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异味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43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异味冰箱,包括箱体和除异味装置,除异味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至少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过滤件;壳体的侧壁上与第一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内连通的冷风入口、与第二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入口、与第三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气出口、与第四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连通的新风出口;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内的空气吸入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风机,第四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将第四腔室内的空气排出到箱体内的第二风机;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能选择性地连通或封闭,新风入口、废气出口均能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

A refrigerator for odor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异味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除异味的冰箱。
技术介绍
冰箱密闭空间内存在异味,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而且普遍引发消费者对细菌病毒的健康顾虑。然而,目前内置杀菌、净味模块的效果有限,不少消费者在冰箱内放置竹炭包、柚子皮等异味吸附装置,但吸附能力有限、易失效等问题仍然困扰着消费者。现有的常用的除异味技术包括:光催化、活性炭、银离子、低温等离子等。如申请号为201310358839.8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冰箱,包括冷藏室,冷藏室内设置有一光触媒装置,该光触媒装置包括能够产生紫外光的照明灯具及设置于照明灯具表面的光触媒层或者光触媒套网,当灯具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光触媒层时,光催化光触媒,从而产生强烈的催化降解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冷藏室内产生的各种细菌进行杀菌,在杀菌的同时还能有效分解由细菌死体上释放出的有害复合物,同时还除去了冷藏室内的异味;又如申请号为201020105464.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冰箱用空气净化装置,是由基层、填充层和表层组成,是在表层的表面设有维生素颗粒无机胶黏剂混合层,填充层为蜂窝状,蜂窝孔内填充有吸收剂颗粒,吸收剂颗粒是经过用钯盐、铜盐和铁盐经过高温处理后加载到活性炭表面和内部制成的活性炭,基层外表面设有纳米银离子层,这样表层的表面的维生素颗粒无机胶黏剂混合层能稳定的释放维生素,同时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以及抗氧化性,具有长期、持续的效果,可实现维生素C的缓慢释出,吸收剂颗粒可以吸附冰箱内的有害气体及异味。上述的这些现有的除异味技术,都是采用内循环的方式,让带异味空气通过一个内部装置达到净化空气中的异味分子的作用,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异味冰箱,能提高除异味效果,并能解决增设的除异味装置带来的能耗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异味冰箱,包括箱体和除异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至少在第二腔室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第一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内连通的冷风入口、与第二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入口、与第三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气出口、与第四腔室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连通的新风出口;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将箱体内的空气经由冷风入口吸入到第一腔室内的第一风机,所述第四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将第四腔室内的空气经由新风出口排出到箱体内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具有能选择性地连通或封闭的通路,所述新风入口、废气出口均能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从而通过除异味装置实现箱体内空气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为使得进入箱体的空气保持一定的温度,所述除异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四个腔室中间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形成有交错的两个换热通道从而将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将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连通。为便于空气的流动,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覆盖在底座上的盖板,所述底座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分别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冷风入口和新风出口在第一侧壁上间隔布置,所述新风入口和废气出口在第二侧壁上间隔布置,所述冷风入口和新风入口相对,所述新风出口和废气出口相对,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对角布置,所述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对角布置。腔室的形成方式优选的为,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由底座的第一侧壁内侧向第二侧壁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一侧壁的连接处位于冷风入口和新风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隔板由底座的第二侧壁向第一侧壁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二侧壁的连接处位于新风入口和废气出口之间,所述第三隔板由底座的第三侧壁内侧向第四侧壁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四隔板由底座的第四侧壁内侧向第三侧壁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换热器位于四个隔板端部之间,由此所述第一隔板、第一侧壁、换热器、第三隔板和第三侧壁之间构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三隔板、第三侧壁、换热器、第二隔板和第二侧壁之间构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第二侧壁、换热器、第四隔板和第四侧壁之间构成第三腔室,所述第四隔板、第四侧壁、换热器、第一隔板和第一侧壁之间构成第四腔室。为限定换热器的位置,所述第一隔板离第一侧壁的一端、第三隔板远离第三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限位挡条,所述第三隔板远离第三侧壁的一端、第二隔板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限位挡条,所述第二隔板远离第二侧壁的一端、第四隔板远离第四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三限位挡条,所述第四隔板远离第四侧壁的一端、第一隔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第四限位挡条,所述换热器定位在四个限位挡条围成的空间内,各限位挡条的高于低于各隔板。为便于第一腔室的空气流出,所述第一隔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第三隔板远离第三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连接板向远离第一限位挡条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通风孔相连。为便于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封闭或连通,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以构成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通路,所述第二通风孔能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从而使得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或封闭。为减少除异味装置的能耗,所述箱体的侧壁内设置有侧面冷凝器,所述废气出口上连接有扩散器,所述扩散器包括与侧面冷凝器相邻设置的扩散板。为便于自动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模式,所述除异味装置还包括与新风入口相邻处设置有第一风门阀门板、以及驱动第一风门阀门板旋转从而打开新风入口或关闭新风入口的第一电机。为便于自动控制内循环和外循环模式,所述除异味装置还包括与废气出口相邻处设置有第二风门阀门板、以及驱动第二风门阀门板旋转从而封闭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的通路或封闭废气出口的第二电机。为便于对箱体内而出的空气和进入到箱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的第一HEPA滤网和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HEPA滤网,在空气流动的路径上,所述第一HEPA滤网位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的上游,所述第二HEPA滤网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通路的下游。为便于排出空气到箱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新风出口相连。为便于引导空气的流动,合理设置除异味装置的位置,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冷风入口之间通过吸风管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新风出口之间通过新风出口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新风模块形式的除异味装置,通过外循环和内循环结合的方13,起到降温作用,提升能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的除异味装置的底座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的除异味装置(部分)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冰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异味冰箱,包括箱体(1)和除异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装置(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形成有第一腔室(2131)、第二腔室(2132)、第三腔室(2133)和第四腔室(2134),所述第一腔室(2131)和第三腔室(2133)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132)和第四腔室(2134)连通,至少在第二腔室(2132)内设置有过滤件;/n所述壳体(21)的侧壁上与第一腔室(21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1)内连通的冷风入口(2181)、与第二腔室(213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入口(2183)、与第三腔室(213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气出口(2184)、与第四腔室(213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新风出口(2182);/n所述第一腔室(2131)内设置有用于将箱体(1)内的空气经由冷风入口(2181)吸入到第一腔室(2131)内的第一风机(231),所述第四腔室(2134)内设置有用于将第四腔室(2134)内的空气经由新风出口(2182)排出到箱体(1)内的第二风机(232);/n所述第二腔室(2132)和第三腔室(2133)之间具有能选择性地连通或封闭的通路,所述新风入口(2183)、废气出口(2184)均能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从而通过除异味装置(2)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内循环和外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异味冰箱,包括箱体(1)和除异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装置(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形成有第一腔室(2131)、第二腔室(2132)、第三腔室(2133)和第四腔室(2134),所述第一腔室(2131)和第三腔室(2133)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132)和第四腔室(2134)连通,至少在第二腔室(2132)内设置有过滤件;
所述壳体(21)的侧壁上与第一腔室(21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1)内连通的冷风入口(2181)、与第二腔室(213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入口(2183)、与第三腔室(2133)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废气出口(2184)、与第四腔室(213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箱体(1)连通的新风出口(2182);
所述第一腔室(2131)内设置有用于将箱体(1)内的空气经由冷风入口(2181)吸入到第一腔室(2131)内的第一风机(231),所述第四腔室(2134)内设置有用于将第四腔室(2134)内的空气经由新风出口(2182)排出到箱体(1)内的第二风机(232);
所述第二腔室(2132)和第三腔室(2133)之间具有能选择性地连通或封闭的通路,所述新风入口(2183)、废气出口(2184)均能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从而通过除异味装置(2)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内循环和外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异味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四个腔室中间的换热器(24),所述换热器(24)内形成有交错的两个换热通道从而将第一腔室(2131)和第三腔室(2133)连通、将第二腔室(2132)和第四腔室(213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异味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包括底座(211)和覆盖在底座(211)上的盖板(212),所述底座(2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113)和第四侧壁(2114),所述第三侧壁(2113)和第四侧壁(2114)分别连接在第一侧壁(2111)和第二侧壁(2112)之间,所述冷风入口(2181)和新风出口(2182)在第一侧壁(2111)上间隔布置,所述新风入口(2183)和废气出口(2184)在第二侧壁(2112)上间隔布置,所述冷风入口(2181)和新风入口(2183)相对,所述新风出口(2182)和废气出口(2184)相对,所述第一腔室(2131)和第三腔室(2133)对角布置,所述第二腔室(2132)和第四腔室(2134)对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异味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214)、第二隔板(215)、第三隔板(216)和第四隔板(217),所述第一隔板(214)由底座(211)的第一侧壁(2111)内侧向第二侧壁(2112)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一隔板(214)与第一侧壁(2111)的连接处位于冷风入口(2181)和新风出口(2182)之间,所述第二隔板(215)由底座(211)的第二侧壁(2112)向第一侧壁(2111)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二隔板(215)与第二侧壁(2112)的连接处位于新风入口(2183)和废气出口(2184)之间,所述第三隔板(216)由底座(211)的第三侧壁(2113)内侧向第四侧壁(2114)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第四隔板(217)由底座(211)的第四侧壁(2114)内侧向第三侧壁(2113)的方向延伸一定距离,所述换热器(24)位于四个隔板端部之间,由此所述第一隔板(214)、第一侧壁(2111)、换热器(24)、第三隔板(216)和第三侧壁(2113)之间构成第一腔室(2131),所述第三隔板(216)、第三侧壁(2113)、换热器(24)、第二隔板(215)和第二侧壁(2112)之间构成第二腔室(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晓龙倪治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