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10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9:13
一种新风机,属于新风机技术领域。新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冷凝器、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所述机壳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蒸发器经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还经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具有制冷、制热、新风功能,解决了现有新风系统外机安装空间不足以及热回收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A new type 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机
本技术属于新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机。
技术介绍
目前新风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带制冷制热功能,一种不带制冷制热功能,只引进新风。对于带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其结构是一台室内新风机和一台外机,不仅室内新风机体积相当庞大,而且室外机也需额外的安装空间。而目前大部分小区房间均只有一个空调外机安装机位,倘若再安装一个新风外机,不仅成本、安装空间增加,噪声也会大大增加,美观度也会下降。因此,所有现有新风机不适用于家庭房间小、外机安装位置有限等场合。另外,现有新风机回风冷量热量回收通常是采用全热交换芯体,其热交换效率不高,且用久了容易老化和堵塞。技术专利CN208998234U公开了结合蒸发冷却与蒸发冷凝的节能净化空调系统,并具体公开了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室外的机械制冷室外机、设置在室内且与所述机械制冷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的室内机以及设置在室内吊顶层内的间接蒸发冷却回收新风机组。该系统采用室内新风机组和室外机,存在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制冷制热功能的新风机,解决了现有新风系统外机安装空间不足以及热回收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机,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冷凝器、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所述机壳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蒸发器经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还经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该新风机采用一体化设计,将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等集成在一个室内机中,这样就不需要额外的外机安装空间,就能实现制冷、新风功能。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均采用翅片管换热器。作为优选,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有四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壳两侧;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分别位于所述机壳同侧的两个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有四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壳两侧;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分别位于所述机壳不同侧的两个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对角线排布。作为优选,新风机还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两通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两端。该新风机能实现制冷、制热、新风功能。作为优选,所述机壳通过隔板分成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所述压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分别容置在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作为优选,所述上容置空间还容置有节流装置、压缩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风机,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不需要另配备外机,能解决了新风系统外机安装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该新风机能通过冷凝器或蒸发器回收回风冷量、热量,且翅片管换热器效率高,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风机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风机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风机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风机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一种新风机,包括机壳11,以及设于机壳1内的冷凝器1、排风风机2、送风风机10、压缩机4、蒸发器6、节流装置9。所述机壳11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出风口3、5、7、9,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蒸发器6经所述压缩机4连接所述冷凝器1,所述蒸发器6还经所述节流装置9连接所述冷凝器1。所述新风机为一体化设计,将冷凝器1、排风风机2、送风风机10、压缩机4、蒸发器6、节流装置9集成在机壳11内。所述机壳11设有隔板13,隔板13将机壳内部空间划分为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所述压冷凝器1和所述蒸发器6分别容置在上容置空间和下容置空间。这样纵向的隔离分布,一方面能减少风机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避免冷凝器与蒸发器相互干扰,有效实现回风冷量、热量的回收。另外,所述上容置空间还容置有节流装置8、压缩机4,所述节流装置8、所述压缩机4放置于所述压冷凝器1和所述蒸发器6之间,可减小新风机体积。所述隔板13可采用两块,在隔离空间的同时,两块隔板之间留有空隙,便于管道连接。或者,所述隔板采用一块中间有通孔的隔板,中间通孔用于管道走线。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均采用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换热效率高,且寿命长。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等其他具备节流降压效果的元器件。图1示出了一种异侧单冷型新风机。所述压缩机4通过排气管与冷凝器1连接,所述压缩机4还通过吸气管与蒸发器6连接。所述蒸发器6经连接管连接节流装置8,之后经连接管连接所述冷凝器1。所述出风口有四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壳11两侧。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分别位于所述机壳11不同侧的两个出风口。优选地,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对角线排布,如图中所示的出风口3和出风口9。该新风机能构建制冷循环和新风系统。制冷时,压缩机4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经过冷凝器1冷凝,可将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冷却为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后经过节流装置8节流降压,降低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压力,后进入蒸发器6蒸发后被压缩机4吸入,完成一个制冷循环。新风系统:室内污风通过冷凝器1,被冷凝器回收其冷量后被排风风机2排出,室外新风经过过滤装置后经蒸发器降温后被送风风机10送入室内,期间具备一定的除湿功能。新风机运行模式:当室内环境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首先压缩机4启动,制冷循环开启,然后室内回风经过冷凝器1、室外新风经过蒸发器6,进行热交换与热回收。图2示出了一种同侧单冷型新风机。与图1所示的异侧单冷型新风机相比,区别在于排风风机和送风风机设置的位置。为了减少机组提及,减少安装空间,同侧单冷型新风机将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分别位于所述机壳11同侧的两个出风口,如图中所示的出风口3和出风口5。该新风机能构建如图1所示异侧单冷型新风机的制冷循环和新风系统。图3示出了一种异侧热泵型新风机。新风机还包括四通换向阀12,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两通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1和所述蒸发器6,所述四通换向阀12的另外两通分别连接所述压缩机4两端。所述四通换向阀通过吸气管连接压缩机和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通过排气管连接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出风口有四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壳11两侧。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分别位于所述机壳11不同侧的两个出风口。优选地,所述排风风机2和所述送风风机10对角线排布,如图中所示的出风口3和出风口9。该新风机能构建制冷循环、制热循环和新风系统。制冷时,压缩机4将低温低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冷凝器、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所述机壳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蒸发器经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还经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设于机壳内的冷凝器、排风风机、送风风机、压缩机、蒸发器、节流装置;所述机壳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蒸发器经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还经所述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均采用翅片管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有四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机壳两侧;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分别位于所述机壳同侧的两个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鸿王德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星光电科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