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滴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53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滴灌带,包括输水管道和设置在输水管道底端的管翼,在管翼上设置多个滴灌机构,多个滴灌机构沿管翼的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管翼上的进水口、导流腔、流道和出水口,导流腔的进口与进水口连通,导流腔的出口与流道的进口连通,流道的出口与出水口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滴灌机构的水平方向的同侧;导流腔包括沿多个球形缓流腔,在相邻的两个缓流腔之间设置连接通道;流道设置为波浪形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滴灌的均匀性,有效地避免了滴灌带的堵塞,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过程较为简单,便于实施。

New drip irriga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滴灌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使用的浇灌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滴灌带。
技术介绍
滴灌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由于滴灌具有节水、省工和易于管理等特点,所以滴灌带在农作物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再经过滴灌带等装置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发达区的土壤能够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滴灌带在使用时,离水源近的出水口的出水量通常大于离水源近的出水口的出水量,这就导致滴灌带上的出水口出水不均匀,影响灌溉效果。此外,滴灌带在长期使用中,其出水口易被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滴灌带,以解决现有的滴灌带出现的出水口出水不均匀和出水口易堵塞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滴灌带,包括输水管道和设置在所述输水管道底端的管翼,在所述管翼上设置多个滴灌机构,多个滴灌机构沿所述管翼的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所述管翼上的进水口、导流腔、流道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输水管道连通,所述导流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流腔的出口与所述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所述滴灌机构的水平方向的同侧;所述导流腔包括沿多个球形缓流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缓流腔之间设置连接通道;所述流道设置为波浪形。所述出水口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翼底端的滴槽和竖直设置在所述滴槽顶端的多条连接出水孔,所述滴槽的底端敞口,所述连接出水孔的顶端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连接出水孔的底端与所述滴槽连通。所述进水口包括进水连接槽和多条相互平行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竖直设置,所述进水连接槽水平设置,所述进水孔的顶端与所述输水管道连通,所述进水孔的底端与所述进水连接槽的顶端连通,所述进水连接槽的底端与所述导流腔连通。所述滴槽设置为S形滴槽。本技术的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所述管翼上的进水口、导流腔、流道和出水口,通过导流腔和流道的结合大大降低了进入滴灌机构内的水流的流速,避免了由于水流压差作用而导致的靠近水源的滴灌机构的滴灌量大于远离水源的滴灌机构的滴灌量,保证了所有出水口的滴灌量的均匀性。此外,本技术出水口的结构和进水口的机构有效避免了输水腔内的杂质以及出水口附近风沙泥土等对滴灌带的堵塞。本技术提高了滴灌的均匀性,有效地避免了滴灌带的堵塞,此外,本技术生产过程较为简单,便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滴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水管道;2、管翼;3、进水口;31、进水连接槽;32、进水孔;4、导流腔;41、缓流腔;42、连接通道;5、流道;6、出水口;61、滴槽;62、连接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输水管道1和设置在输水管道1底端的管翼2,在管翼2上设置多个滴灌机构,多个滴灌机构沿管翼2的轴向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管翼2上的进水口3、导流腔4、流道5和出水口6,进水口3与输水管道1连通,导流腔4的进口与进水口3连通,导流腔4的出口与流道5的进口连通,流道5的出口与出水口6连通。导流腔4的出口与流道5的进口之间连接有转向流道,转向流道为一竖直设置的弧形流道,弧形转向流道的设置保证了流水能稳定地由导流腔进入流道。进水口3和出水口6均位于其所在的滴灌机构的水平方向的同侧,导流腔4的出口和流道5的进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滴灌机构水平方向的与进水口3相对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3和出水口6均位于其所在的滴灌机构的左侧,导流腔4的出口和流道5的进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滴灌机构的右侧,这样滴灌机构内的水由左侧进水口3进入,沿导流腔4向右流动,然后沿流道5向左流动,直至流到出水口6,这样能够增大水流的阻力,降低流速,使各个出水口的滴灌量大致相等。导流腔4包括沿多个球形缓流腔41,在相邻的两个缓流腔41之间设置连接通道42,连接通道4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端的缓流腔41连通。连接通道42水平设置,球形缓流腔41的作用可使水经过此处时缓存一部分水量,当后续的水流经过该缓流腔时在其底部存水的作用下增加了黏附力,提高了流动阻力,极大降低了水流的速度。流道5设置为波浪形流道,能够增加水流的稳定性。进水口3包括进水连接槽31和多条相互平行的进水孔32,进水孔32竖直设置,进水连接槽31水平设置,进水孔32的顶端与输水管道1连通,进水孔32的底端与进水连接槽31的顶端连通,进水连接槽31的底端与导流腔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孔32的数量至少为两条,较佳地,进水孔32的数量为3条,多条进水孔的设置可以降低水中杂质对其堵塞的概率。出水口6包括设置在管翼2底端的滴槽61和竖直设置在滴槽61顶端的多条连接出水孔6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出水孔62的数量至少为三条,较佳的,连接出水孔62的数量为四条。滴槽61的底端敞口,连接出水孔62的顶端与流道5连通,连接出水孔62的底端与滴槽61连通,连接出水孔62的孔径小于进水孔32的孔径,滴槽61设置为S形滴槽61,泥土砂砾等即使聚集在波浪状结构的滴槽61上也无法将其堵死,防止了泥土砂砾等对滴灌带的堵塞。此外,多条连接出水孔62的设置也降低了泥土砂砾等对出水口堵塞的概率。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道和设置在所述输水管道底端的管翼,在所述管翼上设置多个滴灌机构,多个滴灌机构沿所述管翼的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所述管翼上的进水口、导流腔、流道和出水口,所述导流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流腔的出口与所述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n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所述滴灌机构的水平方向的同侧;所述导流腔包括多个球形缓流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缓流腔之间设置连接通道;所述流道设置为波浪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管道和设置在所述输水管道底端的管翼,在所述管翼上设置多个滴灌机构,多个滴灌机构沿所述管翼的轴向均匀排布,每个所述滴灌机构均包括由上到下设置在所述管翼上的进水口、导流腔、流道和出水口,所述导流腔的进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导流腔的出口与所述流道的进口连通,所述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位于其所在的所述滴灌机构的水平方向的同侧;所述导流腔包括多个球形缓流腔,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缓流腔之间设置连接通道;所述流道设置为波浪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滴灌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
申请(专利权)人:新乐市益农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