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08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新风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设在壳体内,风道组件限定出新风通道,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分别与新风通道的两端连通;开关门,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新风通道内以打开或封堵新风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风装置,通过在新风通道内设置可转动的开关门,当用户不使用新风装置时,可以利用开关门关闭新风通道,以避免外部的新风通过新风进口倒灌入新风通道内,从而可以减少噪音,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Fresh air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新风装置在停止运转时,外部的空气容易通过新风进口倒灌入新风通道内产生啸叫声,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具有噪音低和舒适性高的优点。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新风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限定出新风通道,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分别与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连通;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新风通道内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新风通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通过在新风通道内设置可转动的开关门,当用户不使用新风装置时,可以利用开关门关闭新风通道,以避免外部的新风通过新风进口倒灌入新风通道内,从而可以减少噪音,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开关门封堵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止抵。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通道内还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开关门的两侧,所述开关门封堵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止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三挡板,所述开关门打开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挡板止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具有风道进口,所述风道进口和所述新风进口连通;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并限定出所述新风通道,所述第二风道件具有风道出口,所述风道出口和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开关门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或所述第二风道件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之间,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道进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风道件内,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道出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具有敞开口,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敞开口相对的避让口,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用于过滤从所述第一通道流向所述第二通道内的气流的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适于穿过所述避让口和所述敞开口插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以驱动气流从所述新风进口向所述新风出口流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风道组件和所述壳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风道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所述风道组件和所述壳体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具有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的风道进口和风道出口,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进风口与所述风道出口连通,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风口的中心轴线互成夹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新风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新风通道内设置可转动的开关门,当用户不使用新风装置时,可以利用开关门关闭新风通道,以避免外部的新风通过新风进口倒灌入新风通道内,从而可以减少噪音,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壳体未视出;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其中壳体未视出;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的爆炸图,其中壳体未视出;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其中壳体未视出;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开关门处于打开新风通道的状态;图9是图8中A-A处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其中开关门处于关闭新风通道的状态;图11是图10中B-B处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00,新风装置100,壳体1,新风进口11,新风出口12,风道组件2,第一风道件21,风道进口211,第二风道件22,风道出口221,新风通道23,第一通道231,第二通道232,敞开口233,开关门3,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第三挡板43,过滤模块5,风机组件6,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71,第二连接板72,出风管道81,进风管82,过滤网821,换热装置200,外壳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100。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结合图5)、风道组件2和开关门3。具体地,如图4和图6所示,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新风进口11(结合图9)和新风出口12。可以理解的是,将新风进口11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便于新风进口11与外部空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从而可以降低新风装置100的安装难度。而将新风出口12设在壳体1的侧壁上,可以提升新风的送风距离,从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新风进口11设在壳体1的右侧壁上,新风出口12设在壳体1的左侧壁上。新风装置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n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限定出新风通道,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分别与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连通;/n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新风通道内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新风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
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道组件限定出新风通道,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新风出口分别与所述新风通道的两端连通;
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新风通道内以打开或封堵所述新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开关门封堵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止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内还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新风通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开关门的两侧,所述开关门封堵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止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第三挡板,所述开关门打开所述新风通道时,所述开关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挡板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第一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具有风道进口,所述风道进口和所述新风进口连通;
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并限定出所述新风通道,所述第二风道件具有风道出口,所述风道出口和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开关门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或所述第二风道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和所述第二风道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先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