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座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贯穿基座并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基座的内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丝杠的外表面且位于蜗轮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且靠近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底部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端盖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工作人员在对安装在较低处的管道进行检查与维护,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提高。
A flexible single support for therma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
本技术涉及管件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
技术介绍
在生产运输或者日常的使用中经常会使用传送工具,其中经常使用的则是管道,管道在使用中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在对管道进行固定时往往会涉及管件支架,管件支架既能够对管道进行固定,同时也能够对管道起一定的支撑作用。但热力管道的温度要达到近100℃,且液流中存在一定的蒸汽,采用塑料管道与管件的要求会较高。尤其是需要一种抗柔变单支架。但是,在以往对管道进行固定时,有些管道需要固定的位置较低,这些较低位置的管道在日后的检修或者维护中由于位置比较低,因此,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两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基座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贯穿基座并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基座的内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丝杠的外表面且位于蜗轮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且靠近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底部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端盖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管箍,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表面与端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贯穿端盖并与支架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管箍的上方设置有上管箍,所述上管箍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支架本体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架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架本体与下管箍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下管箍与上管箍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橡胶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基座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丝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的位置分别位于下管箍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端盖的下表面且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橡胶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轮的一侧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杆。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将管道置于上管箍与下管箍之间,然后通过连接孔用螺栓将上管箍与下管箍的位置进行固定,基座可通过通孔使用螺栓或者螺钉与放置体固定连接,检修时通过连杆转动转轮,转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之间的啮合使与其固定连接的丝杠进转动,丝杠在转动的过程中使支撑杆实现向上移动,卡接板从凹槽中抽出,进而将整个支架本体升高,便于工作人员在对安装在较低处的管道进行检查与维护,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提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支撑杆与支架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既能够对支架本体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能够控制支架本体的移动,上管箍与下管箍的内表面设置的橡胶条能够在对管道进行紧固时起到增大摩擦力,以及将上管箍与下管箍对管道的作用力进行缓冲。对热力管道抗柔变而且对管道的寿命有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例说明:1、基座;2、第一连接板;3、通孔;4、凹槽;5、第一轴承;6、蜗杆;7、第二轴承;8、丝杠;9、蜗轮;10、支撑杆;11、转轮;12、连杆;13、端盖;14、卡接板;15、橡胶垫;16、支板;17、支架本体;18、下管箍;19、橡胶条;20、上管箍;21、第二连接板;22、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包括基座1,基座1两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凹槽4,基座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5转动连接有蜗杆6,蜗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贯穿基座1并固定连接有转轮11,便于蜗杆6的转动,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第二轴承7转动连接有丝杠8,控制支撑杆10的移动,丝杠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9,蜗轮9与蜗杆6相啮合,便于控制丝杠8的转动,丝杠8的外表面且位于蜗轮9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0,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端盖13,对支架本体17起到固定与支撑的作用,端盖13的底部且靠近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4,卡接板1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4的内部,端盖13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本体17,支架本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管箍18,支架本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6,支板16的下表面与端盖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10的顶部贯穿端盖13并与支架本体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管箍18的上方设置有上管箍20,上管箍20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1与支架本体17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孔22,便于上管箍20与下管箍18之间的固定连接。支架本体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架本体17与下管箍1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下管箍18与上管箍20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橡胶条19,对管道起到增大摩擦与缓冲作用力的效果,基座1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第一连接板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3,便于基座1与整体的固定连接,丝杠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丝杠8的位置分别位于下管箍18的两侧,端盖13的下表面且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橡胶垫15,在支架本体17在进行下落与基座1顶部接触时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转轮11的一侧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杆12,便于控制转轮11的旋转。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管道置于上管箍20与下管箍18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基座(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5)转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贯穿基座(1)并固定连接有转轮(11),所述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第二轴承(7)转动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9),所述蜗轮(9)与蜗杆(6)相啮合,所述丝杠(8)的外表面且位于蜗轮(9)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端盖(13),所述端盖(13)的底部且靠近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4),所述卡接板(1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4)的内部,所述端盖(13)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本体(17),所述支架本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管箍(18),所述支架本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6),所述支板(16)的下表面与端盖(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贯穿端盖(13)并与支架本体(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管箍(18)的上方设置有上管箍(20),所述上管箍(20)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1),所述第二连接板(21)与支架本体(17)的顶部均开设有连接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管道抗柔变单支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两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基座(1)的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5)转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蜗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贯穿基座(1)并固定连接有转轮(11),所述基座(1)的内底部通过第二轴承(7)转动连接有丝杠(8),所述丝杠(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9),所述蜗轮(9)与蜗杆(6)相啮合,所述丝杠(8)的外表面且位于蜗轮(9)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端盖(13),所述端盖(13)的底部且靠近两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卡接板(14),所述卡接板(14)的底部延伸至凹槽(4)的内部,所述端盖(13)的上方设置有支架本体(17),所述支架本体(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管箍(18),所述支架本体(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6),所述支板(16)的下表面与端盖(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贯穿端盖(13)并与支架本体(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管箍(18)的上方设置有上管箍(20),所述上管箍(20)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舒婷,于林,周玉兴,冯洁,熊平,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星宇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