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42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由多个套管组成,所述套管由A、B、C三层同心圆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均开有孔。三层套管上角度相对错开的孔用于缓冲流体的流速。每个套管的孔的位置相对其他的套管有一定的偏角,使得流体在流出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方向发生湍流,同等流量的水很平稳的以层流状态进入水箱。(*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技术背景容积式电热水器等承压热水器的出热水的方式是"顶水出水", 如果在进水口不采取良好的缓冲措施,会使得冷水在补进热水器的同 时,破坏了热水的层流状态,造成冷热水的混温,降低了可使用热水 的利用率,横式水箱混温现象尤为严重。这是承压热水器普遍存在的 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由多个套管组成,所述套管由A、 B、 C三层同心圆 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均相错开有孔。所述A、 B、 C三层套管上的孔均需错开角度。以上结构的优点在于本装置的防混温进水套管由多层同心的圆 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有许多小孔构成,用于缓冲流体的流 速。每个套管的孔的位置相对其他的套管有一定的偏角,用于流体在 流出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方向发生湍流,使同等流量的水很平稳的以层 流状态进入水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套管置于水箱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管的结构示意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所示,在水箱l内内置防混温套管装置2,套管装置2 由A3、 B4、 C5三层同心圆柱形的套管组成,在套管A3内设置套套 管B4,再在套管B4内设置套管C5,使所有套管叠加成同心圆的状 态。在上述套管A3、 B4、 C5上均等距离开有孔6,但套管A3、 B4、 C5上的孔6均错开一定的角度,不在一条直线上,使得流体在流进 水箱时,从套管A3到套管B4到套管C5,均有一定的缓冲,减小水 流的冲击力,使流体缓缓进入水箱,不严重破坏流体的层流状态,达 到提高热水利用率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由多个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由A、B、C三层同心圆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均开有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 B、 C三层套管上的孔均需错开角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由多个套管组成,所述套管由A、B、C三层同心圆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均开有孔。三层套管上角度相对错开的孔用于缓冲流体的流速。每个套管的孔的位置相对其他的套管有一定的偏角,使得流体在流出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方向发生湍流,同等流量的水很平稳的以层流状态进入水箱。文档编号F24H9/00GK201215377SQ20082007975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道元 申请人:江苏元升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压热水器的防混温进水套管装置,由多个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由A、B、C三层同心圆柱形的套管组成,在每个套管上均开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元升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