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96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高效絮凝装置包括:高效絮凝混合主体、干粉投加系统和底部支撑结构;高效絮凝混合主体是由包括泥药混合箱和絮凝混合槽的多个箱体组成的箱体结构;其进泥口、出泥口均设在上部;泥药混合箱、絮凝混合槽内均设搅拌装置;泥药混合箱内流体流向为上进下出;絮凝混合槽内流体流向为下进上出;箱体结构设在底部支撑结构上;干粉投加系统与箱体上的加药口连接。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该高效絮凝装置、叠螺机。该高效絮凝装置将加药装置和絮凝混合槽结合在一起,可取代原有的叠螺机前端的絮凝混合槽、加药装置和加药泵,提高整体设备产能,节约清水,体积小,节约设备占地空间,减少排污。

High efficiency flocculation device and sludge dewatering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深度脱水
,涉及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厂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随着污水处理量和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污泥产量日益增大。污水厂污泥,也叫市政污泥,或叫剩余污泥,其含水率一般在98.0-99.9%之间,其绝干污泥的有机质含量为25~60%。一般需先通过加入PAM等药剂,经絮凝混合处理,再经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脱水处理,使泥饼的含水率降到80%左右之后,才能进行后续对污泥泥饼的进一步利用和处置。目前现有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如图7所示,通常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系统、加药系统、脱水系统;进料系统包括污泥池、进料泵;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加药泵;脱水系统包括污泥絮凝混合槽、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简称叠螺机);其工作流程是:污泥从污泥池经进料泵打入污泥絮凝混合槽,PAM药剂通过加药装置、加药泵打入污泥絮凝混合槽,污泥和药剂在污泥絮凝混合槽中完成絮凝混合反应后,进入叠螺机脱水,经叠螺机脱水后的泥饼外运。现有的这种污泥脱水处理系统,一般在叠螺机前端要分别设置加药装置和污泥絮凝混合槽等辅助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现有的叠螺机脱水系统只包括叠螺机和污泥絮凝混合槽,不含有加药系统;实际工作过程中,需配合加药装置加入PAM药剂,及加药泵将药液输送到絮凝混合槽才能运行;加药装置是按0.3%的药剂加99.7%的清水比例,在加药装置内先调理混合均匀,然后由加药泵将药液输送到絮凝混合槽内,在絮凝混合槽内,药液与泥水混合搅拌后絮凝。现有的这种加药装置的缺点是:消耗清洁水源,需要按比例提供清水;占地面积大,需要使用加药泵。传统的污泥絮凝混合槽,在投加药剂进行混合前,大多数为泥药分离,亦即,在混合前,药剂需先在加药装置中提前溶解调理混合均匀,再投加到污泥絮凝混合槽中与污泥进行絮凝混合。这样会造成各整体设备的产能降低,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空间使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加药装置和污泥絮凝混合槽结合在一起,可取代原有的叠螺机前面的加药装置和污泥絮凝混合槽,提高整体设备产能的高效絮凝装置及污泥脱水处理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它包括:高效絮凝混合主体、干粉投加系统和底部支撑结构;高效絮凝混合主体是由连在一起的包括泥药混合箱和絮凝混合槽在内的多个箱体组成的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一侧上部为进泥口,另一侧上部为出泥口;所述的多个箱体至少包括两个箱体,即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泥药混合箱和一个絮凝混合槽;泥药混合箱内设有泥药混合搅拌装置;絮凝混合槽内设有絮凝混合搅拌装置;泥药混合箱上部设进泥口,下部设出泥口,泥药混合箱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上进下出;絮凝混合槽下部设进泥口,与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连通,絮凝混合槽上部设出泥口,絮凝混合槽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下进上出;高效絮凝混合主体箱体结构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在第一个箱体即泥药混合箱上面设有加药口,所述的干粉投加系统与该加药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粉投加系统包括加药电机、干粉投加料斗、输送螺杆;干粉投加料斗设置在高效絮凝混合主体箱体结构上;输送螺杆的末端设置在加药口上方;输送螺杆的前端与加药电机连接,并由加药电机驱动,将干粉投加料斗中的干粉输送到加药口。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箱体包括三个以上的箱体,即依次连接的二个以上的泥药混合箱和一个絮凝混合槽,亦即依次连接的初步泥药混合箱、熟化泥药混合箱、……、絮凝混合槽;各个泥药混合箱之间设有导流腔,前一个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与导流腔连通,后一个泥药混合箱上部的进泥口与导流腔连通;亦即,初步泥药混合箱与熟化泥药混合箱之间设有导流腔,初步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与导流腔连通,熟化泥药混合箱的上部的进泥口与导流腔连通;……,依次类推。更进一步地,泥药混合箱与絮凝混合槽之间也设有导流腔;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与导流腔连通,絮凝混合槽下部的进泥口与导流腔连通。进一步地,泥药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泥药混合搅拌电机、连接法兰、泥药混合搅拌轴、泥药混合搅拌桨叶;泥药混合搅拌桨叶采用斜叶式的搅拌桨叶,转速为120-150RPM;泥药混合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具备调速功能。进一步地,絮凝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混合搅拌电机、絮凝混合搅拌轴、絮凝混合搅拌桨叶;絮凝混合搅拌桨叶采用直板式或大面积斜叶式的搅拌桨叶,转速为20-40RPM;絮凝混合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具备调速功能。进一步地,该高效絮凝装置底部设有排空系统,亦即,在泥药混合箱和絮凝混合槽底部均设有排污阀,与排污管连接;当设备停止运转时,可以及时排空设备内的污泥和药液。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个箱体(包括泥药混合箱和絮凝混合槽)可以是圆形箱体或方形箱体,或其它形状。本技术的高效絮凝装置的工作原理:污泥通过污泥泵输送至泥药混合箱箱体中,同时,药剂通过干粉投加系统投加到泥药混合箱箱体中,污泥和药剂在泥药混合箱箱体中充分混合调理均匀后,进入到絮凝混合槽内进行混合絮凝;其中,泥药混合箱箱体内和絮凝混合槽内搅拌桨的叶片旋转速度可调,通过调节旋转速度,能够有效提高絮凝效果;絮凝混合槽底部设有排空装置。污泥和药液在泥药混合箱内通过搅拌使泥药充分混合调理;搅拌桨采用斜叶式,有助于泥药充分混合,快速溶解;搅拌桨由变频电机将转速控制在120RPM到150RPM;污泥和药液在泥药混合箱内通过上进下出的方式来延长泥药的混合时间。泥药混合箱可以由单个箱体和搅拌装置组成,也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箱体和两个(或者多个)搅拌装置组成,多个箱体可以让泥药混合更充分;例如由两个箱体和两个搅拌装置组成的话,泥水和药液同时进入初步泥药混合箱内,泥药经过初步泥药混合后,进入熟化泥药混合箱,泥药在熟化泥药混合箱内进一步混合(及熟化反应)后进入絮凝混合槽。污泥和药液在絮凝混合槽内通过搅拌使泥药充分混合絮凝,并防止污泥沉淀;搅拌桨采用直板式搅拌桨或者大面积斜叶式搅拌桨,有助于絮凝;搅拌桨由变频电机将转速控制在20RPM到40RPM,通过调节旋转速度,能够有效提高泥水和药剂的混合效果,有效提高絮凝效果;污泥和药液在絮凝混合槽内通过下进上出的方式来延长泥药的絮凝时间;形成理想的絮团,然后进入叠螺机进行泥水分离。干粉投加系统:可以根据污泥的含水率、成分和处理量来调整加药量;提高絮凝效果,降低成本。本技术一种采用上述高效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系统、脱水系统;进料系统包括污泥池、进料泵;脱水系统包括上述高效絮凝装置、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叠螺机);进料泵入口与污泥池连接;进料泵出口与上述高效絮凝装置的进泥口连接;上述高效絮凝装置的出污泥口与叠螺机的进泥口连接。其工作流程是:污水厂污泥从污泥池经进料泵打入上述高效絮凝装置,污泥和药剂在上述高效絮凝装置中完成絮凝混合反应后,进入叠螺机脱水,经叠螺机脱水后的泥饼外运。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效絮凝混合主体、干粉投加系统和底部支撑结构;高效絮凝混合主体是由连在一起的多个箱体组成的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一侧上部为进泥口,另一侧上部为出泥口;所述的多个箱体至少包括两个箱体,即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泥药混合箱和一个絮凝混合槽;泥药混合箱内设有泥药混合搅拌装置;絮凝混合槽内设有絮凝混合搅拌装置;泥药混合箱上部设进泥口,下部设出泥口,泥药混合箱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上进下出;絮凝混合槽下部设进泥口,与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连通,絮凝混合槽上部设出泥口,絮凝混合槽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下进上出;高效絮凝混合主体箱体结构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在第一个箱体即泥药混合箱上面设有加药口,所述的干粉投加系统与该加药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高效絮凝混合主体、干粉投加系统和底部支撑结构;高效絮凝混合主体是由连在一起的多个箱体组成的箱体结构;该箱体结构一侧上部为进泥口,另一侧上部为出泥口;所述的多个箱体至少包括两个箱体,即至少包括依次连接的一个泥药混合箱和一个絮凝混合槽;泥药混合箱内设有泥药混合搅拌装置;絮凝混合槽内设有絮凝混合搅拌装置;泥药混合箱上部设进泥口,下部设出泥口,泥药混合箱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上进下出;絮凝混合槽下部设进泥口,与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连通,絮凝混合槽上部设出泥口,絮凝混合槽内的流体即污泥流向为下进上出;高效絮凝混合主体箱体结构固定在底部支撑结构上面;在第一个箱体即泥药混合箱上面设有加药口,所述的干粉投加系统与该加药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粉投加系统包括加药电机、干粉投加料斗、输送螺杆;干粉投加料斗设置在高效絮凝混合主体箱体结构上;输送螺杆的末端设置在加药口上方;输送螺杆的前端与加药电机连接,并由加药电机驱动,将干粉投加料斗中的干粉输送到加药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箱体包括三个以上的箱体,即依次连接的两个以上的泥药混合箱和一个絮凝混合槽;各个泥药混合箱之间设有导流腔,前一个泥药混合箱下部的出泥口与导流腔连通,后一个泥药混合箱上部的进泥口与导流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新孙刚范刘道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