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02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和母接头上下对应设置,母接头内设有若干条信号通道,信号通道内插入连接有电缆,电缆靠近公接头的一端插入连接有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内套接有接触件,定位台阶上开设有中心通孔和环形槽,电缆的头端伸入中心通孔并插入连接在接触件内,环形槽内固定有若干个弹簧,弹簧与接触件固定连接,环形槽与接触件相适配,接触件的内壁上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内套接有插针,插针的尾端与电缆的头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接触件的弹性,提高了接触效果,避免了电磁屏蔽失效风险,减少了对集束连接器互调性能的影响。

A 5g communication cluste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厂家对连接器的设计开发也呈现了多样化,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集成式的5G集束连接器,即为将多束通信光纤和电源线连接通道集成在一个5G集束连接器上,并进行合理布置排插。现有的5G集束连接器为了提高接触效果,防止接触不良造成电磁屏蔽,往往在公接头(或母接头)的每个同轴通道内设置有接触头,如CN202058889公开了一种带有接触头的集束连接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接触效果,但由于接触面是由接触头纵向的端部形成一个的接触环,在振动环境下,依然会造成瞬间接触不良的可能,另外其接触环接触弹性差,影响接触效果,长期使用会造成接触不良,产生电磁屏蔽效果差的风险,信号通路间的隔离度较差,甚至接触头有脱落风险,并且现有的集束连接器,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会经过压装或者焊接部位,在压装或者焊接部位容易产生寄生信号,从而影响集束连接器的互调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增强接触件的弹性,避免电磁屏蔽失效,减少对5G集束连接器互调性能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母接头内设有若干条信号通道,所述信号通道内插入连接有电缆,所述电缆靠近公接头的一端插入连接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套接有接触件,所述定位台阶上开设有中心通孔和环形槽,所述电缆的头端伸入中心通孔并插入连接在接触件内,所述环形槽内固定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与接触件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与接触件相适配,所述接触件的内壁上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套接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尾端与电缆的头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接触件靠近插针的一端套接有绝缘密封圈,所述绝缘密封圈为锥形结构,所述绝缘密封圈的锥部与绝缘层接触连接,所述插针在绝缘密封圈内。优选的,所述母接头远离公接头的一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信号通道相贯通。优选的,所述定位台阶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中心通孔相贯通。优选的,所述信号通道内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电缆套接在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压装在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固接在穿线孔上。优选的,所述穿线孔外侧固定有穿线套筒,所述穿线套筒远离信号通道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公接头的外壁上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信号通道为三个。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电缆的头端连接线通过定位台阶的中心通孔直接进入到绝缘层内,并与插针的尾端电性连接,使得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不会经过压装或者焊接部位,避免了寄生信号的产生,进一步不会影响到集束连接器的互调性能,且当其外接时,接触件受到挤压力向环形槽内挤压,在弹簧的作用下提高了接触件的弹性,进一步提高了接触效果,减少接触不良的可能,避免了电磁屏蔽失效风险,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5G通信集束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为外壳,1.1为公接头,1.2为母接头,2为信号通道,3为电缆,4为定位台阶,5为第一壳体,6为接触件,7为中心通孔,8为环形槽,9为弹簧,10为绝缘层,11为插针,12为绝缘密封圈,13为限位槽,14为第二壳体,15为穿线套筒,16为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所述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母接头1.2内设有若干条信号通道2,所述信号通道2为三个,信号通道2开设在母接头1.2内,所述信号通道2内插入连接有电缆3,所述电缆3靠近公接头1.1的一端插入连接有定位台阶4,所述定位台阶4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壳体5,第一壳体5为黄铜制成,所述第一壳体5内套接有接触件6,所述定位台阶4上开设有中心通孔7和环形槽8,所述电缆3的头端伸入中心通孔7并插入连接在接触件6内,所述环形槽8内固定有若干个弹簧9,所述弹簧9与接触件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8与接触件6相适配,外接时接触件6受力下压,并向环形槽8内移动,由弹簧9为其提供弹性力,所述接触件6的内壁上包覆有绝缘层10,绝缘层10优选为聚四氟乙烯,接触件6采用磷青铜材质制成,由于磷青铜更高的耐蚀性、耐磨损、冲击时不发生火花,且具有弹性,可以保证接触件6与外导体(图中未显示)电导通,所述绝缘层10内套接有插针11,所述插针11的尾端与电缆3的头端电性连接,电缆3头端为线缆(图中未显示),其与插针11电性连接。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接触件6靠近插针11的一端套接有绝缘密封圈12,所述绝缘密封圈12为锥形结构,所述绝缘密封圈12的锥部与绝缘层10接触连接,所述插针11在绝缘密封圈12内,外接外导体挤压绝缘密封圈12,绝缘密封圈12受力向下挤压绝缘层10,保证接触件6内部结构受力稳定,进一步提高插针11受力稳定不变形,且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浮尘与水分进入到接触件6内壁中腐蚀绝缘层10。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母接头1.2远离公接头1.1的一端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与信号通道2相贯通,电缆3通过穿线孔进入到信号通道2内。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定位台阶4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与中心通孔7相贯通,所述信号通道2内设有第二壳体14,所述电缆3套接在第二壳体14内,所述第二壳体14的一端压装在限位槽13内,所述第二壳体14的另一端固接在穿线孔上,提高了对电缆3的密封性,保证线缆与插针11连接处环境良好。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穿线孔外侧固定有穿线套筒15,所述穿线套筒15远离信号通道2的一端固定有橡胶套16,减小了电缆3在穿线孔处的磨损。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公接头1.1的外壁上设有螺纹,应用于外接外导体。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所述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母接头(1.2)内设有若干条信号通道(2),所述信号通道(2)内插入连接有电缆(3),所述电缆(3)靠近公接头(1.1)的一端插入连接有定位台阶(4),所述定位台阶(4)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5)内套接有接触件(6),所述定位台阶(4)上开设有中心通孔(7)和环形槽(8),所述电缆(3)的头端伸入中心通孔(7)并插入连接在接触件(6)内,所述环形槽(8)内固定有若干个弹簧(9),所述弹簧(9)与接触件(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8)与接触件(6)相适配,所述接触件(6)的内壁上包覆有绝缘层(10),所述绝缘层(10)内套接有插针(11),所述插针(11)的尾端与电缆(3)的头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通信集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所述公接头(1.1)和母接头(1.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母接头(1.2)内设有若干条信号通道(2),所述信号通道(2)内插入连接有电缆(3),所述电缆(3)靠近公接头(1.1)的一端插入连接有定位台阶(4),所述定位台阶(4)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5)内套接有接触件(6),所述定位台阶(4)上开设有中心通孔(7)和环形槽(8),所述电缆(3)的头端伸入中心通孔(7)并插入连接在接触件(6)内,所述环形槽(8)内固定有若干个弹簧(9),所述弹簧(9)与接触件(6)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8)与接触件(6)相适配,所述接触件(6)的内壁上包覆有绝缘层(10),所述绝缘层(10)内套接有插针(11),所述插针(11)的尾端与电缆(3)的头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通信集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6)靠近插针(11)的一端套接有绝缘密封圈(12),所述绝缘密封圈(12)为锥形结构,所述绝缘密封圈(12)的锥部与绝缘层(10)接触连接,所述插针(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超阳谢章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雄安亿晶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