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94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由隔离保护电路,选频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并与PWM控制信号连接;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频电路的输入端,选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入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负载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掉了中间转换环节简化电路结构,并能在特定的电压下以频率作为控制量进行控制,当频率过低或过高继电器均无法接通,当撤掉控制信号或一直施加直流电压时继电器关断,实现了小信号控制大负载的目标。

A PWM controlled re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固体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当前系统所使用的固体继电器多为电压驱动型或电流驱动型。但随着小型化、集成化及高密集器件的使用,以FPGA芯片为代表的控制芯片在电子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将控制芯片的输出信号作为驱动信号来驱动后级电路时,通常需要进行信号放大及信号隔离,因此如何让电路及控制变得简单,中间环节更少,通用模块集成化为其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其能够省掉了中间转换环节简化电路结构,并能够实现了小信号控制大负载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由隔离保护电路,选频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并与PWM控制信号连接;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频电路的输入端,选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入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负载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上述方案中,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二极管V2,以及三极管V3组成;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电阻R1和R2的一端,以及二极管V2的正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二极管V2的负极与三极管V3的发射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三极管V3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上述方案中,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R4~R6,以及三极管V2~V4组成;电阻R1的一端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和三极管V2的基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正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和输出端的负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同时与电阻R4~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3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上述方案中,选频电路由电容C1,电阻R3,以及变压器T组成;电容C1的一端形成选频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3的一端形成选频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的两个输出端的形成选频电路的输出端的正负极。上述方案中,输出电路由场效应管Q1~Q2,以及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12组成;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12的一端相连后,形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的一端;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12的另一端相连后,形成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后,形成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的控制负极;场效应管Q1的栅极形成电路的输入端的一个控制正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形成电路的输入端的另一个正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直接关联控制端与负载端,省掉了中间转换环节,使电路变得更加简洁;2、在特定的电压下以频率作为控制量进行控制,当频率过低或过高继电器均无法接通,当撤掉控制信号或一直施加直流电压时继电器关断,实现了小信号控制大负载的目标。3、输入端的隔离保护电路增加瞬态抑制二极管,既防止后端电路反向高压击穿控制芯片,也可提高继电器防静电能力;4、输出端的输出电路无极性且增加瞬态抑制二极管,以保护输出场效应管,防止电压击穿,同时可提高继电器的防静电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的原理框图。图2a)~2b)为PWM控制型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a)~3d)为PWM控制型继电器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如图1所示,由隔离保护电路,选频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并与PWM控制信号连接;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频电路的输入端,选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入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负载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隔离保护电路为PWM控制型继电器第一级电路,通过前级瞬态抑制二极管将电压箝位在较低的电压水平避免与之相连的控制器遭反向电压击穿,同时也可避免PWM控制型继电器控制端遭受过电压冲击,提升继电器控制端防静电能力。选频电路将选择特定频率的控制信号分量进行放大并通过磁隔离器传送给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实现整流,GS极限压,GS结电容电何释放等功能。输出电路负责PWM控制型继电器对外输出且具有电压瞬态抑制功能,并对感性负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本技术的隔离保护电路包括两种结构:一种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二极管V2,以及三极管V3组成,如图2a)所示。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电阻R1和R2的一端,以及二极管V2的正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二极管V2的负极与三极管V3的发射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三极管V3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该种隔离保护电路适用于控制器直接驱动PWM控制型继电器且驱动电流较小场合,该型隔离保护电路对选频电路的Q值及放大倍数要求较高,且频带较窄。另一种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R4~R6,以及三极管V2~V4组成,如图2b)所示。电阻R1的一端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和三极管V2的基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正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和输出端的负极;三极管V2的集电极同时与电阻R4~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后,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3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4的集电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该种隔离保护电路适用于控制驱动电流弱驱动功率需要放大的场合,该隔离保护电路在合适的电源供应下对选频电路的Q值及放大倍数要求较低且频带较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其特征是,由隔离保护电路,选频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n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并与PWM控制信号连接;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频电路的输入端,选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入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负载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其特征是,由隔离保护电路,选频电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
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并与PWM控制信号连接;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选频电路的输入端,选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入端,固体继电器后级通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形成PWM控制型继电器的负载输出端,并与负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其特征是,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二极管V2,以及三极管V3组成;
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电阻R1和R2的一端,以及二极管V2的正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二极管V2的负极与三极管V3的发射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正极;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后,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负极和输出端负极;三极管V3的基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WM控制型继电器,其特征是,隔离保护电路由瞬态抑制二极管V1,电阻R1、R2、R4~R6,以及三极管V2~V4组成;
电阻R1的一端形成隔离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瞬态抑制二极管V1的负极和三极管V2的基极相连;电阻R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波宁艳艳海翔郭竟任海峰余鸿坤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