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排水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013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排水沟及控制方法,包括闸门、清淤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闸门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且闸门为上开式开启方式;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A kind of concealed flap gate, dredging system, drainage ditch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排水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排水工程闸门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上翻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排水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闸门是一种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放)水通道的控制设施。目前虽然海绵城市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城市排水系统中仍然较少采用闸门来蓄水,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中杂物较多,容易造成淤积堵塞。然而这样就浪费了很多地下空间资源和雨水资源,特别是在排水主干沟中,这种浪费就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亟待一种既能蓄水又能及时清淤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专利CN207484411U公开了一种下开式污水闸门及渠道冲洗系统,但其在建设中需要开挖较深的沟槽,且若闸前淤积严重会影响开启。专利N203821580U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拦蓄门,但在实际工程中没有可行的操作空间。起源于法国并申请专利的Hydrass方法,是由一扇与管道截面形状相同的平衡铰链门组成。铰链门中轴位于排水沟中间,可自由旋转进入下一个循环,但很明显在行雨水沟除涝期间会造成阻水甚至卡住垃圾造成更大的水力损失,影响排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排水沟闸门实际使用状况,提出一种易于实现的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排水沟及对应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包括闸门、清淤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闸门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且闸门为上开式开启方式;所述的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水沟,在所述的排水沟顶部设有多个隐蔽槽,在每个隐蔽槽侧壁上固定有一个转轴,每个转轴连接一个闸门,每个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每两个相邻的闸门之间形成一段封闭区间,在该区间内设有一套清淤系统,所述的清淤系统包括一个清淤板,每个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动力装置、第二牵引动力装置和牵引绳,所述的第一牵引动力装置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一侧相连,第二牵引动力装置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另一侧相连。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基于上述的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还提供了一种排水沟的蓄水清淤方法,具体如下:1.非汛期排水沟蓄水时,清淤板固定在闸门上,闸门关闭蓄水;2.汛期需要放空时,闸门开启,清淤板和闸门一同隐藏在上翻排水沟内,不影响泄洪;3.当根据液位计设置,需要适度排水时,小幅度开启闸门,利用水的势能形成的有压出流,顺便对排水沟进行冲刷。可以根据雨量计进行进一步细化设定,水闸可以根据排水沟的水量计来相应的调整开度。4.需要清淤时,清淤段蓄满水,将液位计取出,并在拖拽装置处固定好定滑轮,放开清淤板锁定装置,用牵引机对清淤板进行来回拖拽,通过对水的压缩产生的势能转化动能形成的有压出流,对排水沟进行冲刷清淤;往复的清淤同样可以对该段接入的雨水支管产生相应的水流冲击,对其也可以起到清淤作用;通过检查井及沉泥坑及时将垃圾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1.非汛期需要蓄水时,将闸门关闭,汛期来临前放空时闸门开启,清淤板固定在闸门上,一同隐藏在上翻排水沟内,不影响泄洪。2.排水时,小幅度开启闸门,利用水的势能形成的有压出流,顺便对排水沟进行冲刷。3.可以根据雨量计进行进一步细化自动设定。在蓄水模式中,水闸可以根据雨量计来调整开度,直至水闸完全开启。4.需要清淤时,清淤段宜处在蓄水的状态,在拖拽装置处固定好定滑轮,拨开清淤板锁定装置,用牵引机对清淤板进行来回拖拽,通过对水的压缩产生的势能转化动能形成的有压出流,对排水沟进行冲刷清淤。往复的清淤同样可以对支管产生相应的水流冲击,对其也可以起到清淤作用。通过检查井及沉泥坑及时将垃圾取出。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蓄水不清淤时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在蓄水清淤时的示意图;图中:1-上翻梁;2-盖板;3–闸门支座;4–水闸中轴;5-水闸支座及下部挡板;6-闸门;7-清淤板;8-检查井;9-定滑轮;10-牵引装置;11-液位计;12第一牵引动力装置;13-排水沟;14-沉泥坑,15第二牵引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提出了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且基于该系统还提出了一种排水沟,及该系统的应用及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包括闸门、清淤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闸门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且闸门为上开式开启方式;所述的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电机、第二牵引电机和牵引绳,所述的第一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一侧相连,第二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清淤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闸门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且闸门为上开式开启方式;所述的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闸门、清淤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闸门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且闸门为上开式开启方式;所述的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开隐蔽式翻板闸门及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牵引电机、第二牵引电机和牵引绳,所述的第一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一侧相连,第二牵引电机通过牵引绳与清淤板的另一侧相连。


3.一种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排水沟顶部设有多个隐蔽槽,在每个隐蔽槽侧壁上固定有一个转轴,每个转轴连接一个闸门,每个转轴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进而实现闸门的开启或闭合;每两个相邻的闸门之间形成一段封闭区间,在该区间内设有一套清淤系统,所述的清淤系统包括一个清淤板,每个清淤板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清淤板在两个相邻闸门形成的闭合区间内运动,实现清淤,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在每段封闭的区间内设有两个沉泥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王建光彭小刚李军侯登高任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