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153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1: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MOS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尺寸较小(例如,纳米级)的平面MOS器件短沟道效应以及栅控能力和饱和电流下降的问题。本申请的MOS器件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和沟道区,漏极位于源极外围,沟道区位于源极和漏极之间,沟道区的形状为环形;沿源极至漏极方向,沟道区表面开设多个沟道,栅极位于沟道内。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源极和漏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沟道区;沿源极至漏极方向,在沟道区表面刻蚀、外延沟道材料形成沟道;在沟道内形成栅极。本申请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展宽电流通道的面积、提高饱和电流。

A MOS device with ring channel reg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MOS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不断微缩,为了满足设计对开启电压和饱和电流等需求,三维器件(例如,Finfet和纳米线等)正在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三维器件工艺(例如,Fin制备工艺)相对复杂,设备能力要求高,因此,相比之下,平面器件工艺仍具备相当的成本和工艺优势,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与三维器件并存。现有的平面器件工艺中,一般采用对称的源漏结构,但是,随着沟道尺寸的不断减小,特别是进入到纳米尺度后,源漏的短沟道效应愈专利技术显,栅控能力下降,饱和电流也相应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尺寸较小(例如,纳米级)的平面MOS器件短沟道效应以及栅控能力和饱和电流下降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上的源极、漏极、栅极和沟道区,漏极位于源极外围,沟道区位于源极和漏极之间,沟道区的形状为环形;沿源极至漏极方向,沟道区表面开设多个沟道,沟道的侧壁和底部为沟道功能区,栅极位于沟道内。进一步的,沟道区的形状为圆环形,沟道沿圆环形的沟道区的径向设置。进一步的,源极和漏极的厚度为10~500nm。进一步的,沟道区内的沟道材料采用Si、SiGe、Ge或GaAs。进一步的,沟道区与源极之间、沟道区与漏极之间分别设有轻掺杂漏区。进一步的,沟道与栅极之间设有栅极电介质层。进一步的,栅极电介质层采用HfO2或LaAlO3制成。进一步的,栅极电介质层为纳米叠层结构,包括层叠的含氟聚合物层和氧化物层,氧化物层包括交替层叠的氧化铝层和氧化铪层。进一步的,沟道与栅极电介质层之间设有界面氧化层。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源极和漏极;步骤2: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外延生长沟道材料,形成沟道区,通过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例如,热氧化,热氧化温度为750℃~850℃,热氧化时间为1min~10min)将表面磨平,其中,掺杂浓度控制在1E16/cm3~1E18/cm3(例如,1E17/cm3~5E17/cm3),沟道区的掺杂类型与源极和漏极的掺杂类型相反;步骤3:沿源极至漏极方向,在沟道区表面刻蚀、外延沟道材料(采用SiCl4,SiH2Cl2为原材料,压强为10~500毫托,温度为600℃~1000℃)形成沟道,通过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将表面磨平,沟道的侧壁和底部为沟道功能区;步骤4:在沟道内形成栅极,抛光漏出源极和漏极,得到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进一步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表面层;步骤12:对表面层进行掺杂和退火,得到掺杂退火后的表面层,其中,掺杂浓度大于5E20/cm3,掺杂方法采用外延法(N型外延掺杂P,P型外延掺杂B,掺杂浓度均在5E20~1E21/cm3)或离子注入法(N型注入P或As,能量为5~20KeV,剂量为2E15~1E16/cm2,P型注入B,能量为1~20KeV,剂量为2E15~1E16/cm2),退火温度为1000℃~1100℃,退火时间为10s~60s,退火气氛为氮气;步骤13:对掺杂退火后的表面层进行干法刻蚀工艺形成源极和漏极,其中,刻蚀深度为10~500nm。进一步的,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在沟道内形成栅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栅极引出材料,通过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将表面磨平,漏出源极和漏极,得到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进一步的,形成栅极采用ALD原子层沉积工艺,栅极的厚度为1~5nm,沉积温度为200℃~450℃。进一步的,沟道区与源极之间、沟道区与漏极之间分别设有轻掺杂漏区时,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源极和漏极之间沉积轻掺杂层(例如,SiO2或SIN),采用回刻工艺形成轻掺杂漏区。进一步的,沟道与栅极之间设有界面氧化层和栅极电介质层时,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沟道区内依次生长界面氧化层和栅极电介质层,通过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将表面磨平。进一步的,生长界面氧化层采用臭氧氧化工艺,臭氧浓度为10ppm~100ppm,氧化厚度为1ppm~3ppm。进一步的,生长栅极电介质层采用ALD原子层沉积工艺,栅极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5nm,沉积温度为200℃~450℃。进一步的,在生长栅极电介质层之后、步骤4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真空退火。进一步的,退火温度为400~800℃,退火时间为1s~300s,退火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a)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中,沟道区为环形沟道区,沿源极至漏极方向,沟道区表面开设沟道,沟道功能区为沟道的侧壁和底部,采用这种三维结构,能够展宽电流通道的面积,从而能够提高饱和电流,即源漏之间的栅电流。b)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中,沟道区的形状为圆环形,也就是说,上述沟道区为圆环形的沟道区,沟道沿圆环形的沟道区的径向设置。相对于方环形沟道区,采用圆环形的沟道区能够保证沟道的长度一致,使得沟道所对应的基础单元的结构和尺寸一致,进而保证基础单元所需的源极和漏极的掺杂浓度也一致,从而能够降低加工难度,使得多个沟道可以共用一个源极和一个漏极。此外,采用圆环形的沟道区,沟道的长度一致还能够保证多个基础单元的开启电压一致。c)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的制备方法中,先形成源极和漏极再进行后续工艺,可以通过较高温度的长时间充分退火消除损伤,并提高源极和漏极的激活度,降低后续工艺的热预算。d)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的制备方法中,在生长栅极电介质层之后、步骤4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真空退火。采用真空退火不仅能够使栅极电介质层更加致密,并消除氧空位,降低退火过程中氧杂质带来的缺陷,还能够将源极和漏极杂质扩散到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材料中,通过此种方法形成轻掺杂漏区,其中,扩散的深度通过调节栅极电介质层退火的温度和时间。d)本申请提供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的制备方法中,由于轻掺杂漏区通过生长栅极电介质层之后的真空退火一步实现,无需单独进行光刻轻掺杂漏区,从而简便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和沟道区,所述漏极位于源极外围,所述沟道区位于源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沟道区的形状为环形;/n沿源极至漏极方向,所述沟道区表面开设多个沟道,所述沟道的侧壁和底部为沟道功能区,所述栅极位于沟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和沟道区,所述漏极位于源极外围,所述沟道区位于源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沟道区的形状为环形;
沿源极至漏极方向,所述沟道区表面开设多个沟道,所述沟道的侧壁和底部为沟道功能区,所述栅极位于沟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区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沟道沿圆环形的沟道区的径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区与源极之间、沟道区与漏极之间分别设有轻掺杂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与栅极之间设有栅极电介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与栅极电介质层之间设有界面氧化层。


6.一种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具有环形沟道区的MOS器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基板,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源极和漏极;
步骤2: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外延生长沟道材料,形成沟道区;
步骤3:沿源极至漏极方向,在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彪王桂磊李俊峰王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