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70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机体,及安装于机体上方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安装于机体下方的方向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机体上的角度安装座,及与角度安装座形成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安装于转动座上的、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杆,及设置于安装杆内的升降气缸,及安装于升降气缸的驱动杆上的连接块,及设置于连接块上的套环,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与套环相配合的拉环,所述套环与拉环之间设有钢丝连接,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有榫头;该人脸识别装置采集面广、且安装方便快速。

A face recogn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本技术属于人脸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存在着采集面小,以及安装不便的问题,影响了其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集面广、且安装方便快速的人脸识别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机体,及安装于机体上方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安装于机体下方的方向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机体上的角度安装座,及与角度安装座形成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安装于转动座上的、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杆,及设置于安装杆内的升降气缸,及安装于升降气缸的驱动杆上的连接块,及设置于连接块上的套环,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与套环相配合的拉环,所述套环与拉环之间设有钢丝连接,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有榫头。作为优选,所述方向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体底部的转杆,及安装于转杆下方的从动齿轮,及安装于机体底部的转盘,及安装于转盘上的小型电机,及安装于小型电机驱动轴上的、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通过电机控制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机体的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嵌入于机体内、并与机体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转盘的轴心处固定在机体上,其他部分与机体活动连接,从而形成转动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竖向滑槽,所述连接块插入于该竖向滑槽内、并与升降气缸的驱动杆形成联动连接,连接块在竖向滑槽内进行滑动。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拉环之间呈90°垂直设置,该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配合方向调节装置的设计,经由转动座上的安装杆配合升降气缸来控制连接块的升降,经由连接块的升降带动套环的升降,而套环与拉环之间由钢丝连接,在套环下降时,拉环会因机体受重力而下降,从而实现机体的角度调节,以达到较全面的图像采集范围,另外还在安装杆的顶部设置了榫头,从而方便机体插入于墙体或其他装置上进行卡持固定,形成快装式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人脸识别装置的角度调节机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阅图1-2所示,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机体1,及安装于机体1上方的角度调节机构2,及安装于机体1下方的方向调节机构3,所述角度调节机构2包括有固定于机体1上的角度安装座21,及与角度安装座21形成转动连接的转动座22,及安装于转动座22上的、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杆23,及设置于安装杆23内的升降气缸24,及安装于升降气缸24的驱动杆上的连接块25,及设置于连接块25上的套环26,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与套环26相配合的拉环11,所述套环26与拉环11之间设有钢丝4连接,所述安装杆23的顶部设有榫头27。所述方向调节机构3包括有安装于机体1底部的转杆31,及安装于转杆31下方的从动齿轮32,及安装于机体1底部的转盘33,及安装于转盘33上的小型电机34,及安装于小型电机34驱动轴上的、与从动齿轮32相啮合的主动齿轮35,通过电机控制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机体1的转动,所述转盘33嵌入于机体1内、并与机体1之间形成可转动连接,转盘33的轴心处固定在机体1上,其他部分与机体1活动连接,从而形成转动结构。所述安装杆23上设有竖向滑槽231,所述连接块25插入于该竖向滑槽231内、并与升降气缸24的驱动杆形成联动连接,连接块25在竖向滑槽231内进行滑动,所述套环26与拉环11之间呈90°垂直设置,该角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原理说明:通过升降气缸24带动连接块25的升降,而连接块25升降时,由于套环26与拉环11之间的钢丝4联动结构,以及转动座22与角度安装座21的转动结构,实现了机体1的角度调节,通过小型电机34的启动,驱动主动齿轮35转动,而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5的啮合结构则会使从动齿轮32转动,同时,由于转盘33与机体1的可转动连接结构,实现了机体1的方向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配合方向调节装置的设计,经由转动座上的安装杆配合升降气缸来控制连接块的升降,经由连接块的升降带动套环的升降,而套环与拉环之间由钢丝连接,在套环下降时,拉环会因机体受重力而下降,从而实现机体的角度调节,以达到较全面的图像采集范围,另外还在安装杆的顶部设置了榫头,从而方便机体插入于墙体或其他装置上进行卡持固定,形成快装式结构。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机体,及安装于机体上方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安装于机体下方的方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机体上的角度安装座,及与角度安装座形成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安装于转动座上的、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杆,及设置于安装杆内的升降气缸,及安装于升降气缸的驱动杆上的连接块,及设置于连接块上的套环,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与套环相配合的拉环,所述套环与拉环之间设有钢丝连接,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有榫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有机体,及安装于机体上方的角度调节机构,及安装于机体下方的方向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于机体上的角度安装座,及与角度安装座形成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及安装于转动座上的、呈镂空设置的安装杆,及设置于安装杆内的升降气缸,及安装于升降气缸的驱动杆上的连接块,及设置于连接块上的套环,所述机体上安装有与套环相配合的拉环,所述套环与拉环之间设有钢丝连接,所述安装杆的顶部设有榫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体底部的转杆,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善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宇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