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9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笔,该触控笔包括金属笔管、支架、电路板、导电笔芯以及弹性件;支架安装于金属笔管内,电路板安装于支架上,电路板上具有第一接地端,导电笔芯与电路板电连接。弹性件由导电材质制成,弹性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和抵接部,第一固定脚与第一接地端固定连接,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外壁及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触控笔通过使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外壁及金属笔管的内壁相抵接,因为支架的外壁与金属笔管的内壁间距离较近,空间较小,使得弹性件的变形量较大,在振动或者跌落的极端情况下弹性件可以与金属笔管的内壁保持稳定地抵接,增加了触控笔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

Styl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笔
本技术涉及触控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
技术介绍
主动电容笔为与电容式触控屏配合使用的笔,与电容式触控屏之间进行通信交互。与用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相比,主动电容笔具有细笔尖,定位精度高,有压感等优势。因此,主动电容笔目前广泛应用于例如移动设备等电容式触控设备中。但在主动电容笔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号干扰,导致触控异常或触控精度降低的问题,所以很多的主动电容笔都会设置防止信号干扰的装置,而很多防信号干扰的装置依然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在振动环境下信号防干扰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稳定性低,影响触控笔的使用。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控笔,旨在解决触控笔防信号干扰功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触控笔包括金属笔管、支架、电路板、导电笔芯以及弹性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金属笔管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第一接地端;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弹性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及抵接部,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外壁及所述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抵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片状结构,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安装平面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二固定脚分别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所述第二固定脚呈环抱状环抱并紧贴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所述第二固定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两侧相对的位置,所述抵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还连接有第三固定脚,所述电路板还设有第二接地端,所述第三固定脚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地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脚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导电笔芯的方向倾斜延伸,以使所述抵接部与其相对应的支架表面呈锐角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形成供所述安装部安装定位的定位空间。本技术触控笔通过在触控笔内设置有可导电的弹性件,该弹性件的第一固定脚与电路板的接地端电连接,抵接部位于支架外壁与金属笔管内壁之间,并且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外壁及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当干扰信号传递至金属笔管上时,干扰信号就会通过弹性件流入地中,实现防止信号干扰的目的。又因为支架的外壁与金属笔管的内壁间距离较近,空间较小,使得弹性件的变形量较大,在触控笔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与金属笔管的内壁保持稳定地抵接,增加了触控笔防信号干扰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触控笔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触控笔一实施例的一组装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触控笔一实施例的另一组装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触控笔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触控笔130电路板153第三固定脚110金属笔管131第一接地端154抵接部120支架132第二接地端155安装部121第一支架140导电笔芯155A第一端122第二支架150弹性件155B第二端123安装平面151第一固定脚124定位凸起152第二固定脚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触控笔10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至图5,该触控笔100包括金属笔管110、支架120、电路板130、导电笔芯140以及弹性件150。支架120安装于金属笔管110内,电路板130安装于支架120上,电路板130上具有第一接地端131,导电笔芯140与电路板130电连接。弹性件150由导电材质制成,弹性件150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151及抵接部154,第一固定脚151与第一接地端131固定连接,抵接部154的两端分别与支架120的外壁及金属笔管110的内壁弹性抵接。触控笔是一种小笔形的工具,用来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和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的设备,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笔点击触控屏幕来选取文件或绘画。随着触控屏幕在手机、平板电脑或一体机等科技产品中的普遍应用,触控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占据主角的地位。在主动式触控笔中,通常是通过触控笔内的电路板与触摸屏之间相互发送和接收信号来实现触控,信号传递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决定了触控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笔管;/n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金属笔管内;/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第一接地端;/n导电笔芯,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n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弹性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及抵接部,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外壁及所述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笔管;
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金属笔管内;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第一接地端;
导电笔芯,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由导电材质制成,所述弹性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固定脚及抵接部,所述第一固定脚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的外壁及所述金属笔管的内壁弹性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支架的外壁,所述第一固定脚和所述抵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片状结构,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安装部的位置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部紧贴于所述安装平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梓煜陈良武邓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