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017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步骤包括:绑扎钢筋、吊装PCF板、吊装内侧模板、安装加固框、浇筑混凝土、回收加固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待PCF板与内侧模板吊装就位后,将加固框吊装就位;进一步将加固框外侧通过顶紧螺栓顶紧于PC外墙及PCF板,内侧通过扣件拉结于内侧模板并通过斜撑支撑于楼板;其后浇筑混凝土并回收加固体系。本模板加固体系安拆便捷、结构稳固、加固效果好、加固框可循环利用,成型的墙体质量高且不易渗漏,克服了传统钢管加固施工技术易出现板体断裂、脱落、胀模、漏浆,且渗漏隐患大、墙体成型效果差等问题。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system of PCF structure cast-in-place joint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CF结构现浇节点施工。
技术介绍
针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外墙体系(PC构件+PCF构件组合封闭的建筑外立面),在结构施工时,PCF板可作为墙体外模板,施工完毕,可作为建筑外墙饰面及外保温应用,无须拆除,从而克服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局部外墙封闭、预制外墙现浇节点处模板搭设及混凝土浇筑等困难,减少了模板使用量,缩短了项目施工工期。然而,传统的PCF板现浇节点(T型、L型、一字型)采用木模板作为内模、并通过穿墙螺栓和钢管搭配来实现加固目的,PCF板内侧两边钢管难以成90°对接,同一高度处主龙骨整体性差、PCF板加固受力不均匀、现浇节点混凝土成型效果较差,易出现板体断裂、脱落、阴角胀模或漏浆现象,难以保证节点部位的质量、性能与美观,影响了现场施工质量、进度等,而且增大了施工成本;另外,由于PCF板上设有穿墙螺栓通孔,空洞封堵后仍有渗漏隐患。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安拆便捷、结构稳固、加固效果好、可循环利用、成型墙体质量高且渗漏风险低的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十分关键。基于上述背景,开发形成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实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PCF结构节点施工中必将获得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采用的传统钢管加固技术存在的PCF板加固受力不均匀、易出现板体断裂、脱落、阴角胀模或漏浆、渗漏隐患大、墙体成型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通过T型、L型或一字型加固框加固外侧PCF板以及内侧模板,且加固框安拆便捷、结构稳固、加固效果好、可循环利用,成型后的墙体质量高且渗漏风险低。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扎钢筋:依据设计要求绑扎浇墙体部分的钢筋。步骤二、吊装PCF板:依据测放位置将PCF板吊运至楼板上部,适当调整PCF板位置,缓缓落板并使PCF板紧密咬接于PC外墙端部的企口,然后对PCF板进行临时固定。步骤三、吊装内侧模板:内侧模板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内壁涂刷脱模剂,依据测放位置线将内侧模板吊装装至楼板上部的设计位置,适当调整安装位置后进行临时固定。步骤四、安装加固框:测放托座安装位置,通过膨胀螺栓将托座固定于楼板;依据测放位置线吊装T型加固框、L型加固框或一字型加固框;依次将三道斜撑的顶端固定于加固框背部的耳板、底端固定于托座,并通过调节丝杠使斜撑顶紧于加固框;穿束并拧固扣件,将内侧模板与加固框拉结;调节加固框外侧底部及两边的顶紧螺栓,使其顶紧于外墙及PC外墙,然后调节其余顶紧螺栓,使其顶紧于PCF板。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管从上往下伸入,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浇筑管,浇筑过程中避免碰撞加固框、内侧模板或PCF板。步骤六、回收加固体系:旋出顶紧螺栓、解除扣件、拆除斜撑与托座,其后拆除加固框与内侧模板,并对拆除的构件进行保养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加固框(T型、L型或一字型加固框)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且T型及L型加固框内侧为L型直角设计,可保证PCF构件现浇节点阴角混凝土成型方正,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加固技术出现的错台和胀模等质量问题。(2)加固框外侧均匀设置顶紧螺栓并顶紧于PCF板和PC墙体上,受力均匀易控制,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有效的避免了PCF构件出现开裂、断裂、整体内移以及错台等现象。(3)PCF板和内侧模板通过加固框固定,PCF板无需设置预留孔穿束螺栓,可规避PCF板上通孔引起的渗漏隐患,也省去了后续的预留孔封堵环节,施工质量好、工序简单。(4)内模采用定型化铝模板(或钢模板),混凝土表面质量平整光洁,基本上可达到饰面及清水混凝土的要求,有效的避免了蜂窝、麻面、溢浆、裂纹等质量缺陷。(5)加固框及内侧模板为定型化整体构件,拆卸后可以重复使用,构件周转率高、施工成本低,大大缩短了建筑建造的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PCF结构T型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纵剖面图;图2是PCF结构T型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横剖面图;图3是T型加固框俯视图;图4是PCF结构L型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横剖面图;图5是L型加固框俯视图;图6是PCF结构一字型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横剖面图;图7是一字型加固框俯视图;图8是顶紧螺栓详图;图9是扣件详图;图10是绑扎钢筋示意图;图11是吊装PCF板示意图;图12是吊装内侧模板示意图;图13是安装加固框示意图;图14是浇筑混凝土示意图。图中:1.T型加固框,101.内侧横杆A,102.外侧横杆A,103.内侧竖杆A,104.外侧竖杆A,1041.带螺纹套筒A,105.连接杆A,106.斜杆A,2.L型加固框,201.内侧横杆B,202.外侧横杆B,203.内侧竖杆B,204.外侧竖杆B,2041.带螺纹套筒B,205.连接杆B,206.斜杆B,3.一字型加固框,301.内侧横杆C,302.外侧横杆C,303.内侧竖杆C,304.外侧竖杆C,3041.带螺纹套筒C,305.连接杆C,306.斜杆C,4.内侧模板,401.竖楞,402.横楞,5.斜撑,501.耳板,502.托座,503.膨胀螺栓,6.楼板,7.外墙,8.现浇墙体,9.顶紧螺栓,901.扩大板,902.把手,10.扣件,11.PC外墙,1101.企口,12.PC内墙,13.PCF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包括T型加固框1(或L型加固框2、一字型加固框3)、斜撑5、PCF板13;T型加固框1(或L型加固框2、一字型加固框3)内侧焊接耳板501,斜撑5一端与耳板50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托座502上,托座502通过膨胀螺栓503固定在楼板6上;T型加固框1(或L型加固框2、一字型加固框3)外侧均匀的设置带螺纹套筒A1041(或带螺纹套筒B2041、带螺纹套筒C3041),带螺纹套筒1041(或带螺纹套筒B2041、带螺纹套筒C3041)内旋拧顶紧螺栓9;PCF板13通过顶紧螺栓9顶紧固定。如图2、图3所示,T型加固框1包括内侧横杆A101、外侧横杆A102、内侧竖杆A103、外侧竖杆A104、连接杆A105、斜杆A106;内侧横杆A101之间通过内侧竖杆A103焊接固定在一起;外侧横杆A102之间通过外侧竖杆A104焊接固定在一起;T型加固框1顶部的相邻内侧横杆A101以及外侧横杆A102之间通过连接杆A105焊接固定;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绑扎钢筋:依据设计要求绑扎浇墙体(8)部分的钢筋;/n步骤二、吊装PCF板:依据测放位置将PCF板(13)吊运至楼板(6)上部,适当调整PCF板(13)位置,缓缓落板并使PCF板(13)紧密咬接于PC外墙(11)端部的企口(1101),然后对PCF板(13)进行临时固定;/n步骤三、吊装内侧模板:内侧模板(4)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内壁涂刷脱模剂,依据测放位置线将内侧模板(4)吊装至楼板(6)上部的设计位置,适当调整安装位置后进行临时固定;/n步骤四、安装加固框:测放托座(502)安装位置,通过膨胀螺栓(503)将托座(502)固定于楼板(6);依据测放位置线吊装T型加固框(1)、L型加固框(2)或一字型加固框(3);依次将三道斜撑(5)的顶端固定于加固框背部的耳板(501)、底端固定于托座(502),并通过调节丝杠使斜撑(5)顶紧于加固框;穿束并拧固扣件(10),将内侧模板(4)与加固框拉结;调节加固框外侧底部及两边的顶紧螺栓(9),使其顶紧于外墙(7)及PC外墙(11),然后调节其余顶紧螺栓(9),使其顶紧于PCF板(13);/n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管从上往下伸入,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浇筑管,浇筑过程中避免碰撞加固框、内侧模板(4)或PCF板(13);/n步骤六、回收加固体系:旋出顶紧螺栓(9)、解除扣件(10)、拆除斜撑(5)与托座(502),其后拆除加固框与内侧模板(4),并对拆除的构件进行保养备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PCF结构现浇节点模板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绑扎钢筋:依据设计要求绑扎浇墙体(8)部分的钢筋;
步骤二、吊装PCF板:依据测放位置将PCF板(13)吊运至楼板(6)上部,适当调整PCF板(13)位置,缓缓落板并使PCF板(13)紧密咬接于PC外墙(11)端部的企口(1101),然后对PCF板(13)进行临时固定;
步骤三、吊装内侧模板:内侧模板(4)检查合格后在模板内壁涂刷脱模剂,依据测放位置线将内侧模板(4)吊装至楼板(6)上部的设计位置,适当调整安装位置后进行临时固定;
步骤四、安装加固框:测放托座(502)安装位置,通过膨胀螺栓(503)将托座(502)固定于楼板(6);依据测放位置线吊装T型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唐从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昂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