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4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12
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包括两底纵梁、两排立柱、多个安装架以及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两排立柱分别设置在底纵梁上,两底纵梁上的立柱两两对应的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铰接在安装架的侧边中部,相邻的两个安装架铰接;位于底纵梁最前端的立柱与底纵梁固定连接,其他的立柱可沿底纵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每一排立柱中相邻的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构成一个X形的支撑机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的安装在相邻的两立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快速的收折和展开,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变换光伏棚的形态,在需要转移时,无需对光伏棚的主体部分进行拆卸,可完成光伏棚的快速拆卸和安装。

A foldable roof photovoltaic s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
本技术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已经逐渐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均是采用光伏发电的方式利用太阳能,这其中,一些家用小型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已经逐渐的普及,例如,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在屋顶设置光伏棚,其是在简易的铝合金框架顶部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现有的光伏棚虽然能够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但是其由于结构固定不变,仅能够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在需要转移至其他位置时,要将光伏棚拆散,然后再进行组装,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其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其能够进行收折,能够实现快速的转移安装,同时非使用状态下占用空间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纵梁、两排立柱、多个安装架以及多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两排立柱分别设置在底纵梁上,且每一排立柱中的多个立柱均是顺延底纵梁的长度方向排列,两底纵梁上的立柱两两对应的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铰接在安装架的侧边中部,相邻的两个安装架铰接;位于底纵梁最前端的立柱与底纵梁固定连接,其他的立柱可沿底纵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每一排立柱中相邻的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构成一个X形的支撑机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的安装在相邻的两立柱上。底纵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立柱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轮组,该第一滑轮组嵌置在第一滑槽内且与底纵梁滚动配合。支撑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滑轮组,在立柱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滑轮组嵌置在第二滑槽内且与立柱滚动配合。在安装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梁,该安装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转轴,立柱的顶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该转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光伏棚在可根据需要,实现快速的收折和展开,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变换光伏棚的形态,在需要转移时,无需对光伏棚的主体部分进行拆卸,可完成光伏棚的快速拆卸和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其用于屋顶太阳能发电,该光伏棚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纵梁20、以及多个立柱,该多个立柱分成相对设置的两排,每一排均包括一个固定的立柱100和两个活动的立柱10,底纵梁20固定在底面上,两排立柱分别安装在底纵梁20上,并沿底纵梁20的长度方向排列,其中,最前端的立柱100固定在底纵梁20上,另两个立柱10则是活动的安装在底纵梁20上,并且能够顺延底纵梁20的长度方向滑动,分别设置在两底纵梁20上的两排立柱两两相对设置;在光伏棚的顶部设置有三个安装架30,每一个安装架30上均安装有一太阳能电池板;相邻的两个安装架30相互铰接,并且,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顶端则分别铰接在其二者顶端的安装架30的两侧中部,也就是说,安装架30的两侧和与其对应的立柱可转动的配合;在每一排立柱中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40,该支撑组件40包括两个支撑杆41,该两支撑杆41的中部铰接在一起,由此,两个支撑杆41构成一个X形的支撑机构,支撑杆41的两端分别滑动的安装在相邻的两立柱上,即支撑杆41的端部与立柱滑动配合,并能够顺延立柱的高度方向滑动。参见图1所示,在需要将光伏棚收折时,则向前推动最后侧的立柱10,立柱10顺延底纵梁20向前滑动,两支撑杆41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的同时,安装架30逐渐的转动角度,最终使多个安装架30收折在一起,反之,需要打开时,则将最后侧的立柱10向后拉动,使多个安装架30逐渐展开并呈水平状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光伏棚在可根据需要,实现快速的收折和展开,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变换光伏棚的形态,在需要转移时,无需对光伏棚的主体部分进行拆卸,可完成光伏棚的快速拆卸和安装。为了使光伏棚的形态变换更为灵活,本技术在底纵梁20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1,该第一滑槽21顺延底纵梁20的长度方向延伸,立柱10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滑轮组11,第一滑轮组11嵌置在第一滑槽21中并且与底纵梁20的内壁滚动配合;底纵梁20为铝型材,其端部设置挡板22来封盖滑槽21的端部开口,以对第一滑轮组11进行限位;同样的,为了便于支撑杆41相对于立柱滑动,在支撑杆41的端部安装有第二滑轮组42,在立柱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第二滑轮组嵌置在第二滑槽内且与立柱滚动配合。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技术在安装架30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梁31,该安装梁3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座32,安装座32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转轴33,立柱的顶端通过轴承34安装在该转轴33上,如此,以便于安装架30与立柱能够灵活的转动。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设置三个可翻转的安装架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安装架30的竖梁不限于三个,其可以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设置。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纵梁、两排立柱、多个安装架以及多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两排立柱分别设置在底纵梁上,且每一排立柱中的多个立柱均是顺延底纵梁的长度方向排列,两底纵梁上的立柱两两对应的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铰接在安装架的侧边中部,相邻的两个安装架铰接;位于底纵梁最前端的立柱与底纵梁固定连接,其他的立柱可沿底纵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每一排立柱中相邻的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构成一个X形的支撑机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的安装在相邻的两立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屋顶光伏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底纵梁、两排立柱、多个安装架以及多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两排立柱分别设置在底纵梁上,且每一排立柱中的多个立柱均是顺延底纵梁的长度方向排列,两底纵梁上的立柱两两对应的设置,相对应的两个立柱的顶端分别铰接在安装架的侧边中部,相邻的两个安装架铰接;位于底纵梁最前端的立柱与底纵梁固定连接,其他的立柱可沿底纵梁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每一排立柱中相邻的两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的中部铰接构成一个X形的支撑机构,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滑动的安装在相邻的两立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保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