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铁军专利>正文

一种热水灶及其相配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37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灶及其相配的阀,由炉膛内有炉芯位于炉篦上,炉膛底部是炉门,炉膛旁附有水箱,水箱包容着炉膛而成相互结合的密闭体,水箱上部有进出水连接管;并于进水连接管上增设一控制阀;由于该阀能有效阻止水箱内产生高温高压而不致使水箱发生炸裂;而且还能阻止高压蒸汽窜入冷水系统,使其不破坏进水表及将附近的冷水传导成热水;该阀还能控制水箱与大气相通,使水箱内热水中溶入大量空气。(*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特别是一种配装有安全控制阀的热水灶。
技术介绍
目前,附有热水装置的燃煤灶,品种较多,它利用生活做饭之余热,就能方便地提供生活用热水。但由于热水灶的结构各异,影响了热能的充分利用和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高温高压这个问题,还长期困扰着人们。当热水灶的使用环境温度增加时,特别是炎热的夏季,热水产量大,用热水量又相对较少;此时,会出现两种不良的现象首先,水箱内压强必然增大,促使热水发生汽化并产生大量的高压蒸汽;然后,水箱内的蒸汽会沿进水管迅速窜入冷水系统的供水管中,导致水表设备被烫坏,左邻右舍使用的冷水也成了热水。其次,水箱内的热水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热水中的空气越来越少,经过多次煮沸的热水变成了过热水。这里尤其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因为过热水中缺乏空气泡,即使将过热水加热到沸点以上也不沸腾;另外,过热水在温度大大超过沸点时,又会突然猛烈沸腾,从而导致水箱炸裂情况的发生,这就给使用热水灶的人们带来了不安全感。虽然能在水箱出水管上接入一安全阀,但仍未解决好过热水中空气缺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性能更加优良的热水灶;本技术的目的是还要提供一种与热水灶相配的阀,它不仅能有效阻止高压蒸汽窜入冷水系统,还能使水箱的内部与大气相通,又能防止因过热水中缺乏空气而导致水箱炸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热水灶,炉膛内有炉芯位于炉篦上,炉篦底部是炉门,炉膛旁附有水箱,水箱包容着炉膛而成相互结合的密闭体,其上还固定有进、出水连接管。该炉膛与水箱的结合是炉膛成十字型整体嵌入在圆筒形的水箱中部,固定的进水连接管向内伸入并成曲状布设;该曲状布设的连接管上还设有孔;其中,有一孔紧靠水箱内壁顶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热水灶还有一相配的阀,它接入在水箱进水连接管的连接处,形状为锥体的阀芯穿过阀体的锥孔外,用挡圈、螺母于以锁紧;该阀体中心的水平截面上有数个通道及通道连接接口;其阀芯上亦设有数个与之相配的长条形通道。该阀芯上的长条形通道是轴向孔长于径向孔;阀芯上部有手柄与阀芯连成一体,阀芯下部有方形定位锁紧键。在阀芯与阀体的结合面间,有嵌入在阀体的阀衬;在阀体与阀芯的上部位置还设有控制通道方向的定位销。使用时,只要转动手柄于两定位销之间,就能达到控制水箱内部的进水、通气、排压之目的。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使炉膛与水箱的结合更加紧凑、小巧,热效率快速、集中,余热得到了充分利用;由于在水箱进水连接管处增设了一控制阀,因而有效阻止了高压蒸汽窜入冷水系统,使得水箱内压强成为常压;同时,过热水中也溶入了大量的空气,从而消除了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解决了人们长期企盼解决的难题;且性能更优良,使用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热水灶及其相配的阀,沿中心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沿阀的中心线剖切的左向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阀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阀芯的主视图;图6是图3的F-F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完全反映在图1、图2、图3中,炉膛1内有炉芯2位于炉篦3上,炉芯2用耐火材料整体压制,炉篦3采用整体铸造以增强其刚性、耐高温性和抗氧化能力;炉芯2与炉膛壁35之间填充一些保温材料4,能有效阻止燃料过快的消耗,同时也可使炉膛壁35的温度不至过高而延长了使用寿命;炉膛1底部是炉门5及门盖6,需要封火时,门盖6盖住炉门口即可;燃烧完成后的废渣也由炉门5排出;如果炉膛1较大的,还可在炉门5处增设一搅渣机构,可防止人工换料时,因高温而灼伤身体。炉膛1与水箱7的结合是采用炉膛1成十字型嵌入在圆筒形的水箱7中部,构成水箱7包容着炉膛1而成相互结合的密闭腔体;这种结构能使炉膛1周围的余热得到充分的利用,热效率也较高;在水箱7顶部的两端固定有进、出水连接管8、9,左边的连接管是出水连接管9,右边的连接管是进水连接管8。水箱上固定的进水连接管8向水箱内伸入,并成曲状布设,其上设有许多孔11,其中,有一孔39紧靠水箱内壁顶端,以利于冷水进入水箱7内以后能均匀推动热水向水箱7外部出水管排出,曲状管8顶端的孔39还起着与大气相通的作用,使其更安全可靠。在本技术中,为了有效阻止水箱7内高压蒸汽窜入冷水系统,破坏水表设备及影响邻近的冷水变成热水,和因水箱7中过热水现象而可能导致水箱7炸裂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采取在水箱7右连接管8与外部进水管10的连接处接入一控制阀12。图3、图4、图5、图6,示出了该阀12的结构。该阀12应用到本技术的系统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了本技术的总目的。在图3所示的剖视图中可以看到,形状为锥体的阀芯13穿过阀体14的锥孔15外,用挡圈16、螺母17予以锁紧;在阀芯13与阀体14之间还配装有嵌入在阀体14中的由耐磨材料制作的阀衬18,使阀芯13与阀体14间锥面的密封更好。从图3及图6中可以看出,在整个阀12的中心水平截面上开有三个三向通道36、37及三个三向连接管子的连接接口38;其中有两向通道及接口同在一直线上,另一向通道及接口则垂直于该两向通道及接口;阀体A向接口25与水箱7进水连接管8相接,阀体B向接口26与自来水冷水管10相接,阀体C向接口27与大气相通的排气管28相接。图5所示的阀芯13,其通道37改用长条形形状,以利于阀芯13在配装时的调整及磨损后仍能继续使用;阀芯13上有控制手柄30与阀芯13上部连成一体,大大简化了阀的结构;在阀芯13下部是方形定位锁紧键29,挡圈16套入方形键29后,用一个螺母17就能将阀芯13牢牢地锁紧在阀体14的锥孔15中;因采用圆锥与方形相结合的定位方式,密封、锁紧效果达到最佳。结合图4、图5、图6,可以知道该阀12在本技术中的控制情况;图4示出了在阀12的上部位置,即阀体14的上平面上,分别有两个定位销31成90°布设,以及阀芯13上部非配合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定位销31,在阀体连接口和阀芯手柄30上还有A、B向标记。图4、图5示出了阀12设有定位销31;定位销31是在装配时配钻安装的;阀12在总装配时,把阀芯13手柄30上的A、B向标记与阀体上的A、B向标记对中,同时将阀芯13上c1通道21与阀体上C向标记背向对中,然后把阀芯13穿过已嵌入在阀体内的阀衬18的锥孔15中,再穿过阀体14外后套上定位挡圈16,用螺母17予以锁紧。阀芯13与阀体14装配好后,再在其上部按90°分布,分别在阀芯,阀体上部相邻处配钻销孔,并压入定位销31即成。图1、图2示出了阀与系统的安装。将阀体14上A向接口25与水箱进水连接管8相接,B向接口26与冷水系统的自来水管10相接,C向接口27则接入排气管28即可。结合图1至图6,本技术生产热水及安全用水的原理是炉膛1内燃料燃烧产生的余热,由炉芯2向周围扩散、传导,经炉膛壁35传至水箱7内腔,使水箱7中的水升温加热。当需要用热水时,打开出水管9上的热水龙头,同时将阀芯13上的手柄30A、B向标记旋转至与阀体14上A、B向标记一致,阀芯a1、b1通道19、20与阀体a、b通道22、23对中,阀芯c1通道21与阀体c通道24背向,阀体a、b通道22、23打开,阀体c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灶及其相配的阀,灶膛(1)内有炉芯(2)位于灶篦(3)上,炉膛(1)底部是炉门(5),灶膛(1)旁附有水箱(7),其特征在于:水箱(7)包容着炉膛(1)而成相互结合的密闭体,其上还固定有进、出水连接管(8、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铁军胡瑛石
申请(专利权)人:曾铁军胡瑛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