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增压导流组件,所述热交换芯体包括外壳、第一螺旋翅片、第二螺旋翅片、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中心轴;本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通过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在外壳内形成互不相通的两路螺旋通道,流体可在两路通道内相向流动,热交换芯体在一定长度内的工作行程数倍延长,使得热交换接触面积最大化,有效增强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同时,由于流体是通过接触两翅片表面进行热交换,且两翅片为螺旋薄片状,流体在两路螺旋通道内被旋转,令流体物质与两翅片表面充分接触,使得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显著提升。
A double helix fin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热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热交换设备是将两种或多种温差较大的流体导流至换热芯体中进行热量传递的设备,流体在换热芯体中不会发生混合,单纯地对流体进行热交换,各流体经过换热芯体的行程越长、热交换的接触面积越大,其换热率越高。目前市面上的热交换设备多为垂直瓦楞双风路芯体装置和螺旋管式芯体装置;在成品设备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垂直瓦楞双风路芯体的换热行程相对较短,严重影响换热效率;螺旋管式芯体虽然可以延长换热行程,但由于其受管径和管形的影响,流体的流量受限,且导热管之间接触面较小,接触不均衡,大大地影响了流体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流体换热效率的双层翅片式热交换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增压导流组件,所述热交换芯体与增压导流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热交换芯体包括外壳、第一螺旋翅片、第二螺旋翅片、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中心轴,所述第一螺旋翅片套设在中心轴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翅片套设在中心轴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翅片与第二螺旋翅片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恒定使得两者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翅片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挡片且第一挡片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与第二螺旋翅片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翅片远离第一挡片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挡片且所述第二挡片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与第二螺旋翅片之间,所述外壳套设在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外,使得第一螺旋翅片与第二螺旋翅片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条互不相通的通路,所述外壳靠近第一挡片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进风口,外壳靠近第二挡片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进风口,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外壳靠近第一挡片的一端且第一出风口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挡片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相通,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外壳靠近第二挡片的一端且第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与第二挡片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相通。其中,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在外壳内形成双螺旋结构,进而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形成两条互不相通的螺旋状气路,其中一条气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连通,使得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导通;另一条气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连通,使得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导通;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用于将两条气路分离封堵,使得两条气路之间不相通,亦可将第一螺旋翅片设有第一挡片的一端端部直接焊接在第二螺旋翅片上、将第二螺旋翅片设有第二挡片的一端直接焊接在第一螺旋翅片上,以焊接的形式代替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中心轴用于安装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翅片与第二螺旋翅片相同。其中,两翅片相同,可保证两翅片在外壳内形成两条相同气路,保证两条气路之间所容纳的流体量相同。进一步,所述增压导流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双头电机、第一增压机、第二增压机,所述双头电机一端的输出轴与第一增压机连接,双头电机另一端的输出轴与第二增压机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相同。其中,两连接组件相同,便于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维护维修。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热交换芯体的第一出风口连接,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增压机的进料端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增压机接头、第一连接管和第一出风口接头,所述第一增压机接头与第一出风口接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增压机接头安装在安装板上且第一增压机接头的安装位置与第一增压机的安装位置协调配合,使得第一增压机接头与第一增压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接头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一出风口处,使得第一出风口与第一增压机的进料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通。其中,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和连通第一出风口与第一增压机,第一增压机接头与第一增压机的进料端导通,第一出风口接头与第一出风口导通,第一连接管用于将第一增压机接头和第一出风口接头导通,第一连接管可以为固定长度的硬质管道,亦可为软管,可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设定。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热交换芯体的第二出风口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增压机的进料端连接,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增压机接头、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出风口接头,所述第二增压机接头与第二出风口接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增压机接头安装在安装板上且第二增压机接头的安装位置与第二增压机的安装位置协调配合,使得第二增压机接头与第二增压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接头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二出风口处,使得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增压机的进料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通。其中,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和连通第二出风口与第二增压机,第二增压机接头与第二增压机的进料端导通,第二出风口接头与第二出风口导通,第二连接管用于将第二增压机接头和第二出风口接头导通,第二连接管可以为固定长度的硬质管道,亦可为软管,可根据实际的使用场所设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通过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在外壳内形成互不相通的两路螺旋通道,流体可在两路通道内相向流动,热交换芯体在一定长度内的工作行程数倍延长,使得热交换接触面积最大化,有效增强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同时,由于流体是通过接触两翅片表面进行热交换,且两翅片为螺旋薄片状,流体在两路螺旋通道内被旋转,令流体物质与两翅片表面充分接触,使得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显著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芯体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螺旋翅片和第二螺旋翅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热交换芯体,11.外壳,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第一螺旋翅片,15.第二螺旋翅片,16.第一挡片,17.第二挡片,18.第一进风口,19.第二进风口,110.中心轴,21.双头电机,22.第一增压机,23.第二增压机,3.安装板,4.第一连接组件,41.第一增压机接头,42.第一连接管,43.第一出风口接头,5.第二连接组件,51.第二增压机接头,52.第二连接管,53.第二出风口接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体1、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和增压导流组件,所述热交换芯体1与增压导流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连接,所述热交换芯体1包括外壳11、第一螺旋翅片14、第二螺旋翅片15、第一挡片16、第二挡片17和中心轴110,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套设在中心轴110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体(1)、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和增压导流组件,所述热交换芯体(1)与增压导流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连接,所述热交换芯体(1)包括外壳(11)、第一螺旋翅片(14)、第二螺旋翅片(15)、第一挡片(16)、第二挡片(17)和中心轴(110),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套设在中心轴(110)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翅片(15)套设在中心轴(110)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恒定使得两者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挡片(16)且第一挡片(16)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翅片(15)远离第一挡片(16)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挡片(17)且所述第二挡片(17)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所述外壳(11)套设在第一螺旋翅片(14)和第二螺旋翅片(15)外,使得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将外壳(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条互不相通的通路,所述外壳(11)靠近第一挡片(16)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进风口(18),外壳(11)靠近第二挡片(17)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进风口(19),外壳(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一出风口(12)设置在外壳(11)靠近第一挡片(16)的一端且第一出风口(12)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挡片(16)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一出风口(12)与第一进风口(18)相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3)设置在外壳(11)靠近第二挡片(17)的一端且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位置与第二挡片(17)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二出风口(13)与第二进风口(19)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体(1)、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和增压导流组件,所述热交换芯体(1)与增压导流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4)、第二连接组件(5)连接,所述热交换芯体(1)包括外壳(11)、第一螺旋翅片(14)、第二螺旋翅片(15)、第一挡片(16)、第二挡片(17)和中心轴(110),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套设在中心轴(110)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翅片(15)套设在中心轴(110)上且两者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恒定使得两者形成双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挡片(16)且第一挡片(16)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所述第二螺旋翅片(15)远离第一挡片(16)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挡片(17)且所述第二挡片(17)固定在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之间,所述外壳(11)套设在第一螺旋翅片(14)和第二螺旋翅片(15)外,使得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将外壳(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条互不相通的通路,所述外壳(11)靠近第一挡片(16)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一进风口(18),外壳(11)靠近第二挡片(17)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进风口(19),外壳(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所述第一出风口(12)设置在外壳(11)靠近第一挡片(16)的一端且第一出风口(12)的设置位置与第一挡片(16)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一出风口(12)与第一进风口(18)相通,所述第二出风口(13)设置在外壳(11)靠近第二挡片(17)的一端且第二出风口(13)的设置位置与第二挡片(17)的位置协调配合,第二出风口(13)与第二进风口(19)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翅片(14)与第二螺旋翅片(15)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螺旋翅片式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郭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