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9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电连接器,具有既能够实现小型化(特别是短边间距方向)、低矮化,又能够维持连接稳定性,能够容易地拔出,其在拔出时不会破损的构造,在两个连接器(20、40)彼此拔出时,通过将插座连接器(40)的卡止部件(60)的操作部(601)向长边间距方向内侧压入,从而卡止部件(60)的卡止片(602)将卡合部件(50)的卡合部(502)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张,与此同时突出部(501)也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展,由此搭叠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拔出,若放开操作部(601),则通过卡合部(502)的弹性将卡止片(602)向短边方向内侧按压,突出部(501)返回到初始位置(与在嵌合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同阶梯部(303)搭叠的位置相当的位置)。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在便携式终端、音频设备的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基板间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简单且可靠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拆装构造。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将基板与基板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具备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在各个基板上安装各个连接器,通过将连接器彼此嵌合来将基板间连接起来。上述插头连接器至少具有插头触点和块体,上述插座连接器至少具有插座触点和壳体。在各个连接器中,有时根据需要而使用固定件。如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作为本申请人已经提出的方案,在将基板与基板连接起来的电连接器中,在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具有锁定机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666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8996号公报近年来,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的小型化也在推进,连接器的小型化也在推进中,要求既能实现小型化(特别是短边间距方向)、低矮化,又能维持连接稳定性且稳定的嵌合。为了连接稳定性、稳定的嵌合,要求具有锁定机构且提高保持力。但是,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锁定机构中,会产生下述问题,即:若提高锁定机构的保持力,则连接器彼此拔不出来,或者若强行拔出,则会导致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往的问题点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小型化(特别是短边间距方向)、低矮化,又能维持连接稳定性,且能够容易地拔出,在拔出时不会破损的构造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构造的主旨结构如下。(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能够相互拆装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插座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和块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头触点,上述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上述插头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以及壳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座触点,在上述插头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分别配置有第一固定件,上述第一固定件至少具有阶梯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将在自由端两侧分别具有突出部的呈大致U字形状的卡合部件分别配置在上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上述卡合部件的大致中间部分分别具有向短边方向两侧弯曲且具有弹性的卡合部,将具有从操作部向短边方向两侧呈大致L字形状延伸设置的卡止片的卡止部件分别配置在上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短边方向上相对的上述卡止片彼此以使前端侧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在上述插头连接器与上述插座连接器嵌合的过程中,在上述突出部之间上述阶梯部进入内侧,上述卡合部通过弹性向短边方向外侧打开,在嵌合完成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上述阶梯部与上述突出部成为搭叠的状态,在拔出时,通过将上述操作部向长边间距方向内侧压入,从而上述卡止片将上述卡合部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张,与此同时上述突出部也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展,由此上述搭叠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拔出,若放开上述操作部,则至少通过上述卡合部的弹性将上述卡止片向短边方向内侧按压,上述突出部返回到与在上述嵌合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同上述阶梯部搭叠的位置相当的初始位置。(2)根据上述(1)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侧形成引导部。(3)根据上述(1)或(2)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抑制上述卡止部件的移动,将上述卡止部件的端面推压至上述壳体。(4)根据上述(1)、(2)或(3)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抑制上述卡止部件的移动,在上述卡合部件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止动片,在上述卡止部件形成有供上述止动片进入的卡止孔。(5)根据上述(1)、(2)、(3)或(4)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卡止部件形成有向触点安装方向突出的突出片,并且配置有与上述突出片卡合的螺旋弹簧,由此当放开上述操作部时,使得上述突出部返回到上述初始位置。(6)根据上述(5)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放开上述操作部时通过工具强制地使上述突出部返回到上述初始位置,在上述卡止部件的操作部形成有孔。(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块体形成有供上述插座连接器的嵌合部进入的第一嵌合口,在上述壳体形成有进入到上述第一嵌合口的嵌合部、和供上述插头连接器进入的第二嵌合口,上述插头触点通过一体成型而被保持于上述块体,并形成有供上述插座触点进入的凹部,在上述插座触点具有在上述接触部与上述连接部之间至少弯曲一次以上的弹性部,并且按照上述接触部、上述弹性部以及上述连接部的顺序进行配置,在上述弹性部的位于上述连接部侧的一部分还具有用于保持于上述壳体的固定部,在从上述弹性部到上述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倾斜的倾斜部,在上述壳体设置有供上述插座触点插入的插入孔,并且上述插入孔形成于呈弯曲状的倾斜部,利用上述插座触点的上述接触部和上述弹性部来夹持上述插头触点,从而获得稳定的连接。(8)根据上述(7)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座触点的上述接触部形成有第一倒角部,并且在上述弹性部的位于上述固定部侧的一部分形成有第二倒角部,通过上述插座触点的第一倒角部与上述插头触点的凹部卡合而带来扣合感,并进行定位和接触。(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连接器还在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具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在上述插头连接器与上述插座连接器嵌合时与上述第一固定件接触。(10)根据上述(9)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件具有在短边方向上延展且在自由端具有上述突出部的延设壁,上述壳体具有在上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侧覆盖上述延设壁的凸缘部。(11)根据上述(10)上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包覆上述凸缘部的包覆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既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特别是短边间距方向)、低矮化,又能够提高保持力且容易地拔出,在拔出时不会产生破损,获得稳定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的(A)是从插头连接器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从插座连接器方向(连接方向)观察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立体图。(C)是从插座连接器方向(连接方向)观察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的(A)是在省略了绝缘物和插座连接器侧的第二固定件的状态下,从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观察的锁定状态的立体图。(B)是在省略了绝缘物和插座连接器侧的第二固定件的状态下,从插头连接器插入方向观察的解除了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A)是从嵌合方向观察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B)是从嵌合方向的相反侧(与基板的连接侧)观察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C)是从嵌合方向的相反侧(与基板的连接侧)观察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4的(A)是从嵌合方向观察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B)是从嵌合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能够相互拆装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n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n插头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插座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以及/n块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头触点,/n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n插座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所述插头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以及/n壳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座触点,/n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分别配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具有阶梯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n将在自由端两侧分别具有突出部的呈大致U字形状的卡合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所述卡合部件的大致中间部分分别具有向短边方向两侧弯曲且具有弹性的卡合部,/n将具有从操作部向短边方向两侧呈大致L字形状延伸设置的卡止片的卡止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短边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卡止片彼此以使前端侧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n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嵌合的过程中,在所述突出部之间所述阶梯部进入内侧,所述卡合部通过弹性向短边方向外侧打开,在嵌合完成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突出部成为搭叠的状态,/n在拔出时,通过将所述操作部向长边间距方向内侧压入,从而所述卡止片将所述卡合部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张,与此同时所述突出部也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展,由此所述搭叠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拔出,/n若放开所述操作部,则至少通过所述卡合部的弹性将所述卡止片向短边方向内侧按压,所述突出部返回到与在所述嵌合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同所述阶梯部搭叠的位置相当的初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0 JP 2017-203722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能够相互拆装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连接器具有:
插头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插座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以及
块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头触点,
所述插座连接器具有:
插座触点,其为所需数量,具有与所述插头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以及
壳体,其保持、排列有该插座触点,
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分别配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具有阶梯部和安装于基板的连接部,
将在自由端两侧分别具有突出部的呈大致U字形状的卡合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所述卡合部件的大致中间部分分别具有向短边方向两侧弯曲且具有弹性的卡合部,
将具有从操作部向短边方向两侧呈大致L字形状延伸设置的卡止片的卡止部件分别配置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长边间距方向两端,并且在短边方向上相对的所述卡止片彼此以使前端侧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
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嵌合的过程中,在所述突出部之间所述阶梯部进入内侧,所述卡合部通过弹性向短边方向外侧打开,在嵌合完成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阶梯部与所述突出部成为搭叠的状态,
在拔出时,通过将所述操作部向长边间距方向内侧压入,从而所述卡止片将所述卡合部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张,与此同时所述突出部也向短边方向外侧扩展,由此所述搭叠状态被解除,从而能够拔出,
若放开所述操作部,则至少通过所述卡合部的弹性将所述卡止片向短边方向内侧按压,所述突出部返回到与在所述嵌合时从嵌合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同所述阶梯部搭叠的位置相当的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侧形成引导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抑制所述卡止部件的移动,将所述卡止部件的端面推压至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为了抑制所述卡止部件的移动,在所述卡合部件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止动片,
在所述卡止部件形成有供所述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谷聪一武井一统秋山泰之平井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