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61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涉及移动通信的技术领域,该天线辐射单元包括:PCB辐射单元、辐射片固定支架、馈电单元和固定件;辐射片固定支架用于将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固定在一起,且,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处于同一平面;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固定件与馈电单元连接,PCB辐射单元包括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馈电单元包括馈电件,馈电件包括馈电臂和与馈电臂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和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以构成馈电件的谐振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显著扩展天线的匹配带宽,进而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

Antenna radiation un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移动通信将会出现2G~5G多网并存的主流组网方式,组网需求基站的数量也会迅猛增加。通常,由于资源匮乏,新建站点选址困难等问题,在设计移动通信的天线时,多要求天线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多频多模等特点。因此多频共面小型化天线成为行业共同的选择。然而,多频多模与小型化特性集成在一副天线上时,会带来端口间相互干扰以及带宽窄等问题,且,工作的频带也相对较窄,难以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辐射单元,该天线辐射单元包括:PCB辐射单元、辐射片固定支架、馈电单元和固定件;辐射片固定支架用于将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固定在一起,且,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处于同一平面;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固定件与馈电单元连接,用于固定天线辐射单元;其中,PCB辐射单元包括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印制有预设形状的辐射线路,以构成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馈电单元包括馈电件,馈电件包括馈电臂和与馈电臂连接的连接臂,连接臂和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以构成馈电件的谐振腔。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的居中位置均设置有卡接部,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通过卡接部卡接。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印制的辐射线路在卡接部两侧设置,以构成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第三辐射臂以及第四辐射臂;其中,各个辐射臂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辐射臂与第三辐射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第二辐射臂与第四辐射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且,相邻两个辐射臂互相垂直。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馈电单元的馈电件包括第一馈电件、第二馈电件、第三馈电件以及第四馈电件;第一馈电件、第二馈电件、第三馈电件以及第四馈电件在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形成的四个区域依次排列;第一馈电件包含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臂,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臂的第一连接臂;第二馈电件包含第三馈电臂、第四馈电臂,以及用于连接第三馈电臂、第四馈电臂的第二连接臂;第三馈电件包含第五馈电臂、第六馈电臂,以及用于连接第五馈电臂、第六馈电臂的第三连接臂;第四馈电件包含第七馈电臂、第八馈电臂,以及用于连接第七馈电臂、第八馈电臂的第四连接臂;其中,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和第四连接臂分别与所连接的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以构成对应的馈电件的谐振腔。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馈电臂和第八馈电臂分别平行位于第一辐射臂两侧;第二馈电臂和第三馈电臂分别平行位于第二辐射臂两侧;第四馈电臂和第五馈电臂分别平行位于第三辐射臂两侧;第六馈电臂和第七馈电臂分别平行位于第四辐射臂两侧。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天线辐射单元还包括用于进行馈电的阻抗变换组件;阻抗变换组件包含第一同轴线缆和第二同轴线缆;第一同轴线缆的外导体连接第四馈电件,第一同轴线缆的内导体连接第二馈电件;第二同轴线缆的外导体连接第一馈电件,第二同轴线缆的内导体连接第三馈电件,以对天线辐射单元进行激励。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辐射片固定支架设置有与PCB辐射单元匹配的凹槽,用于放置PCB辐射单元;其中,辐射片固定支架上靠近PCB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卡口,卡口用于固定PCB辐射单元和馈电单元,并使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缝隙。较佳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件包括预设高度的巴伦,以及与巴伦匹配的巴伦固定支架;巴伦与馈电单元连接,且,巴伦与馈电单元呈一体化压铸结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配置有天线,天线配置有第一方面的天线辐射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及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天线辐射单元的辐射片固定支架将PCB辐射单元与馈电单元固定在一起,且,PCB辐射单元包括的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以及,馈电单元的馈电件包括的连接臂和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的方式,能够构成馈电件的谐振腔,通过谐振腔与PCB辐射单元的配合,能够有效显著扩展天线的匹配带宽,进而满足移动通信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PCB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PCB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B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馈电单元的极化及其工作时矢量电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结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驻波比实测曲线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极化隔离度实测曲线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增益实测曲线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辐射单元的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实测曲线示意图。图标:101-PCB辐射单元;102-辐射片固定支架;103-馈电单元;104-固定件;101a-第一PCB基板;101b-第二PCB基板;105a-第一卡接部;105b-第二卡接部;501-第一辐射臂;502-第二辐射臂;503-第三辐射臂;504-第四辐射臂;505-辐射电路;60a-第一馈电件;60b-第二馈电件;60c-第三馈电件;60d-第四馈电件;601-第一馈电臂;602-第二馈电臂;603-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PCB辐射单元、辐射片固定支架、馈电单元和固定件;/n所述辐射片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固定在一起,且,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处于同一平面;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缝隙;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馈电单元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天线辐射单元;/n其中,所述PCB辐射单元包括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n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印制有预设形状的辐射线路,以构成所述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n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件,所述馈电件包括馈电臂和与所述馈电臂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以构成所述馈电件的谐振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PCB辐射单元、辐射片固定支架、馈电单元和固定件;
所述辐射片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固定在一起,且,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处于同一平面;所述PCB辐射单元与所述馈电单元之间留有一定缝隙;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馈电单元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天线辐射单元;
其中,所述PCB辐射单元包括第一PCB基板和第二PCB基板,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
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印制有预设形状的辐射线路,以构成所述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
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件,所述馈电件包括馈电臂和与所述馈电臂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馈电臂组成封闭结构,以构成所述馈电件的谐振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的居中位置均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通过所述卡接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印制的所述辐射线路在所述卡接部两侧设置,以构成所述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辐射单元的辐射臂包括第一辐射臂、第二辐射臂、第三辐射臂以及第四辐射臂;
其中,各个所述辐射臂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所述第一辐射臂与所述第三辐射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辐射臂与所述第四辐射臂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在同一直线上,且,相邻两个所述辐射臂互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单元的馈电件包括第一馈电件、第二馈电件、第三馈电件以及第四馈电件;
所述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三馈电件以及所述第四馈电件在所述第一PCB基板和所述第二PCB基板正交组合形成的四个区域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馈电件包含第一馈电臂、第二馈电臂,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馈电臂、所述第二馈电臂的第一连接臂;
所述第二馈电件包含第三馈电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骏郑文峰王羽林邱小凯庄莉曾骏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摩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摩比通讯技术吉安有限公司摩比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深圳市晟煜智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摩比天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