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28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第三收集板、第四收集板、连接件、收集管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和所述第四收集板围设成漏斗体,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漏斗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以及收集第四收集板贴合,所述收集管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漏斗体的大端口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管穿设于所述漏斗体的小端口,所述漏斗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达到在方便对临时排水结构进行拆除的目的。

A temporary drainage structure for hous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建
,特别涉及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设过程找那个一旦有大量降水,整个基础将被浸泡,长期浸泡后,基础沉降可能会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使房屋的建造具有极大的隐患。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82359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排水板,第一排水板右侧连接有第二排水板,其第二排水板末端设置有排水板接头,且排水板接头侧壁安装有排水板接头槽,排水板接头槽右侧末端连接有第三排水板,其第三排水板末端连接有第四排水板,且第四排水板末端侧壁连接有引水槽,引水槽前段侧壁设置有引水槽接头,且引水槽接头末端设置有引水槽接头槽,第二排水板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其排水孔底部连接有排水孔转接头,且排水孔转接头末端设有排水管。但是,由于第二排水板的底部具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排水孔的口径比第二排水板的底部的长度和宽度小,当第二排水板底部聚集有雨水时,雨水不会全部从排水孔中流入到排水管中,不利于后续对该临时排水结构进行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具有方便进行拆除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第三收集板、第四收集板、连接件、收集管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和所述第四收集板围设成漏斗体,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漏斗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以及收集第四收集板贴合,所述收集管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漏斗体的大端口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管穿设于所述漏斗体的小端口,所述漏斗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结构内的雨水能够快速通过收集管排除掉,排水结构的雨水不会残留在排水结构内,工作人员在拆除排水结构时不用担心排水结构内有残留的雨水,提高工作人员拆除排水结构的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收集板与所述第二收集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收集板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板的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二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收集板的一侧边,所述第二板的相对所述第一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收集板,所述第三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四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板的相对于连接所述第四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收集板的一侧边,所述第四板的相对所述第三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收集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拆除安装好的排水结构时,将连接件从漏斗体的大端口取出,从而收集管不与漏斗体接触。将漏斗体与支撑架分离开,然后将第一板和第二板向内折叠,第三版和第四板向内折叠,从而降低了漏斗体的体积,便于对漏斗体进行搬运。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一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位于所述漏斗体的内部,所述防水布同时紧贴且覆盖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收集板以及所述第四收集板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漏斗体展开之后,防水布在漏斗体内呈漏斗转,雨水沿着防水布的表面流动到漏斗体的小端部,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杆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杆固定在所述第三收集板上,所述第二杆固定在所述第四收集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体展开之后,将第一杆和第二杆插接在施工区域的地面上,漏水体能够正常进行收集雨水,支撑架的结构简单,非常实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结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收集管连接于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管同一连接在排水管上,使雨水同一进行收集和处理,非常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排水管上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连通,各所述收集管与对应的排水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管与排水管连接和拆除方便,提高排水结构的安装和拆除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1、第一收集板;2、第二收集板;3、第三收集板;4、第四收集板;5、连接件;6、收集管;7、支撑架;8、防水布;9、排水管;10、漏斗体;11、第一板;12、第二板;21、第三板;22、第四板;51、通孔;71、第一杆;72、第二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第一收集板1、第二收集板2、第三收集板3、第四收集板4、连接件5、收集管6以及支撑架7,第一收集板1、第二收集板2、第三收集板3和第四收集板4围设成漏斗体10,连接件5插接在漏斗体10内,连接件5的外表面同时与第一收集板1、第二收集板2、第三收集板3以及收集第四收集板4贴合,收集管6固定在连接件5上,连接件5面向漏斗体10的大端口的侧面设有通孔51,通孔51与收集管6连通,收集管6穿设于漏斗体10的小端口,漏斗体10设置在支撑架7上。排水结构内的雨水能够快速通过收集管6排除掉,排水结构的雨水不会残留在排水结构内,工作人员在拆除排水结构时不用担心排水结构内有残留的雨水,提高工作人员拆除排水结构的效率。第一收集板1与第二收集板2相对设置,第一收集板1包括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第二收集板2包括第三板21和第四板22,第一板11的一侧边与第二板12的一侧边转动连接,第一板11的相对于连接第二板12的侧边转动连接于第三收集板3的一侧边,第二板12的相对第一板11的侧边转动连接于第四收集板4,第三板21的一侧边与第四板22的一侧边转动连接,第三板21的相对于连接第四板22的侧边转动连接于第三收集板3的一侧边,第四板22的相对第三板21的侧边转动连接于第四收集板4。当工作人员需要拆除安装好的排水结构时,将连接件5从漏斗体10的大端口取出,从而收集管6不与漏斗体10接触。将漏斗体10与支撑架7分离开,然后将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向内折叠,第三版和第四板22向内折叠,从而降低了漏斗体10的体积,便于对漏斗体10进行搬运。还包括一防水布8,防水布8位于漏斗体10的内部,防水布8同时紧贴且覆盖于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收集板3以及第四收集板4的表面。当漏斗体10展开之后,防水布8在漏斗体10内呈漏斗转,雨水沿着防水布8的表面流动到漏斗体10的小端部,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支撑架7包括第一杆71和第二杆72,第一杆71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杆72设置有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第三收集板、第四收集板、连接件、收集管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和所述第四收集板围设成漏斗体,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漏斗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以及收集第四收集板贴合,所述收集管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漏斗体的大端口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管穿设于所述漏斗体的小端口,所述漏斗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第三收集板、第四收集板、连接件、收集管以及支撑架,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和所述第四收集板围设成漏斗体,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漏斗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同时与所述第一收集板、所述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三收集板以及收集第四收集板贴合,所述收集管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面向所述漏斗体的大端口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集管连通,所述收集管穿设于所述漏斗体的小端口,所述漏斗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建施工临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板与所述第二收集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收集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收集板包括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板的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二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收集板的一侧边,所述第二板的相对所述第一板的侧边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收集板,所述第三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四板的一侧边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祥丁浩权丁癸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祥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