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立管、通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支管接口,所述排水立管内设有向下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套,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通气立管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低于所述连接管。通过直径小于排水立管且低于连接管的下端的连接套,防止污水溅射至通气立管内,使该双立管排水管件具有结构简单、防返溢、稳定气压、排水通畅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drainage pipe fitting of double riser with large flow and anti back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
技术介绍
在我国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类型、建筑物高度会选择不同的建筑排水系统。带专用通气立管排水系统或称双立管排水系统,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其特点在于与排水立管并列设置了一根专用通气立管,并在每层或隔层安装一个H通气管件,使排水立管与专用通气立管相连接。这种系统可使排水过程中排水立管中产生的压力波动得以舒缓和平衡,防止各楼层横支管上因水封破坏而引起的卫生间返臭现象的发生。请参见图1,公开号为CN201821179537.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立管带水封自通气排水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立管体(1)、通气立管体(2)及两者之间设置的连接体(3),所述排水立管体(1)包括上排水立管接口(101)、下排水立管接口(102)和排水横支管接口(103),所述排水横支管接口(103)设在排水立管体(1)一侧的上部并与排水立管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通气立管体(2)包括上通气立管接口(201)、中部扩容段(202)和下通气立管接口(203),所述连接体(3)包括辅助通气通道(301)、U型水封流道(302)、隔板(303)、废水接管(304)、通道(305)和通气通道(306);所述辅助通气通道(301)设在连接体(3)的上部且与排水立管体(1)和通气立管体(2)相连通;所述废水接管(304)设在连接体(3)的上部一侧或两侧,并与连接体(3)内腔设置的U型水封流道(302)连通;所述U型水封流道(302)是采用设在连接体(3)中的弯曲隔板形成的;所述隔板(303)设在U型水封流道(302)的中间,所述通道(305)设在连接体(3)上靠近排水立管体(1)的一侧且与排水立管体(1)连通;所述通气通道(306)设在通道(305)的上面且与辅助通气通道(301)连通。现有技术中的排水组合件在排水过程中,若废水接管的水流过大则会有部分水流进入通气立管体内,污染通气立管体,而且排水横支管接口的水流会撞击通道,影响通道的水流排出效果,导致水流排出不畅,因此该排水组合件存在连接体排水不畅、水流易进入通气立管体、结构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返溢、稳定气压、排水通畅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为达上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立管、通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支管接口,所述排水立管内设有向下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套,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通气立管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低于所述连接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形成环形的通气通道,所述连接管内为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与所述通气通道的中部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位于所述横支管接口中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孔径大于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孔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立管内部为扩容通径,所述扩容通径大于所述上端孔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通气立管、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排水立管均为胶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分别垂直于所述排水立管、所述通气立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支管接口朝所述排水立管向下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倾斜设置于所述排水立管、所述通气立管之间,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通气立管的最低点等于或高于所述横支管接口的最高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支管接口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平齐。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直径小于排水立管且低于连接管的下端的连接套,防止污水溅射至通气立管内,使该双立管排水管件具有结构简单、防返溢、稳定气压、排水通畅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双立管带水封自通气排水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的剖切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2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的剖切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见图2、图3,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立管1、与排水立管1连接固定的通气立管2,排水立管1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支管接口3,排水立管1内设有向下延伸且直径小于排水立管1的连接套4,排水立管1与通气立管2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管5,连接套4的下端低于连接管5的下端。连接套4与排水立管1之间形成环形的通气通道6,连接管5内为空气流道51,空气流道51与通气通道6的中部连通。请参见图4,连接套4与排水立管1上端连接固定,连接套4的下端位于横支管接口3中部。连接套4的上端孔径d1大于连接套4的下端孔径d2。连接套4的上端为入水口41。排水立管1内部为扩容通径d3,扩容通径d3大于上端孔径d1。排水立管1下端为排水通径d4,排水通径d4与上端孔径d1直径相同。排水立管1与通气立管2、连接套4与排水立管1均为胶接。连接管5分别垂直于排水立管1、通气立管2。横支管接口3朝排水立管1向下倾斜,从而避免横支管接口3的存水反味。一个或两个横支管接口3垂直于排水立管1,形成三通或四通的排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水流由连接套4、横支管接口3或者分别由连接套4、横支管接口3进入排水立管1,通气立管2则提供空气。在不间断流动的过程中,水流会产生负压,此时通气立管2内的空气被吸入空气流道51并形成气流,气流经空气流道51进入排水立管1内,而连接套4使气流均匀分布于环形的通气通道6内,最终气流随水流一起向下排出。而连接套4阻挡了水流溅射至通气立管2内。在间断流动的过程中,水流刚进入排水立管1时会产生正压,排水立管1内的部分空气被挤入通气立管2内,随着水流的下落,排水立管1内再次形成负压,从而辅助水流的下落。因此水流在间断或不间断的流动中,由于连接套4的下端孔径d2小于排水立管1的排水通径d4,水流不会接触或者减少接触排水立管1的内壁,从而避免了连接套4内水流的溅射;由于连接套4的下端低于连接管5的下端,从而避免了入水口41、横支管接口3的水流的散射和横支管接口3的水流的溅射。溅射为水流撞击排水立管1内壁产生的,散射为水流出时不规则的体现。请参见图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管5倾斜设置于排水立管1、通气立管2之间,连接管5靠近通气立管2的最低点等于或高于横支管接口3的最高点。当由横支管接口3进入的水流过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立管、通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支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内设有向下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套,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通气立管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低于所述连接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包括排水立管、通气立管,所述排水立管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横支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内设有向下延伸且直径小于所述排水立管的连接套,所述排水立管与所述通气立管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低于所述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排水立管之间形成环形的通气通道,所述连接管内为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与所述通气通道的中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位于所述横支管接口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上端孔径大于所述连接套的下端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流量防返溢双立管排水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华,饶攀,冯济斌,林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