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4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9
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具有车架和司机室,司机室设置在车架上端一侧,车架上端另一侧设有多功能作业装置,司机室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维修电气化线路的升降作业平台及与之相适配的蹬车梯,分动箱输出端设有为所有作业机构提供液压动力源的取力泵,且多功能作业装置与升降作业平台的控制区设有保证作业安全的互锁开关,所述车架下侧边还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提供整车用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升降作业平台和多功能作业装置,一机多用,首次将支柱基坑旋挖、物料吊装作业、接触网作业平台、有砟轨道轨枕快速更换集成到一起,提升车辆的利用率和作业施工效率,节约铁路工电一体化维保施工的天窗时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Highly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ed rotary exca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
本技术属铁路工程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气化铁路支柱基坑旋挖、维保物料起吊、有砟轨道轨枕快速更换和接触网日常检修维护的一种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工务、供电、电务部门的合并,要求一机多用、高度集成化工程车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既有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中,工作流程通常为:用人工在天窗点内进行接触网支柱基坑开挖,或采用轨道平车和轨道车运送一台专用挖掘机进行基坑挖掘作业,然后再借助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进行旧线拆除,再用立杆车进行新杆安装,最后用接触网作业车辅助人工进行新线架设,存在的局限性为人工作业效率低下,单个基坑预计需要6至8人进行4小时左右作业,且在进行基坑挖掘作业时容易破坏现有通讯、信号电缆等设施,风险大,施工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目前国内的旋挖作业基本为人工挖掘或公路挖掘机,国外有专用的旋挖专用设备,但也存在同样的功能局限,无法完成旋挖、物料起吊、有砟已损坏的轨枕更换,也无同一作业地点和天窗点下,完成基坑旋挖和旧线拆解或新线安装作业的功能,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升降作业平台和多功能作业装置,一机多用,首次将支柱基坑旋挖、物料吊装作业、接触网作业平台、有砟轨道轨枕快速更换集成到一起,提升车辆的利用率和作业施工效率,节约铁路工电一体化维保施工的天窗时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具有车架和司机室,所述车架下端设有转向架、柴油机、分动箱和液力变速箱、柴油发电机组,所所述司机室设置在车架上端一侧,所述车架上端另一侧设有多功能作业装置,所述司机室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维修电气化线路的升降作业平台及与之相适配的蹬车梯。所述分动箱输出端设有为所有作业机构提供液压动力源的取力泵,且多功能作业装置与升降作业平台的控制区设有保证作业安全的互锁开关,所述车架下侧边还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提供整车用电。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作业装置包括基座、L型支撑臂、油缸、连接臂和伸缩油缸I,所述基座固定在车架上端面,L型支撑臂的短端与基座可转动连接,L型支撑臂的长端悬空,所述油缸安装在基座上,油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在L型支撑臂拐角处的耳板I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臂的长端上部设有耳板II,所述伸缩油缸I与耳板II转动连接,伸缩油缸I的活塞杆与连接臂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另一端与快换接头连接,所述快换接头根据施工需求与旋挖钻头或吊钩连接,在L型支撑臂的长端下部设有丝杆,小电机驱动丝母沿丝杆移动,所述丝母下端设有起吊钩。进一步地,所述夹轨装置与所述连接臂连接,所述夹轨装置一侧与伸缩油缸II活塞杆连接,所述伸缩油缸II与连接臂另一个端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实现同一作业地点和天窗点下,完成基坑旋挖和旧线拆解或新线安装作业,解决铁路天窗利用率低下和设备功能单一问题;2、设备的集成化程度高,功能强大,同一台设备,可完成旋挖、有砟已损坏的轨枕更换或物料在车旁的近距离起吊,设备的利用率高,符合我国铁路工务、供电及电务合并后联合作业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作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作业装置安装旋挖钻头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作业装置安装吊钩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多功能作业装置安装夹轨装置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限定本技术。下述实施例中的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连接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部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中间构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合附图1-5来说明,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具有车架1和司机室2,所述车架1下端设有转向架6、柴油机7、分动箱8和液力变速箱9、柴油发电机组25,所所述司机室2设置在车架1上端一侧,所述车架1上端另一侧设有多功能作业装置3,所述司机室2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维修电气化线路的升降作业平台4及与之相适配的蹬车梯5;上述升降作业平台4在本单位之前的专利文件中有详细的结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分动箱8输出端设有取力泵,为所有作业机构提供液压动力源,在多功能作业装置3与升降作业平台4的控制区设有互锁开关,作业时,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装置进行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所述车架下侧边还安装有柴油发电机组,提供整车用电。具体来说,上述多功能作业装置3包括可旋转的基座10、L型支撑臂11、油缸12、连接臂13和伸缩油缸I14,所述基座10固定在车架1上端面,L型支撑臂11的短端与基座10可转动连接,L型支撑臂11的长端悬空,所述油缸12安装在基座10上,油缸12的活塞杆与安装在L型支撑臂11拐角处的耳板I16转动连接,所述L型支撑臂11的长端上部设有耳板II17,所述伸缩油缸I14与耳板II17转动连接,伸缩油缸I14的活塞杆与连接臂13一端铰接,所述连接臂13另一端与快换接头18连接,所述快换接头18根据施工需求与旋挖钻头23铰接或吊钩24连接;当连接臂13与夹轨装置19连接时,所述夹轨装置19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油缸II15活塞杆连接,所述伸缩油缸II15与连接臂13另一个端部连接,所述伸缩油缸Ⅱ15用于调整夹轨装置19的张合。同时,在L型支撑臂11的长端下部设有丝杆20,小电机驱动丝母21沿丝杆20移动,所述丝母21下端设有起吊钩22。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将车辆停在待作业区,借助吊钩22或吊钩24将旋挖钻头23由车上卸下与快换接头18进行连接,用快速插头接通液压管路,选择旋挖作业按钮,实现直径为0.8m至1m的支柱基坑旋挖作业。2、卸下旋挖钻头23,选择吊装作业按钮,在油缸12和伸缩油缸I14的作用下,操纵连接臂13伸缩和L型支撑臂11的旋转,使用吊钩24进行吊装作业,实现维保物料的吊装;3、卸下快换接头18,将连接臂13前端与夹轨装置19连接,夹轨装置19一侧与伸缩油缸II15活塞杆连接,伸缩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具有车架(1)和司机室(2),所述车架(1)下端设有转向架(6)、柴油机(7)、分动箱(8)和液力变速箱(9)、柴油发电机组(25),所述司机室(2)设置在车架(1)上端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端另一侧设有多功能作业装置(3),所述司机室(2)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维修电气化线路的升降作业平台(4)及与之相适配的蹬车梯(5);所述分动箱(8)输出端设有为所有作业机构提供液压动力源的取力泵,且多功能作业装置(3)与升降作业平台(4)的控制区设有保证作业安全的互锁开关,所述车架下侧边还安装有提供整车用电的柴油发电机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具有车架(1)和司机室(2),所述车架(1)下端设有转向架(6)、柴油机(7)、分动箱(8)和液力变速箱(9)、柴油发电机组(25),所述司机室(2)设置在车架(1)上端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端另一侧设有多功能作业装置(3),所述司机室(2)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维修电气化线路的升降作业平台(4)及与之相适配的蹬车梯(5);所述分动箱(8)输出端设有为所有作业机构提供液压动力源的取力泵,且多功能作业装置(3)与升降作业平台(4)的控制区设有保证作业安全的互锁开关,所述车架下侧边还安装有提供整车用电的柴油发电机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旋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作业装置(3)包括基座(10)、L型支撑臂(11)、油缸(12)、连接臂(13)和伸缩油缸I(14),所述基座(10)固定在车架(1)上端面,L型支撑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正高张豫梅王敏王亚莉李明牛亮亮张蔡博超赵敏敏任涛龙朱红军李艳妮赵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