需人工复核标高,无需人工跟进测量和调节标高;人工成本低。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预制时,由于无需内模板及内模平台支架,只需外模板及外模平台支架,将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之间通过爬升支架连为整体,其它参照有内腔的墩柱预制施工操作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传感器所测量距离示意图。图5为底层模板吊装初始位置示意图。图6为底层模板吊装到位示意图。图7为图1中可拆卸悬挂式平台支架与外模平台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翻转式步行平台工作示意图。图9为底层施工时建筑体内侧部安装F型支架下部节段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用于建筑体无内模的平台支架示意图。图中标号:1-内模板;2-外模板;3-内模平台支架;4-外模平台支架;5、爬升组件;51-爬升支架;52-油缸;53-起重装置;54-爬杆;511-F型支架;512-连接梁;513-传感器安装梁;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应用于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内模板及内模板内腔中的内模平台支架,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内模平台支架与内模板之间、外模平台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预留有模板提升通道,其特征在于:/n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内模平台支架和外模平台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n墩身的底层建筑体对应各爬升支架位置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预埋有爬杆,爬升支架上对应爬杆处设置有直动式的顶升装置,可通过顶升装置的伸缩运动实现其在爬杆上的爬升,顶升装置沿爬杆的爬升实现内、外模平台支架同步爬升或者外模平台支架的稳定爬升,爬升支架上设置有可水平运动的起重装置用于翻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墩柱施工系统,应用于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内模板及内模板内腔中的内模平台支架,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应用于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时,包括外模板及其外围的外模平台支架;内模平台支架与内模板之间、外模平台支架与外模板之间均预留有模板提升通道,其特征在于:
针对有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内模平台支架和外模平台支架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针对无内腔的墩柱施工,所述外模平台支架的对侧之间通过多个爬升支架连为整体;
墩身的底层建筑体对应各爬升支架位置处的内侧和外侧分别预埋有爬杆,爬升支架上对应爬杆处设置有直动式的顶升装置,可通过顶升装置的伸缩运动实现其在爬杆上的爬升,顶升装置沿爬杆的爬升实现内、外模平台支架同步爬升或者外模平台支架的稳定爬升,爬升支架上设置有可水平运动的起重装置用于翻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支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F型支架和两F型支架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型支架的竖梁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下部段和上部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李辉杨建国李安慧徐彪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