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11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旨在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空调吹风时产生的噪声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包括内栅板和与内栅板固定连接的外栅板,内栅板和外栅板均为弧形板,外栅板的凹面与内栅板的凸面贴合设置;内栅板的凹面上设置有凸块,各个凸块与外栅板之间均形成消音腔,消音腔内设置有消音部件;凸块在内栅板的凹面上均匀分布且凸块在内栅板上紧密排列以使相邻凸块的底边贴合,凸块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外栅板上位于各个凸块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出气孔,从空调吹出的气流通过通孔进入消音腔内再从出气孔中排出。

A bionic noise reduction air conditioning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
技术介绍
空调是通过人工方法调节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及空气品质等,使环境舒适性达到一定要求的电器产品。自空调问世以来,其噪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降低空调噪声,一直是科研机构及空调研发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空调的噪声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压缩机和风机的震动引起,空调的空气动力噪声主要由进气噪声、风机叶片噪声、管道噪声和出风口噪声组成这些噪音有一部分会从空调出风口处向外部空间传播,由于空调出风口往往与噪声接收者较近,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严重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空调吹风时产生的噪声较大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包括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的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包括内栅板和与所述内栅板固定连接的外栅板,所述内栅板和所述外栅板均为弧形板,所述内栅板和所述外栅板的横截面均为弧形,所述内栅板的凹面朝向空调风吹来的方向,所述外栅板的凹面与所述内栅板的凸面贴合设置;所述内栅板的凹面上设置有若干金字塔型的凸块,各个所述凸块均从所述内栅板的凸面向所述内栅板的凹面凸出以使各个所述凸块与所述外栅板之间均形成消音腔,所述消音腔内设置有消音部件,所述消音部件包括与所述凸块内壁连接的第一消音片和与所述凸块内壁连接的第二消音片,所述第一消音片与所述第二消音片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消音片与所述第二消音片之间设置有夹角以使所述第一消音片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二消音片的端面;所述凸块在所述内栅板的凹面上均匀分布且所述凸块在所述内栅板上紧密排列以使相邻所述凸块的底边贴合,所述凸块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栅板上位于各个所述凸块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出气孔,从空调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消音腔内再从所述出气孔中排出。各个所述凸块的外表面均为阶梯面并且阶梯面中各相邻阶梯的连接处均倒有圆角。所述消音腔内还填充有用于降低噪音的隔音棉。所述第一消音片与所述第二消音片的表面均为凹凸的曲面。所述外栅板的凹面位于所述各个所述凸块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成凹凸的曲面。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仿生学技术,通过研究堆积的雪对噪音吸收作用,并将其应用到空调出风口处的格栅板上来实现对空调吹出的风的降噪处理,堆积的雪花之间存在着许多细小的间隙,声波进入这些间隙后发生多次反射,导致声波的能量降低,噪音减小。本方案中,声波在各个凸块之间发生多次反射消耗声波的能量,当声波的能量完全消耗时噪声便完全消失;能量未损耗完的部分声波通过凸块上的通孔进入消音腔中继续发生反射,第一消音片和第二消音片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声波在消音腔中反射的概率和次数,加大了对声波能量的损耗,提高了对噪音的过滤效果。凸块的表面设置成阶梯面,使得部分声波在传播到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时就能发生两次反射,提高了声波在格栅板上的反射次数,加大了对声波的能量损耗,优化了格栅板的降噪效果。隔音棉的设置提高了对噪音的吸收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的俯视图。图中,1、格栅板;2、外栅板;3、内栅板;4、凸块;5、消音腔;6、消音部件;7、第一消音片;8、第二消音片;9、通孔;10、出气孔;11、隔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包括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的格栅板1。参照附图1至附图3所示,格栅板1包括内栅板3和与内栅板3固定连接的外栅板2,内栅板3和外栅板2均为弧形板,内栅板3和外栅板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内栅板3的凹面朝向空调风吹来的方向,外栅板2的凹面与内栅板3的凸面贴合设置;内栅板3的凹面上设置有若干金字塔型的凸块4,各个凸块4均从内栅板3的凸面向内栅板3的凹面凸出以使各个凸块4与外栅板2之间均形成消音腔5,消音腔5内设置有消音部件6,消音部件6包括与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一消音片7和与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二消音片8,第一消音片7与第二消音片8相对设置且第一消音片7与第二消音片8之间设置有夹角以使第一消音片7的一端指向第二消音片8的端面;凸块4在内栅板3的凹面上均匀分布且凸块4在内栅板3上紧密排列以使相邻凸块4的底边贴合,凸块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9,外栅板2上位于各个凸块4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0,从空调吹出的气流通过通孔9进入消音腔5内再从出气孔10中排出。在工作过程中,空调在向出风口进行吹风的同时也会产生噪音,噪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本方案中内格栅板1上紧密排布有多个金字塔型凸块4,当声波与凸块4表面接触时,由于凸块4倾斜的表面与声波的传播方向存在夹角,使得声波会在各个凸块4之间发生多次反射,每一次的反射都会对声波的能量产生一定的损耗,当声波的能量完全消耗时噪声便完全消失;能量未损耗完的部分声波通过凸块4上的通孔9进入消音腔5中继续发生反射,第一消音片7和第二消音片8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声波在消音腔5中反射的概率和次数,加大了对声波能量的损耗,提高了对噪音的过滤效果。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各个凸块4的外表面均为阶梯面并且阶梯面中各相邻阶梯的连接处均倒有圆角。凸块4的表面设置成阶梯面,使得部分声波在传播到凸块4的外表面时就能发生两次反射,提高了声波在格栅板1上的反射次数,加大了对声波的能量损耗,优化了格栅板1的降噪效果。圆角的设置能减少空调风吹到棱角上产生噪音的情况。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消音腔5内还填充有用于降低噪音的隔音棉11。隔音棉11中存在着大量的间隙,声波进入这些间隙后不断发生反射消耗能量,使得隔音棉11对噪音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参照附图2所示,第一消音片7与第二消音片8的表面均为凹凸的曲面。第一消音片7与第二消音片8表面凹凸不平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声波的反射次数,优化了格栅的降噪效果。参照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外栅板2的凹面位于各个凸块4正下方的位置设置成凹凸的曲面。当在消音腔5内未被完全消耗完能量的声波到达外格栅表面时,外格栅对声波再一次进行反射,外格栅表面凹凸曲面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声波的反射次数,优化了格栅的降噪效果。工作原理:在工作过程中,空调在向出风口进行吹风的同时也会产生噪音,噪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本方案中内格栅板1上紧密排布有多个金字塔型凸块4,当声波与凸块4表面接触时,由于凸块4倾斜的表面与声波的传播方向存在夹角,使得声波会在各个凸块4之间发生多次反射,每一次的反射都会对声波的能量产生一定的损耗;能量未损耗完的部分声波通过凸块4上的通孔9进入消音腔5中继续发生反射,进入消音腔5内的声波在第一消音片7、第二消音片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包括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的格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1)包括内栅板(3)和与所述内栅板(3)固定连接的外栅板(2),所述内栅板(3)和所述外栅板(2)均为弧形板,所述内栅板(3)和所述外栅板(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朝向空调风吹来的方向,所述外栅板(2)的凹面与所述内栅板(3)的凸面贴合设置;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上设置有若干金字塔型的凸块(4),各个所述凸块(4)均从所述内栅板(3)的凸面向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凸出以使各个所述凸块(4)与所述外栅板(2)之间均形成消音腔(5),所述消音腔(5)内设置有消音部件(6),所述消音部件(6)包括与所述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一消音片(7)和与所述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二消音片(8),所述第一消音片(7)与所述第二消音片(8)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消音片(7)与所述第二消音片(8)之间设置有夹角以使所述第一消音片(7)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二消音片(8)的端面;所述凸块(4)在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上均匀分布且所述凸块(4)在所述内栅板(3)上紧密排列以使相邻所述凸块(4)的底边贴合,所述凸块(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9),所述外栅板(2)上位于各个所述凸块(4)的正下方设置有若干出气孔(10),从空调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通孔(9)进入消音腔(5)内再从所述出气孔(10)中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降噪空调格栅,包括设置于空调出风口处的格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1)包括内栅板(3)和与所述内栅板(3)固定连接的外栅板(2),所述内栅板(3)和所述外栅板(2)均为弧形板,所述内栅板(3)和所述外栅板(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朝向空调风吹来的方向,所述外栅板(2)的凹面与所述内栅板(3)的凸面贴合设置;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上设置有若干金字塔型的凸块(4),各个所述凸块(4)均从所述内栅板(3)的凸面向所述内栅板(3)的凹面凸出以使各个所述凸块(4)与所述外栅板(2)之间均形成消音腔(5),所述消音腔(5)内设置有消音部件(6),所述消音部件(6)包括与所述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一消音片(7)和与所述凸块(4)内壁连接的第二消音片(8),所述第一消音片(7)与所述第二消音片(8)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消音片(7)与所述第二消音片(8)之间设置有夹角以使所述第一消音片(7)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二消音片(8)的端面;所述凸块(4)在所述内栅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明黄一峻黄列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皇大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