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克诚专利>正文

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90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属于液体介质换向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10,介质换向滑动套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5、16至立轴换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与下托板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1)不影响聚光反射器的自由旋转和改变方向;(2)并能将高温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温降保持在5%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属于液体介质换向输送 装置
二、
技术介绍
目前,民用太阳能集热装置基本上有两种。第一种是平板冀热装置和玻璃真空管冀热装置,不管采光面积大小,都 是以一定的角度和位置固定不动的。而集热器中被加热介质,不管用什么性 质的管道向外输送,其输送方向都是固定的。即使需要改变输送方向,也可 以采用有机物制成的软管,如橡胶管及各种塑料管等。因为此类集热装置中被加热的介质温度最高只能提到摄氏ioo度左右,对有机软管并无影响。第二种是太阳能聚光反射灶。此种聚光器是将光线的密度高本地集中, 作用与被加热器上进行利用,虽然需要跟踪太阳,但无需利用液体介质来输 送能量,因此,不存在液体介质在输送中改变方向的问题。但对于一种利用 高温液体介质储能的太阳能装置,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输送管道换向问题。 因为聚光器跟踪太阳不停地改变方向,要将集热管中的高温介质输送到固定 的管道中,就要求集热管与固定管道连接部位能灵活自如地弯曲、转动。由于高温液体介质的温度一般在30(TC-45(TC之间,输送这种温度的介质,任何 有机物管道是承受不了的,必须采用金属管道。而金属管道又无法随意弯曲 改变输送方向,因此, 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是液体介质高温 能量积累的必须部分。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温状态下,在聚光反射器由于自动跟踪 太阳而不断改变方向的情况下,采用金属管道既可以变换方向又无泄漏地向 其他固定管道中输送并使其循环的一种高低温液体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聚光反射器支 撑横轴11,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 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 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 10,盛装高低温介质的介质换向滑动套 9、 10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5、 16至立轴换 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17 与下托板18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 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 14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连通; 所述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上设有旋转动力装置; 旋转动力装置为,由电动机23通过连接杆22连接带动涡杆21、涡轮20,涡轮20连接带动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转动。所述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中和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中分别设有超低导热系数的固体材料81、 83、 82。本专利技术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达到的效果为在采用金属管道输送高温液体介质的情况下(1)不影响聚光反射器的自由旋转和改变方向;(2)能将高温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温降保持在5%之内。四附图说明图l: 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9、介质换向滑动套,10、介质换向滑动套,11、聚光反射器支撑 橫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3、介质输送管,14、介质输送管,15、 密封帽,17、立轴换向上托板,18、立轴换向下托板,19、立轴换向板外套, 20、涡轮,21、涡杆,22、连接杆,23、电动机,24、电动机托板,79、介 质输送管道,80、介质输送管道,超低导热系数固体材料81、 82、 83。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成进行 进一步说明。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由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 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 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 10,盛装 高低温介质的介质换向滑动套9、 10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 介质输送管道15、 16至立轴换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 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 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 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 13、 14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相连通,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上设有旋 转动力装置,由电动机23通过连接杆22连接带动涡杆21、涡轮20,涡轮20 连接带动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转动;立轴外套19、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 11中为超低导热系数固体材料81、 83、 8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主要是用于解决高温 液体介质在保温状态下,可以不受聚光反射器由于跟踪太阳使其位置与角度 不断变化的影响,采用金属管道既可以变换方向又无泄漏,并且保证其温度 低损耗的情况下,向其他固定管道中输送并正常循环的一种装置。权利要求1. 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10),盛装高低温介质的介质换向滑动套(9)、(10)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5)、(16)至立轴换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相连通。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上设有旋转动力装置。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旋转动力装置为,由电动机(23)通过连接杆(22)连接带动 涡杆(21)、涡轮(20),涡轮(20)连接带动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 转动。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中和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中分别 设有超低导热系数的固体材料(81)、 (83)、 (8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属于液体介质换向输送装置
包括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10,介质换向滑动套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5、16至立轴换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与下托板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1)不影响聚光反射器的自由旋转和改变方向;(2)并能将高温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温降保持在5%之内。文档编号F24J2/38GK101270926SQ20071001394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保唐, 杜克诚 申请人:杜克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低温介质保温换向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连接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聚光反射器支撑横轴(11)外活动套接分别与集热装置的高温介质流入管、低温介质流出管相连通的高低温介质换向滑动套(9)、(10),盛装高低温介质的介质换向滑动套(9)、(10)连通聚光反射器支撑立轴(12)中的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5)、(16)至立轴换向板(17),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活动对称匹配密封连通,立轴换向板(17)与下托板(18)外设有带密封帽(15)的立轴换向板外套(19),下托板(18)连通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高低温介质输送管道(13)、(14)与介质保温输送装置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克诚刘保唐
申请(专利权)人:杜克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